第二节 临床心理学简史

从科学发展历程看,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从十九世纪Fechner和Weber心理物理学及Helmholtz的实验生理学开始,心理学就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一样,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试图使自己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然而心理学真正摆脱哲学束缚成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临床心理学又是从心理学中分离出来的,以Witmer于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诊所为标志。临床心理学工作与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密切关联,其思想萌芽于我国的科举考试和祖国医学辨证施治,1896年诞生于美国Witmer的心理诊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和日本得到快速发展,并迅速回输到中国。

一、临床心理学根基

临床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又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漫长人类发展历程中,人们为战胜心理行为障碍积累了丰富的朴素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心理行为障碍病因和机制的认识、个体差异的探索和度量、治疗方法的探索,这些都是临床心理学的重要根基。从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人类就面临着如何解释古怪和不合理行为问题,几个世纪来各种解释目不暇接。

在西方国家大致有三类解释:在早期和中世纪宗教文化里,超自然力量(恶魔或幽灵附体)占主导地位,采用各种残暴的驱魔治疗(鞭挞、火烧烟熏、开颅钻孔等方式驱魔)。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内科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精神错乱(aberrations)是由自然原因所致,认为行为障碍是由于四种体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和黏液)紊乱所致,首先划分出:癫痫、躁狂、抑郁症、精神炎、产褥期精神病、酒精中毒性谵妄和痴呆等疾病。伽林(130—200)把精神疾病分为:无知症、愚憨症、精神炎、抑郁症、躁狂症、嗜睡症、癔症和癫痫。这一时期对精神疾病病因和种类有了初步认知,主要由医师为患者提供各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中世纪自然阐释又被鬼神学解释取代,宗教人士担负起异常行为的解释和处理,教会用驱魔法治疗精神病,认为癔症是鬼神控制子宫乱窜所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早期欧美改革者(P. Pinel,W. Tuke,B. Rush,E. Todd),改善了精神患者的生活状况,给予人的待遇,意识到他们需要医学帮助,医生再次担负治疗责任,进入文明治疗时代,认为精神病是一种脑器质性综合征,采用物理治疗。FA. Mesmer采用动物磁场疗法,J. Brard采用催眠治疗,J. M. Charcot和H. Bernheim研究催眠与行为障碍的关系。P. Jemet认为精神疾病可能是心理疾病,弗洛伊德认为行为障碍不是器质性疾病,而是由心理内部冲突所致,采用心理治疗,促进心理卫生(包括临床心理学)的进程,为临床心理治疗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以前,我国哲学家和医学家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和治疗一直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在祖国医学中有非常丰富的临床心理学思想,且自成体系。

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一些非医学书籍已有精神疾病的记载。《尚书•微子》有“狂”这一病名,《诗》、《易》、《礼》、《左传》和先秦诸子中有不少精神疾病的记载,如昏(神志恍惚)、疑疾(病态多疑)、痟(头痛)、惑疾(疑惑昏乱)和心疾(精神异常)。也有一些有关病因(如忧郁生疾、百病怒起、思虑过度)和病理现象(如错觉、幻觉)的描述。

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医学著作中有许多精神疾病的论述。《素问》认为心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器官(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同时还阐述了情志变化与疾病的关系(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提到狂、躁、谵妄、癫痫、惊恐等病名,并论述了这些疾病的病因、机制、症状和治疗。《灵枢》中对狂疾、癫疾和奔豚的描述非常形象,类似于现在的双相障碍(狂始生,先自悲也)、癫痫发作和癔症性失音。《难经》也有狂、癫和奔豚等症的描述,并指出“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伤寒论》对发热和传染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深入的观察(妇人伤寒发热……,昼日明了,暮则谵妄,如见鬼状……)。《金匮要略》有奔豚、脏躁和抑郁状态的描述和治疗。

隋代(公元7世纪)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论述的精神症状达四五十种之多,涉及的症候类似现在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感染所致精神障碍、食物和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产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和营养缺乏所致精神障碍、记忆和睡眠障碍和癔症等。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也有精神疾病分类和发病机制的描述,如癫痫、癫邪或癫狂,有关“癫邪或癫狂”的描述类似现代的精神分裂症,并用药物和针灸治疗精神疾病。

隋唐时期主要是对古代医籍的整理,宋朝开始重视当代医学实践的总结,官方和民间

出版了许多医籍和方书,如《神医普救方》、《圣济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儒门事亲》和《本草纲目》等。在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陈无择在“三因说”特别强调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致病作用,刘完素指出“诸燥狂越,皆属于火”,张子和首谓“痰迷心窍”。在治疗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如去火、化痰、补脾胃、养生和以情胜情等,总结出许多治疗精神疾病的方剂,如羚羊角散、凉膈散、三圣散、苏合香丸、朱砂散、归脾汤和逍遥散等,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人之头如盖,穹隆像天,泥丸之宫,神灵所集”。不仅充实于金元,丰富于明清。清代汪昂(讱庵)在《本草备要•辛夷》写道“凡人外见以一物,必有一形留于脑中,昂思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视脑之意也”。清代王清任明确系统地提出了“脑髓说”,他在《医林改错》辟有《脑髓说》专章论述脑与心理活动或心理障碍的关系,如“灵机记性在脑,小儿无记性,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脑髓渐空”;“痫症抽风,小儿久病抽风,大人暴得气厥,皆是脑中无气”;“癫狂一症,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般”。

二、临床心理学诞生

人们通常把1896年Lightner Witmer(美国人,188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冯特攻读博士学位,1892年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被任命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实验室主任)在宾夕法尼亚建立的心理诊所作为临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所诊治的第一个患者是一名14岁的拼读障碍儿童,经评估发现该儿童除拼音问题外,还有阅读和记忆问题,他称之为视觉语言遗忘症(visual verbal amnesia),建议强化辅导,帮助认字(忽视拼音),结果使该儿童能成功地阅读普通资料。1896年在波士顿美国心理学会第五届年会上Witmer向同仁描述了临床心理学的新概念,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但并未被人们接受。

Witmer置这些评论不顾,继续从事他的工作,扩大诊所以便接纳更多的来访者(开始主要是些弱智儿童,后来也接受其他来访者,如语言障碍、感知觉问题、学习障碍),从预防观点出发,他也处理正常和智力超常儿童,给予他们父母和老师提供指导和忠告。1897年新诊所开始提供四周暑期教程(儿童心理学),课程包括病例示范、诊断测验讲授、矫正技术示教。到1900年每日看3个儿童,工作人员增加至11人,到1909年共诊治450例。在Witmer影响下,宾夕法尼亚大学于1904—1905学年开始开设临床心理学课程。1907年Witmer建立一所寄宿学校训练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创办和编辑第一本临床心理学杂志,临床心理学走上正途。

如果说临床心理学是向心理障碍患者提供心理服务,包括心理评估和诊断、心理咨询和治疗,那么这些工作在很久以前就开展了。1884年达尔文的表弟Francis Galton爵士在伦敦国际展览馆建立了一个心理实验室(世界上第一个心理测验中心),每个人只要付一点小费,就可作成套测验并得一张结果报告单。卡特尔(美国人,冯特的学生,1886年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为应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个体差异)1888年在美国建立了第三个实验室(1879年威廉•詹姆斯在哈佛大学建立第一个实验室,1883年G. Stanley Hall在约翰•霍普金斯建立第二个实验室),首次把心理测验用于人才选拔和诊断。1895年阿尔弗雷德•比奈(法国律师,科学家,和Henri在Beaunis建立第一个法国心理实验室)开始编制测量正常和缺陷儿童复杂心理能力的测验来鉴别MR儿童,提供特殊教育。1896年比奈及同事Victor Henri描述了一套测验不仅测量空间判断、运动技能、肌力和记忆,也测量理解、注意、暗示性、美感和道德价值。1905年比奈和西蒙编制的B-S智力量表被认为是第一套科学的心理测验。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历史更悠久。在古希腊就有催眠和暗示治疗的记载,中世纪巫师也用暗示法治疗患者,18世纪F. A. Mesmer(1734—1815)采用动物磁技术(麦斯默术)治疗精神疾病,19世纪70年代J. M. Charcot(1825—1983)和H. Bernheim(1837—1919)研究催眠与行为障碍的关系,并用暗示和催眠术治疗精神障碍。弗洛伊德早期也用催眠术,1896年后逐渐放弃催眠疗法,改用精神集中法和自由联想法,1900年发明释梦技术,加之自由联想和移情解释,称其为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一般认为这是第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精神分析疗法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其潜意识的内容,追溯患者童年期有关性的情结,对治疗者产生移情,然后进行解释工作,以达到消除症状、提高领悟能力、彻底矫正人格的目的。

中国现代心理学是从西方传入的,明代末期西方心理学思想随基督教传入中国,有三本著作影响较大:《灵言蠡勺》,意大利毕方济(P. Franciseus Sambiasi,1582—1649)口授,徐光启(1552—1663)笔录,1624年(明熹宗天启四年)刊印;《性学粗述》,意大利艾儒略(Julius Aleni S. J.,1582—1649)著,1646年(清世祖顺治三年)刊印;《西国记法》,意大利利玛窦(P. Matthocus Ricci,1552—1610)1595年于南昌应江西巡抚陆万垓要求而著。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出版第一本汉译心理学著作《心灵学》,原书名《心理哲学:知、情、意》,美国海文(Joseph Haven,1857)著,颜永京(1839—1898)译。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师范编写出版第一本汉文专著《心理学》。1917年陈大齐(1886—1983)在北京大学筹建我国第一心理实验室。1918年陈大齐撰写我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用书《心理学大纲》。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旋即改为中央大学,后又改为东南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心理系。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张耀翔为首任会长。1921年创办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张耀翔任主编。

中国的心理测验思想历史悠久。有关心理测验方法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尧典》,如“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黄帝内经》即用阴阳观将人的气质分为五种类型:“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太阴之人和少阴之人。”公元前2200年在科举考试中皇帝用心理测验检测官员的知识和能力,决定是否适合继续在朝为官,但科学心理测验却来源于西方国家。1915年克雷顿(Creigton)在广东用机械记忆、条理记忆、交替、比喻等项心理测验,测试500人。1918年华尔科特(Wollcott)任北京清华学堂讲席时,用美国推孟修订的比奈智力量表测试该校四年级学生。1920年廖世承与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任教,用心理测验测试报考学生,并开设测验课程,合编《智力测验法》(1924年出版)。1921年费培杰把1911年比奈-西蒙量表译成中文,于次年出版《儿童智力发展测验法》。1922年廖世承与陈鹤琴用比奈-西蒙量表并加入数量新测验,在京沪铁路一带各学校测试儿童(3~13岁)千余名;同年秋,美国心理学家麦柯尔(Mecall)应中华改进社邀请,来华主持编制测验20余种,1923~1925年先后在北京、南京和太原等地,集合全国教育学家讨论推广教育测验。1924年陆志韦主持修订比奈-西蒙量表,公布《订定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适用于江浙一带儿童。艾伟从1925年开始编制本土化测验(30种),并于1948年出版《小学儿童能力测量》。

历史上中国心理治疗走在世界前列。战国时代扁鹊分析赵国齐婴病因时认为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东汉末年华佗用“激怒法”治愈了一郡守的郁证。《灵枢•师传》中有类似认知疗法的记载,“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在《素问•移情变气论》中有类似精神分析的记载,“古之治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而已。”还有情志相胜法,如“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名医类案》专列有“郁”案,收集郁证治疗医案9例,有4例以心理治疗为主,《石室秘录》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心理疗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劳治法和逸治法”等。

尽管祖国医学有特色的心理治疗技术,现代所用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却来自西方。20世纪20~30年代行为主义在我国传播,藏玉诠译《行为主义的心理学》(1926)、张耀翔等译《一九二五的心理学》(1928)和高觉敷译《情绪之实验研究》(1934)。20世纪30~40年代精神分析在我国传播,夏斧心译《群众心理学及自我分析》(1929),赵演译《弗洛特心理分析》 (1933),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6),董秋斯译《精神分析与辩证唯物论》(1947)。1930年黄翼在浙江大学筹建心理实验室,对学前儿童实施科学教育,于1935年发表《幼儿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法》。1934年艾伟在南京创办万青试验学校,结合心理和教育测验来诊断儿童智力,选拔优秀儿童入学,进行因材施教。

丁瓒(1910—1968,江苏南通人),1932年就读于中央大学心理系,1936年以后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脑系科研究和讲授医学心理学,在北平市立第一卫生事务所、育英中学和仁立地毯工厂创办心理卫生咨询门诊,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创建心理卫生室。撰写《心理卫生论丛》(1945)和《青年的修养》(1946)两部著作,论及一些重要心理卫生问题。

三、临床心理发展

临床心理诞生之后,各国有不同发展道路。美国临床心理学发展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因战争需要,军队请Robert Yerkes(APA主席)领导评估实验心理学家委员会编制心理测验对新兵进行评估,心理测验得到快速发展,到1940年已有500多种心理测验。二战期间约有1500名心理学家(占心理学家总数的25%)服务于军队。战争结束时,许多临床家开始处理成人心理问题,以前实验家也从事临床活动,战时测验和治疗活动使心理学渐渐为公众注意,声望越来越大。战后有4万士兵住在神经精神病院,当时没有足够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为这些患者服务。VA间接承认临床心理学为一种职业,可以接受Ph. D,更重要的是VA需4700名心理学家,并愿出资培训。1947年开始正式培训临床心理学家,并制定培训标准:①临床心理学应培训成心理学家(如科学家)和实践家;②临床培训应与非临床家一样严格,四年学位课程加一年临床实习;③临床培训应注重三位一体(评估、科研和治疗),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心理动力学、评估技术、科研方法和治疗。

为把临床心理学家培养成为科学家和实践家,许多研究生院尝试担任这一任务,这种尝试得到APA、联邦政府、实习单位和大学的支持。1949年在科罗拉多州Boulder的临床培训研讨会正式采纳Shakow的建议:①介绍临床培训的内容;②建立一套培养标准;③报告目前培训状况。另外,APA成立一个教育和培训专业会员会(Education and Training Board)评价和发展合格博士生临床培训中心和实习场地的名单。

Shakow报告中的描述和1949年Boulder会议采纳的科学家—实践家培训项目被称为“Boulder模式”,成为以后二十五年的临床培训模式。临床心理学迅速发展,到1948年有22个APA认可的临床培训中心,到1962年有60个,到1973年83个,到1989年增加到150多个。人格和智力评估发展很快(如MMPI,Rorchach记分系统和新的成人智力量表),心理学家的治疗作用被政府和公众认识,迅速发展。从事治疗的临床心理学家比战前增加三倍,儿童和成人心理问题得到同样的重视,私人诊所相当普遍。临床心理学作为一种职业的法律认识加强,许多州通过颁发临床家资格证书法,APA成立一个资格评审团鉴定临床家的职业水平,确定临床心理学家的职业伦理标准,并且重视应用活动。

我国临床心理学工作起步不算太晚,因多种原因中途停顿,“文化大革命”后开始恢复,但发展缓慢且不规范。首先,没有临床心理学专业学会,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分散于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心理评估和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精神病学、行为医学和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其次,专业队伍良莠不齐,多数是半途出家的,没有经过系统的临床心理学培训,也没有政府认可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医师这个职业,临床心理学工作分别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教师、学校辅导员和政工人员承担。

在抗日战争前,我国临床心理学有了一定的发展,从1915年至1940年间修订和编制了心理测验达到74种,并在教育和医学领域推广应用,1921年成立中国心理学会,1936年成立心理测验学会。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也在19世纪20年代传到我国,1930年黄翼在浙江大学筹建心理实验室,对学前儿童实施科学教育,于1935年发表《幼儿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法》;1934年艾伟在南京创办万青试验学校,结合心理和教育测验来诊断儿童智力,选拔优秀儿童入学,进行因材施教。1936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成立,一些医院、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研究机构相继开展心理卫生、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建立国内首个心理诊所。抗日战争爆发后,临床心理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但未完全停顿。

新中国成立后,仅有少数医院有专职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从事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工作,个别医学院开设过有关课程,但很快就停顿了。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学习前苏联,也像前苏联那样把西方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全部当作资产阶级货色打入冷宫,把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当作唯心主义的东西,把心理同唯心等同起来。直到195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工作者联系医学实际,与北京医学院精神科医师合作,针对当时为数众多、久治不愈的神经衰弱患者开展了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快速治疗,短期内获得显著疗效,引起医学界特别是精神病学界的重视以后,才使临床心理学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展。当时还把这一疗法应用到一些心身疾病(高血压、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中,也都获得很好疗效,受到医学界的欢迎。与此同时,还对这些疾病进行了病因调查和有关病理心理的实验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防治地方克汀病中,对患病儿童的智力鉴定设计了一套量表,制定了“地方克汀病智力分级的初步方案”。“文革”开始后,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都遭到严重的摧残,相关工作被迫停顿。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临床心理学工作逐渐恢复。1978年保定会议(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届年会)、1979年北京座谈会(医学心理学学术座谈会)和1979年天津会议(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年会)后,我国临床心理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一些高校开始恢复相应组织和机构,编写相关教材、开设相关课程及开展相关研究和服务工作。

第一,组织机构和学术活动得以恢复和发展。心理学会成立一些相关专业委员会或分会,如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1979年),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1990年),2001年成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1985年重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并先后成立了10多个相关专业委员会,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1990年),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1991年)、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1991年)和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1994年),创办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年)和《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3年)。另外,中华医学会也成立行为医学分会(1989年)、心身医学分会(1994年),并创办了《中国行为医学杂志》(1992年),现改名为《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各学会或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大大地促进了临床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天津会议后,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着手引进和修订心理测验,湖南医学院龚耀先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1981年)、首都师范学院林传鼎和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198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修订《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1985年)、北京大学陈仲庚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1981年)、张明园、杨德森、王征宇、吴文源和王春芳等修订心理卫生和精神科评定量表,并组织全国心理测验学习班。在心理测验修订和人员培训方面,湖南医科大学湘雅二院龚耀先团队的工作最引人注目,修订和编制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近百种,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1979年受原卫生部委托举办心理测验培训班,至今已举办百余期,培训学员数千人次。张明园组织编写的《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在精神科临床和科研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汪向东组织编写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和张作记组织编写的《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在心理卫生研究和服务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近20年来,研究者们也编制了一些本土化的心理测验和量表,如龚耀先的《智残评定量表》、《非文字智力测验》和《中国幼儿智力量表》,许淑连的《临床记忆量表》、杨德森和张明园的《生活事件量表》、王登峰和张建新的《中国人个性问卷》、赵介诚的《中国少年智力量表》、姚树桥的《中华成人智力量表》、程灶火的《多维记忆评估量表》、《华文认知能力量表》和《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近年来,新编心理测验和临床评定量表继续增加,心理测验使用领域不断扩大,接受心理测验的人数逐年增长。

第三,改革开放后,西方主要流派的心理治疗方法相继引进我国,如精神分析、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些医学院校和精神卫生机构相继设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在2000年以前,国内没有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这类职业,心理治疗和咨询工作主要由医务工作者(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工作者承担,湖南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科院心理所和昆明医学院等举办一些短期心理治疗师或临床心理学培训班,尤其是1997年赵旭东启动的中德心理治疗师培训班(中德班)和1998年龚耀先组织临床心理学培训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等连续培训项目,培养了一批心理治疗师,成为我国临床心理学的主力军。从1980年代起,一些院校逐渐开始招收临床心理学方向研究生,不同院校侧重点有差别,有的侧重心理评估,有的侧重心理治疗和咨询,但总体数量不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01年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布有关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的实行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培训和考试,2002年原卫生部要求有条件的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心理咨询或精神科门诊,2003年原卫生部设立“心理治疗师”职称系列的资格考试,推动了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采用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或非系统的治疗技术,不过在引进和使用西方治疗技术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许多中国文化要素,并逐渐向本土化发展,创建了一些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技术,如心天悟践疗法(李心天)、钟氏认知领悟疗法(钟友彬)、鲁氏心理疏导疗法(鲁龙光)和道家认知治疗(杨德森,张亚林)。在专业杂志上,有关心理治疗的案例报道和疗效的循证研究论文逐渐增多,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了一项《十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规范与示范研究》(张亚林)。还有许多国内专家撰写的心理治疗专著,如曾文星和徐静合著的《心理治疗》(1987)、许又新和吕秋云主编的《现代心理治疗手册》(1997)、程灶火和唐秋萍合著的《实用短程心理治疗》(2002)等。尽管中国的心理治疗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与西方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