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四年来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初步总结与探讨(摘要)

我院自1955年起开始应用中医疗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本文作初步总结,并与1951年至1954年间的乙型脑炎病例进行比较:
1.从1955年8月至1958年9月的四年中,应用中医疗法共57例,其中12岁以下34例,12岁以上23例,全部病例中轻型占15例(26%),重型极重型占42例(74%),四年中有4例死亡,病死率为7%。
1951年至1954年共收治乙型脑炎患者90例,其中12岁以下共32例,12岁以上共58例,全部病例中轻型占27例(30%),重型极重型占63例(70%),四年中有27例死亡,病死率为30%。
2.我院四年来应用中医疗法治疗乙型脑炎,是在中西医密切合作下进行的,绝大部分病人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并有良好的护理及其他医疗措施的配合。确诊病人,立即请中医会诊,根据患者年龄及不同的临床表现,迅速分别投入以不同剂量的中药成药以救其急,随即辨证处方尽早投以汤药。成药以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为主,汤药以清瘟败毒饮加减。第一天每1~2小时服药一次,以后随病情把服药时间间隔延长,大多患者,由于及时给药,少量频服,病势迅速好转。在四例死亡病例中,除因严重合并症外,未得早期治疗及服药不及时,未能采用小量频服以致药物全被吐出,投药间隔太长发挥药效不及,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3.四例死亡病例简介
例一:女,46岁,发病三天,高热谵妄,体温40℃,幼时有浮肿史,血压160/100mmHg,入院前服院外中医散风药二剂,入院后供药不及时,14小时后才开始服药,且又被吐出,先后投药4次,体温上升至41℃,昏迷、抽搐,于入院第46小时死亡。
例二:男,8岁,发病三天,嗜睡,左侧面神经麻痹,入院三日体温持续在40~41℃之间,肢体强直,发病第五天始服中药,一天服二次,治疗四天后,体温开始下降,而仍昏迷不醒,以后一直处于半昏迷,缠绵二月,多方救治无效,历时64天。
例三:女,64岁,发病后五天,半昏迷,合并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入院后8小时鼻饲至宝丹二粒,病情无好转,入院第34小时死亡。
例四:男,27岁,剧烈头痛呕吐嗜睡半天,一个月前在水库工地有同样发作,经中医治疗后恢复。体温38.9℃,脉率60次/分,伴有高血压,血压150/90mmHg,脑脊液检查初压310mmHg,细胞总数150ml,白细胞35/ml,多核60%,单核40%,潘迪氏阴性,疑似乙型脑炎,及时投与中药,每4小时一次,翌日体温下降,病理反射消失,神识稍清,食入不吐,但仍诉头痛剧烈,时以拳击头,傍晚得大便一次,排尿800ml,一般情况好转,突于入院第三日晨二时半,诉头痛口渴,坐起时突后仰,口吐白沫,呼之不醒,呼吸断续,急救不及,于二时四十分呼吸停止死亡,死因不明,曾建议施行病理解剖,未获家属同意。
讨论
(一)关于流行病史
文献中类似脑炎症状的描写,最为详尽的当推十八世纪末程文囿,在他的医案中细致地描述了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后遗症,并且探讨了治疗原则及早期诊断的提出,与他同时的余师愚和吴鞠通亦先后各自总结了治疗经验,他们三人分别为安徽和江苏籍,可见在200年前左右,江南地区已有广泛地流行。
(二)前人的启示
明·王安道提出温病治疗原则以治里热为主,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清·喻嘉言提出:未病前,预服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邪既入,则以逐秽为第一要义,兼以解毒。他提出的逐秽方法,启发了后人使用芳香化浊及应用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余师愚倡用石膏,创清瘟败毒饮,成为当前治疗乙型脑炎的主方。
(三)暑邪直入心包
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的一般规律,而乙型脑炎的临床经过,突出地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发病突然,极少有所谓表证的时期,按中医术语来讲,乙型脑炎不是“温邪首先犯肺”而是“暑邪直入心包”。在临床实践中,证明余师愚用清瘟败毒饮,“不论始终,以此为主”的正确性,是抓住本病特殊规律的本质。前人以邪入心包即出现神昏痉厥时,应用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获效。但等到出现神昏痉厥,为时已晚,因此叶天士、程文囿、张畹香等都曾试图在未发现神昏痉厥以前,早期诊断“邪入心包”之征,并且提出早期投予上述有效药物“以截其路”。这都是可贵的努力。
我们批判了“凡神识尚清者,不轻易给以犀、羚、脑、麝之类香窜之品,以免引邪内陷”的论点,及早投药,迎头痛击,凡经腰穿检验脑脊液变化,证明脑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虽属神识尚清,亦早期投予对“邪入心包”有效的药物方剂,证明疗效良好。因此,乙型脑炎不能用温病的一般原则来说明,“暑邪直入心包”是中医对乙型脑炎辨证施治中的特征性规律。
全文发表于《北京医学院学报》创刊号(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