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精神科急症病症的护理
4.1 护理程序
对伤情、病情快速评估,准确判断,果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及进行安全转运,这几个环节紧密衔接,构成了急救护理的程序。
4.1.1 护理原则
(1)立即使患者脱离险境,如触电、火灾及各种中毒环境。
(2)先救命,后治病:迅速对伤情、病情评估进行检伤分类,对危及生命的病情或伤情,如呼吸心跳停止、昏迷、严重休克、明显内伤应先救命,后处理其他问题。
(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抢救物资应就地取材。
(4)保留标本及离断组织:如呕吐物或断肢等,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
4.1.2 护理程序
4.1.2.1 护理评估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①尽量不移动患者;②注意“三清”:听清患者或目击者对病史及发病过程的陈述;问清与病情相关的关键细节;看清与主诉相关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意识清醒的患者,注意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况。③进行必要的护理体检。
(1)测量及观察生命体征
1)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清醒、嗜睡、浅昏迷或深昏迷),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正常。
2)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是否正常,气道是否通畅。
3)检查患者桡动脉或颈动脉是否有搏动,注意脉搏和脉率。如果触及不到桡动脉搏动,提示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如果触及不到颈动脉搏动,提示收缩压下降至70mmHg以下。
根据以上三点,判定是否应对患者采取急救复苏措施。
4)测量血压,判断患者血压是否正常。
5)测量体温,可以直接用手触摸患者皮肤、肢体温度、观察末梢循环情况或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2)全身护理体检
全身护理体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依次从头、颈、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要充分暴露患者的身体各个部位,迅速检伤,以发现是否有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的症状和体征。
1)体表:
检查患者体表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应立即给予止血处理。
2)头颈部:
要触摸患者头皮、颅骨和面部,是否有损伤或骨折。检查耳、鼻有无出血或液体流出。观察眼球及晶状体是否正常,有无结膜出血、角膜异物等。观察口唇有无发绀,口腔内有无出血、异物或牙齿脱落,是否存在口渴、口干。检查颈部有无损伤、出血、僵直、活动抵抗及棘突压痛等。
3)胸部:
检查胸部有无肋骨骨折和开放性伤口。观察呼吸状态,吸气时两侧胸廓是否对称。询问是否存在胸痛及疼痛程度。
4)腹部:
检查腹部有无膨隆、包块,有无伤口出血、腹胀、疼痛及疼痛性质,是否有腹式呼吸、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5)脊柱和骨盆:
急性创伤的患者,不可盲目搬动患者,应先检查脊柱及两侧软组织有无畸形、压痛、肿胀等体征。两手分别放在患者髋部两侧,轻轻施加压力,检查骨盆有无疼痛和骨折。观察外生殖器有无损伤。
6)四肢:
检查四肢有无畸形、肿胀、疼痛;检查关节活动是否正常;触摸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末梢循环情况。
在实施评估过程中,对于极度痛苦或病情危重的患者,询问应简单明了,根据病情、症状、体征进行具有各种不同侧重点的体检。
4.1.2.2 对病情作出初步判断
根据发病情况、生命体征和全身必要的护理检查,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断。一般可将患者分为三种情况:①轻症患者:患者清醒,对检查能够配合,反应灵敏。②中重度患者:对检查有反应,但不灵敏,有轻度意识障碍。反应微弱者,说明已进入浅昏迷状态。③重度患者:对检查完全没有反应,意识丧失,随时有生命危险。多为中重度昏迷患者。
4.1.2.3 实施初步急救护理措施
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后,护士根据医嘱,配合医生对患者实施救护措施。
(1)协助患者处于合理而舒适的体位:
意识丧失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缀或呕吐物等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一般重患者,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如屈膝侧卧位、半卧位、平卧位、半坐位等。注意保暖。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对患者进行反复提问,要尽量保持安静休息,并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2)维持呼吸系统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要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停止者,要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行人工呼吸,如气管内插管、简易人工呼吸器、环甲膜穿刺等。缺氧者及时给予有效氧吸入。张力性气胸的患者,行穿刺排气、闭式胸腔引流,迅速减压。胸腔内积血、积液的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开放性气胸者,应密封包扎创口。
(3)维持循环系统功能:
心脏、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病情需要且具备条件时,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心脏电除颤、心电监护、药物治疗。
(4)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对于所有需建立静脉通路的现场急救患者,如有可能均要选择应用静脉留置针。危重患者可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5)松解或去除患者衣服:
对猝死、创伤、烧伤等患者的现场急救,为便于抢救和治疗,均需适当地松解或脱去患者的衣服、鞋、帽。如:①脱上衣:先健侧后患侧;②脱长裤:患者呈平卧位;③脱鞋袜:托起并固定踝部,以减少震动,解开鞋带、向下再向前顺脚型方向脱下鞋袜;④脱除头盔法:如无颅脑损伤且呼吸良好,去除头盔较为困难,不主张去除。如患者有头部创伤,且因头盔而影响呼吸时,应及时去除头盔。对于有颈椎创伤时,应及时去除头盔。方法:用力将头盔的边向外侧扳开,解除夹头的压力,再将头盔向后上方托起,即可去除。
(6)对症处理:
对于各种急性症状,给予降温、止痛、解痉等救护措施。对于各种外伤,针对性实施包扎、止血、固定的措施。
(7)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采用冷敷、冰帽、酒精擦浴、冰袋等降温措施,将体温降至33~34℃,以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也可应用脱水药降低颅压等。
(8)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
加强对各种管路的观察及护理,防止管道脱落,保持各种管道的畅通。
(9)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由于突发意外或急症,患者心理准备不足,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反应,因此,护士在紧张有序救护活动的同时,应关怀、抚慰患者。①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忧虑、担心、害怕,以及关心的或希望实现的事情。②心理支持:危重患者尤其需要得到安全和生命的保障感,需要扶持和安慰,因此,护士要多巡视,对患者发出的种种疑问的目光,无声的问话,要尽量耐心听懂看明,给以适当的解释或解决,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及效果,给予适当的解释或告知,以安定其情绪。③心理护理可与救护处置同步进行,情况允许时,护士可以边观察边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或边实施操作边扼要说明意图,以达到消除患者疑虑,取得患者合作的目的。④对患者的过激行为,或自杀未遂者不能训斥、嘲讽、讥笑,积极给予疏导,预防患者的心理创伤。⑤对于患者家属,应客观介绍病情,取得家属的理解与合作,使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4.1.2.4 转运途中护理措施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安全地将患者转运到医院,继续专科的治疗和护理,以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1)危重患者的搬运
1)颅脑损伤:
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颈椎损伤,应平卧位,用沙袋、衣物、软枕等固定头部左右两侧,一人托住头部,其余人员协调一致地将患者平直抬到担架上。
2)脊髓、脊柱、骨盆损伤:
应在患者身下垫一硬木板,取仰卧位。搬运时3~4人同时用力平抬起患者放置在硬担架上。不可扭动躯体,切忌拖、拉、推。
3)胸部外伤:
开放性血气胸者,包扎后取坐位或半坐位、坐椅式搬动为宜。呼吸困难者,也应取坐位或半坐位。
4)腹部外伤: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以减轻腹部压力,防止腹腔器官脱出。可用担架或木板搬运。
5)昏迷患者:
搬运时取仰卧位,头侧向一边或侧卧位,防止呼吸道阻塞。
6)休克患者:
搬运时取去枕平卧位,抬高双下肢。
7)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等:
夹板固定好上、下两个关节后才可以搬运,避免途中造成继发性损伤。
(2)转运途中的监护
1)体位:
根据病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的体位。上车时,患者头部应向车的前部,担架车应给予固定,并使用保护带,防止患者从担架上翻落等意外。
2)继续监护:
利用救护车上的设备,保证心电监护、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救护措施的有效,给患者以持续生命支持和监护。有抽搐、痉挛者,应取下义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3)记录:
做好抢救、观察、监护记录。
4.1.2.5 做好患者的交接
将患者送至医院后,要与接诊护士进行病史、病情和治疗护理过程的交接,以保证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