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急症指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以及中毒或创伤等需立即就医进行急症诊疗的疾病。本书涵盖的精神科急症除了指精神科常见的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疾病外,还包括精神科常见的急性症状和临床表现(如冲动、自杀、自伤、噎食等),及中毒、外伤和其他躯体系统的急性症状或疾病,故统称急症病症。这些急症病症均需进行现场急救,力争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而后进行后续治疗。因此,及时的现场急救、正确的临床评估和诊断、果断得力的措施,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危。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认识,精神科专科急症病症和常见躯体疾病急症病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不但是精神科专业人员的必修课,而且也是非专科临床工作者的基本训练内容。为此,我们根据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组织多学科专家编写《精神科急症学》一书,作为一本精神科急症学方面的高级教材和参考书。
对精神科急症病症和常见躯体疾病急症病症的防治,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资料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和要求提出临床路径和诊疗程序。我们根据多年积累的实际经验和参考相关文献编写本书,目的在于以“爱心、奉献、严谨、敬业”的精神,积极有效地处理急性精神障碍或精神障碍共病躯体疾病。本书分三部分,即第一篇总论、第二篇精神科常见本科急症病症的防治,以及第三篇精神科常见躯体急症病症的防治。
本书遵循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2006)的指导思想,如下:
1.鉴于我国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如《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CCMD-3),《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10th Revision,ICD-10)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Ⅳ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等,对精神科急症病症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不尽一致,甚至缺如。精神科一些急症病症(如冲动、自杀、自伤、噎食等)有突发、反复的特点,不论在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维持期和间歇期,还是(复发)前驱期,都可发生,需及时、稳妥和个性化综合防治。本书作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精神科常见的急症病症的诊疗和护理,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教材和文献资料,如《牛津精神病学教程》( 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第4版(Gelder M et al,2001)、《综合精神病学教程》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Kaplarn et al,2001)、《脑部疾病诊断治疗学》(陈彦方、李舜伟,2003),《协和急诊医学》(于学忠,2011)和《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01版)(卫生部,2010)等,兼顾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共病的处理予以介绍。除了这些基本参考文献外,在书末推荐了进一步阅读的参考文献,供读者参阅。
2.精神科常见的急症病症,都需采用生物-心理-社会方面的综合措施。在诊疗中,不但强调急症病症的现场初步急症诊疗,同时注意医院内后续防治。综合治疗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结合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方面以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为核心,采用集各家之长的个性化综合心理治疗。
3.本书据“以人为本”的诊疗理念,注意处理原发性疾病和急症病症的“标本兼治”。构建和实践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使急症患者不但在急救现场,而且在医院内、社区和家庭都能得到针对本人的积极有效处理。既重视急性阶段的急救治疗,也注意在急症病症发生的前驱期或先兆期的及时防治,用“治未病”和“将防治关口前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并在本书的各论中,选取代表章节介绍临床路径和护理路径,以及相应的综合诊疗程序。
本书的读者主要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临床医务人员。本书不但可作为培训精神科医生、护士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高级教材,对各级临床工作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希望通过出版后临床的进一步实践,推进本书的不断改进,使《精神科急症学》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编本书的各位资深医护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本书,在此,感谢大家的辛苦劳动,并对诸位无私的奉献表示衷心感谢!
另外,感谢本书学术秘书林瑞明主任医师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北京回龙观医院院办、医务科、教学办,以及所有支持本书出版的相关科室和个人!

杨甫德

2014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