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中的养生智慧
- 张世筠
- 6248字
- 2020-08-28 18:52:12
第一章 修身养性
第一节 仁 者 寿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篇23)
译文: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提示:
孔子指出仁者寿。
孔子向来看重道德修养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仁者寿”,阐明好心有好报,好人寿自长;指出道德修养不但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这些真知灼见奠定了我国养生文化的基石,传承至今,仍对现代人的养生具有指导意义。
一、仁者寿
孔子提出“仁者寿”,“德润身”,强调大德必得其寿,将养德纳入养生的范畴,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他的这些卓越认识得到历代医家的认同,被后世养生家躬身实践,奉为延年增寿的圭臬。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延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指出养生必须重视养德。鲁迅先生说:“无论古今,谁都知道,一个人如果一味地放纵自己,十恶不赦,就是天天喝三鞭酒也无效,简直非‘寿终正寝’不可。”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概念也融入了道德健康的观点,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孔子潜心领悟的人的品质与长寿的关系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据调查,但凡老寿星,90%以上都与人为善,德高望重,受到邻里乡亲的爱戴。事出公心、乐于助人者,其寿命明显延长;相反心怀叵测,损人利己,以邻为壑者,死亡率比平常人群高1. 5倍。有趣的是,人们还发现对人抱有敌对情绪者易患冠心病,其患病率较正常人群高5倍。这些研究成果都从不同角度证实:善恶终有报,善恶对人的寿命确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切不可以等闲视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屡屡见到那些心怀仁德的人,即使历尽磨难,遭受不幸也能活得无忧无虑,尽享天年。特别是志存高远,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人类进步事业的人更能至老不衰,长命百岁。我们社区有两位98岁才驾鹤西去的长寿老人:一位叫刘铁梅的老奶奶,早年投身抗日战争,出生入死,屡建功勋,却从不居功而傲,有一付至善至美的菩萨心肠。过去一些无照小商小贩在社区大院门口摆摊设点,影响过往行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安全。90多岁高龄的刘铁梅老人总是挺身而出,力劝他们离去。她常伫立路边,目送少年儿童横过马路,关注他们的出行安全。另一位叫做吴福祯的老先生是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的开创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防治农作物虫害,被农民誉为“捉虫好佬”。1957年被错戴右派分子帽子,发配到宁夏改造。其时他已年过花甲,但却毫不灰心气馁,义无反顾地采集昆虫标本数万号,主持编绘两集昆虫彩色图,填补了宁夏地区的空白。他还发现枸杞大面积减产是由于枸杞实蝇为害,采取有效措施,使之获得丰收。这些过硬成果使他绝处逢生,很快摘掉右派帽子,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他一生克勤克俭,别无贪求,只爱吃白薯一类五谷杂粮。但对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却使他无怨无悔,寿至耄耋。
二、仁者寿的原因
为什么仁者寿呢?这主要因为:
(一)仁者爱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仁者胸怀宽大,爱憎分明,“爱人”,亦“能恶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所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受到民众的支持、信任、爱戴。这种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为仁者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仁者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1.践行仁爱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现在不少人、特别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渴望与人交往,但又普遍感到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不敢贸然与人交往。
其实,理顺人际关系并非难事。只要我们躬身践行孔子的仁爱思想,就能水到渠成地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树立良好的德行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孔子强调“修己安人”,“德不孤,必有邻。”孔子重视修己,主张孝、悌、恭、宽、信、敏、惠、俭、谦、温、良、让、刚、毅、勇,始终将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放在首要位置,但又并不只是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更重视兼济天下。他主张以修身为起点,肩负起天下兴亡的社会职责,“齐家、治国、平天下”,造福于人民。到头来,虽不刻意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却会得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社会的认同,建立起广泛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仁的另一基本精神是爱人。孔子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主张从孝悌,即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做起,然后推己及人,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孔子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宽容精神,尊重善待他人,关心他人的生存和发展,并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的事,绝不强加给他人。其结果是爱人者人恒爱之,关心他人,必然得到他人的关心,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身心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志愿受试者关在伸手不见五指隔音的房子里,虽然好吃好喝犒劳着,但7天后被试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觉、幻觉、焦虑和思维迟钝。这个经典实验证明了人的社会性很强,不能老死不相往来。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一个人扶危济困,就会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赖,就会博得社会的赞美和欢迎,使其内心如沐春风。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心理和精神状态自然十分良好,岂有不健康长寿之理?
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总以友善的态度,待人以诚。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拥有更多的朋友。事实表明:朋友越多,越有利于身心健康。我们不可小觑朋友在物质、心理和情绪上提供的多方面帮助的巨大作用。
负性生活事件可以引起应激反应,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在遭受不幸之时,朋友自然会伸出友谊之手,解囊相助,或给予精神安慰,道义上的同情,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譬如,丧偶是老年人常常面临的严重负性生活事件。善与人同的老人可在朋友的帮扶下,很快消除悲痛、抑郁情绪,走出丧偶的阴影,恢复正常生活,不致罹患心身疾病。而不擅交际的老人,往往形影相吊,深陷孤单无助的困境,以致一蹶不振,身心疲惫,自毁健康。
朋友还是宣泄苦恼等负面情绪的最佳人选。遇到令人烦心之事,或面临心理困惑时都需要向人倾诉。与朋友开诚布公地促膝长谈,及时发泄不良情绪,可使人放松,很快抚平心灵的创伤。如果没有亲朋好友,倾诉无门,将痛苦憋在心里,痛苦就会不断放大,闷出病来。
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最大限度地使人的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努力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有利于排除焦虑、寂寞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心理和身体健康。然而,这些需要是建筑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单单依靠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是无法付诸实现的。所谓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人们渴求建立温馨的家庭,与人和睦相处,并得到社会和一定群体的接纳和认同,把自己当成某个集体的一员。尊重包括得到别人敬重、赞扬的人尊和自尊。显而易见,这些必须、也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变成现实。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样也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一个具有深厚的人脉关系、受人爱戴的人才能更好发挥才干,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境界。
相反地,老子天下第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或者喜欢自吹自擂,盛气凌人。这种自以为是的人肯定会众叛亲离,搞不好人际关系。他们与人明争暗斗,相互排斥,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适应,不仅会感到孤独寂寞,心情抑郁,同时还会使心理防卫长期处于高唤起状态,产生紧张、烦躁等消极情绪。长此下去,这种情绪就会干扰新陈代谢,损伤免疫功能,导致冠心病、高血压、溃疡等心身疾病,甚至诱发可怕的癌症。
(二)“仁者不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第十四篇28)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写照呀。”
提示:
孔子阐明仁者、知者、勇者的性格特点,指出“仁者不忧。”
仁者不忧是仁者寿的另一重要原因。
忧愁对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人、病人,一旦遭遇不开心的事,心生忧虑,常可使旧病复发、恶化,或可诱发新的疾病,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愁死人了”这句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实际就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坚持孔子仁爱的精神,是消除私心杂念、排解忧愁的最好方法。私心太重是忧愁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缠身,以我为圆心,在物质享受上必定贪心不足,在生活工作中必定斤斤计较,终日高度紧张。一旦所欲不遂,就会愁肠寸断,导致精神压抑,酿成疾病。只有那些胸怀大志的仁者,遇事出于公心,凡事想着人民,才会心地坦荡,不去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做到知足常乐,使心理保持平衡,有利健康。
心怀仁术的人还能很好地化解矛盾。人生在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发生冲突。如果以仁人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沟通交心,就会化干戈为玉帛,不致忧愁疑虑,自然能促进健康长寿和人与人间的和谐。
同时仁者勤奋好学,在事业上拥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成功机会,所以精神愉悦。在这种情绪的濡染下,更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样,心态经常保持在年轻状态,就能延缓衰老,减少疾病。
(三)“仁者必有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第十四篇4)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必有好的言论;但有好的言论的人未必有道德。仁德的人必定勇敢,但勇敢的人未必有仁德。”
提示:
孔子阐述德、言、仁、勇的相互关系,指出仁者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仁者必有勇是仁者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仁者志向远大,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奉献,当社会需要时,就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国为民,赴汤蹈火。优秀的品德铸就了仁者完美的性格,使得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消除不良应激反应,促进身体健康,不会轻易伤动感情,而罹患精神疾患。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大仁大勇优秀品质的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周游列国,历时14载,到处碰壁。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畏于匡”,甚至“累累若丧家之犬”。一生历尽坎坷,却竟能寿至古稀,无疑就得助于仁者坚定的信念和无私无畏的勇敢精神。
仁者的勇敢精神还能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一旦生病,仁者勇敢面对,往往能在病痛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积极应对疾病的方法。他们意志坚强,还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疾病好转,尽快痊愈。我所在的社区有位抗癌明星。她是位有勇的仁者,虽身患乳腺癌、糖尿病和冠心病,但心态良好,没有被疾病吓倒,一面积极进行中西医治疗,一面控制饮食,坚持体育活动和有规律的生活,终使乳腺癌彻底治愈,也使糖尿病、冠心病得到有效控制。相反,也有人对疾病怕得要死,一听说癌症更是吓得六神无主,坐卧不宁。在这种不良心理的暗示下,疾病只会越来越重,迅速恶化。可见,疾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还是谈病色变的恐惧心理。
(四)仁者心理平衡、情绪稳定
仁者心理平衡、情绪稳定,促成其健康长寿。这是仁者寿的另一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仁者把立德放在首位,不断追求自我道德完善。这不仅能给他们带来心灵的快乐与安宁,也是保持其心理平衡、情绪稳定的重要条件。孔子说得好:“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人”,指出不讲仁义道德,迟早都会与快乐失之交臂,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在他看来只有安仁乐道,严于律己,才能心安理得,才能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中获得莫大的安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事实表明道德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情操高尚,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不改其乐。
当然,积极直面人生的孔子与道家和佛家不同。他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同时又承认人的本能,肯定生理和心理欲望的合理性,指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然而,满足合理的欲望,又必须用礼来克制约束自己,又必须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不做非分之想,自然就能心理平衡,情绪稳定;就能把好方寸,不为物欲所累,而使身体健康少病。
另一方面,仁者宽厚,不会嫉贤妒能,与人争名夺利,同时“泰而不骄”,即使身居高位也能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这样在社会上很少树敌,就能减少矛盾,化解冲突,促进心理平衡,防止情绪大起大落、发生波动。
三、仁者寿的医学道理
人体复杂的生理活动是与心理状态休戚相关的。一个重视道德修养的人,胸怀坦荡,必然心神安宁,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对稳定,故不易引起七情强烈波动,产生不良应激反应。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能促使人体分泌有利身心健康的激素、酶类。这些物质能把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中枢神经功能活动调整到最好状态,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减少疾病,延缓衰老。此外,积德行善、做好事还能使人产生欣快感,这也有利于健康长寿。
恶人早死同样也是有医学依据的。但这种因果“报应”不是鬼神作祟,而是因为他们倒行逆施,自食其果造成的。试想一个人心术诈险,机关算尽,专门整人害人;或者欲壑难填,得陇望蜀,成天患得患失,心理上常常处于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不得安宁,结果就会使得脏腑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各种疾病不期而至。至于那些坑蒙拐骗,贪污受贿,偷窃抢劫,谋财害命的坏人,虽可得手于一时,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他们摄于社会舆论和国法的压力,必然做贼心虚,整天担惊受怕,而使机体长期处于恶劣的应激状态。这种应激状态可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引发一系列心身反应,导致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血清胆固醇升高,并使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液黏稠度增加,以致罹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癌症一类的疾病,而早死。何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一旦东窗事发,他们中不少人又会走上不归之路。
恶人早死也得到流行病学调查的证实。巴西医学家调查了583名贪官,10年后这些人患重病和死亡者高达60%,而廉洁奉公者生病或死亡者仅占6%。
可见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克己奉公,才是智者的最佳选择。
四、为何有的好人命短
“好人命短”这是世间流行的另一种说法。这种说法看似与“仁者寿”格格不入,但有的好人确实命短,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养德与养生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道德修养固然相当重要,但也不可忽视养生。一些优秀的中青年人才之所以英年早逝,或者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这样、那样的疾病,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忽视了养生,自恃年富力强,超负荷地工作,透支了生命。上个世纪90年代我曾到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进行调查,发现中青年知识分子普遍都有熬夜的习惯,不仅睡得晚,起得晚,平时也很少、甚至不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中不少人就像陈景润先生一样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把生命之弦绷得太紧,长此下去,寿命自然就会大大缩短。
有病不治是好人命短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许多情操高尚的人一心扑在事业上,常对疾病掉以轻心,疏于治疗,致使病情在不知不觉之中逐渐加重,最终因为劳累过度而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这样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例很多。刘高清先生是我大学的同窗好友,素以仁德而著称。他患有慢性肝病,本该好好静养,调治疾病。但他却拖着病残之躯身先士卒地抢着干苦活、干重活,不到而立之年便溘然长逝了。
可见,在重视道德修养的同时,必须珍惜生命,必须讲究养生。这样才能避免重蹈“好人命短”的覆辙,真正实现“仁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