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改变未来
柳冠中

柳冠中

1943年出生,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华龙腾奖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所长,广东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2018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与战略重点:工业设计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课题组顾问。

1989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归国留学突出贡献”奖章;两次获得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奖;主持的“综合造型基础”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课程;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功勋人物金质奖章”;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先锋”;2012年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奖和十佳推广奖;2016年获世界绿色组织颁发的“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2016年12月获“2016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称号;2018年获光华设计基金会“改革开放40年设计40人特别奖”。

主要著作有《事理学论纲》《综合造型设计基础》《设计方法论》《象外集》《中国工业设计断想》《事理学方法论》等。

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荣幸今天在“人文清华”讲坛跟大家谈谈自己对设计的理解,今天讲的题目是:设计改变未来。

设计为什么能改变未来?设计是什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美观、酷、炫,但这样的认识远远不够。

什么是设计

就像设计一个杯子,你再聪明能干,光想着杯子,500年以后你设计的东西还是杯子。但是我们要的不是杯子,而是要解决口渴的问题,或者作为我的心意给朋友当礼品,这样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设计就会不同。

工业设计的内涵就是要适应环境,同时必须要解决问题。设计是什么?不仅仅是考虑我们表面看到的东西,还要考虑安装问题、生产问题、维修问题等,即能制造、能流通、能使用、能回收这四个社会范畴。

我在20世纪70年代自发进入设计的领域,通过设计实践感悟到了工业设计的本质,走上了这条路。

工业设计是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人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但是,5000年前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案还能作为我们现在的方案吗?时代变了,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要什么样的衣食住行。

1. 我们要的不是洗衣机而是干净衣服

衣服脏了怎么办,过去都是用棒槌、搓板洗,现在大家都有洗衣机了,但一定要洗衣机吗?20世纪90年代,我到大阪参加亚太国际设计会议,日本松下电器洗衣机部部长发表了主题演讲:日本洗衣机21世纪技术前景,他讲完以后掌声雷动。会议主持人是东京大学一位权威的材料学教授,他问我:“柳先生,你说说中国21世纪的洗衣机是什么,用什么技术?”我说:“中国21世纪要淘汰洗衣机。”他们傻眼了。我说:“你们不是提倡‘绿色生态’吗,洗衣机是最浪费水的,而且污染淡水。你们洗衣机的利用率是多少?6%、7%?也就是90%以上的洗衣机摆在那儿,难道21世纪还用洗衣机?你是搞材料的,假设你用金属做衣服,做出来像绸缎,还需要洗吗?”这就是设计师的思考。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千万不要气馁,不要跟着外国人走,我们要走自己的路,把路找准了可以创新。我的回答让他们没话说。

前几年搞家电下乡,但是能解决农民的问题吗?农村的衣服污染程度跟城里人不一样,衣服的质地与城里人的不一样,换洗的频率也跟城里人不一样,农民住的房子电压不稳,上下水跟城里的高楼大厦不一样,用城里人的洗衣机能真正解决他们洗衣服的问题吗?我们当时设计了针对农村生活的洗衣机,借鉴棒槌捶打衣服的原理,通过上下活塞对水产生压力,一边是波轮,一边是击打,这样衣服就洗得非常干净,效率非常高,适合农村农民生活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来解决具体问题。

另外,我们洗衣机的使用率的确不高。如果你到西方或者香港,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有洗衣房。香港的大楼里面,每隔几层有一个洗衣房,一边看书、上网、喝咖啡,一边洗衣服,沟通了邻里关系,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所以洗衣的方式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我们需要的本质是干净的衣服而不是洗衣机,这就是共享经济。共享服务的社会必将到来,这是未来要经历的。但是我们现在过分追求对物品的占有,你买了我也买,每家都有小汽车,70%停在那儿,而我们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样的发展方式真的是我们中国想要的吗?我们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不是跟着西方的步伐走,我们毕竟人口多,我们的问题要自己解决。

2. 厨房不只有柴米油盐还要有天伦之乐

同样的,饮食问题是什么?五金协会三年前组织一个评比,参加评奖的厨房是什么?居然是40平方米、60平方米的厨房。名字叫什么?“巴黎左岸”“卢浮宫”。这是给谁用的?这不是发展方向。当然不能给他们奖。我们大多数人家里就是几平方米的厨房,意大利的厨房、德国的厨房对我们不适合。

中国的厨房要解决中国的饮食问题,这需要研究我们的生活习惯、我们的文化。中国65%以上的家庭是三五口之家,下班回来夫妇俩累了一天,小孩放学回来,傍晚的四五个钟头是最珍贵的,你让妻子到厨房做八大菜系,不可能。恐怕我们就要思考一下,厨房是我们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一块儿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而已,这是厨房的本质。我们是通过厨房的空间和下班后的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把一家人聚在一起,这是我们的思考。

清华的学生在广东有一个厨房工作坊,探讨未来厨房应该是什么样的,怎么解决中国的两代分居,或者是儿孙跟爷爷奶奶不在一起,如何通过饮食把中国传统的烹调技艺传承下去,又有亲情的连接。我们做了一个未来厨房的方案,餐桌是一个大的传感器,任何地方都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餐桌上带有折叠式智能显示屏,抽出即可使用,餐灯带有照明和拍摄录制的功能。父母做饭时,餐灯会自动拍摄录制,并分享备份到云端,可供家人随时回放。远在外地的孩子,在外地的房子做饭时,可从系统内调取已备份的烹饪经验。父母、子女开始烹饪或烹饪结束后,以及开始吃饭时,相距千里之遥的双方餐桌上的感应系统会互相告知对方当前的生活状态,犹如在一个空间和时间一起进餐。因此这个厨房并不是简单地煮饭,而是用现代的技术来解决很多情感沟通的问题。时代在发展,饮食方式也需要发展。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大家下班回来,不可能都去现买菜、炒菜。本世纪初,我们跟香港理工大学、韩国科技大学、日本筑波大学一块儿做了一个课题,当时大家讨论,东方的饮食文化怎么在快餐或自助餐厅的冲击下传承下去。韩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拿来的方案都是筷子、碗的新型设计,运用高科技想象未来。而我们拿出了另一个方案,在小区里设立一个空间,将菜市场与餐馆组合在一起,每位食客可以在菜市场购买自己想要的食材、调料,拿到加工中心交代如何加工。小区里或者是亲朋好友的聚会都可以在这里按自己的喜好这样做,然后各自到灶台上按自己的方式烹调,这个过程中自然交流了各自的厨艺,无形之中将东方的烹调传承下去了。我们这种设计第一次以一种服务系统来解决问题,这种饮食方式把大厨省掉了,每一个人都是大厨,烹调前烦琐的食材加工和刷碗也不用管了,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饮食方式,在共同烹调、饮食过程中得以交流沟通情感,我把它叫作Cookbar。这个方案拿出来之后大家都很吃惊。这种服务设计的思路,在未来会以更具创新性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既环保又更富于人文性。

图1 Cookbar

3. 我们要的不是房子而是家

谈到住,住是什么?我们常常想的是大房子,豪华。要这样吗?中国人有一句话,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古人说“广厦万间,夜眠七尺”,睡着了,占的地方就是两平方米。House还是Home?大家都要买房子,但是买不到的是家,家是有灵魂的,是灵魂休闲的港湾,我们要的是家不是房子。

深圳、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国际青年社区——You+,很多“南漂”的单身青年住在一起,除了签房屋合同以外还有一个“家规”:每隔两个月,你得有一个节目拿出来,或者请客吃饭,或者有一个PPT给大家演示,或者你提出一个想法跟大家商讨,或者你组织一个Party。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这里已经产生了很多创意,好几对创业者取得了成功。这种方式,解决了一部分年轻人漂在外面找不到一个家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还有一个移动住宅的设想。一个可移动的“办公空间”,配套外挂直升电梯和仅有卧室、洗漱间的“住宅”,像遍布世界各地的“青年旅社”一样。这是一种具有专门连锁配套的经营型社区,“外漂”的年轻创业者傍晚开着这种“车——移动办公室”到了配套社区后,用电梯把“车”移动对接到预定的“住宅”,既有洗澡的空间,又有做饭的条件,随意享用,不用因为购置住房而被束缚在某一个地方而烦恼,趁年轻时可以闯荡世界。这是鼓励人与人的沟通,在开阔的世界中交流、创业,这也是一种车跟房子的重新定义。这是我们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要去思考未来,要提前做准备,不能等到外国有了再着手做。

图2 移动住宅

这个方案当时参加了国际竞赛,让老外吃了一惊。所以你看,我们思考的不是房子,而是家。家就是针对不同的人,是三口之家还是四代同堂,或者是孤零零却自由的单身人士?难道大家都要买三居室、五居室,买别墅吗?不可能。

4. “行”在未来

未来的出行是什么?中央工艺美院曾经举办过一个科学与艺术的展览,我当时拿出来的作品是“飞向未来”。我当时经常到广州出差,飞行三个钟头就到了,但是浪费在去机场路上、在机场安检、托运行李的时间加起来比这三个小时多得多。我就想能否从过程当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于是提出了一个概念机场和概念飞机的设想。旅客能不能在去机场的路上,以一个既是飞机内舱又是去机场的载客工具,就把登机手续、行李托运、安检的问题解决了,到机场只要把这个“飞机内舱”推进停在跑道上、后面开口的飞机里,推两节内舱再推一个洗手间和一个咖啡间上去,飞机就起飞了。这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时间,而且我国自己的大飞机和机场将是全新的模式。当时我拿出方案后,很多人说:“这是什么,能解决问题吗?”结果不到三天,汉莎航空驻北京的总代表找我,说:“柳先生,你这个概念如果早出20年、30年,世界航空将是另外一个形象。”我们完全可以走另外一条道路,所以机场的问题、拥堵的问题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我们的土地资源有限,我们的人口众多,今后的发展,资源的匮乏是大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设计来解决,所以设计要提出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而不是让大家买、买、买,买到最后家里都堆满了。设计解决的不是你要购买什么东西,而是通过现代的技术、现代方式的融合提出新的方案,把你的问题解决了,这就是我们的系统设计的思维方式,是着眼整体的思路。

工业设计不是设计一个物品,我们设计的东西要能生产、能制造、能流通、能使用、能回收,这是设计要考虑的。没有系统思维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一个好设计师的思考点必须要从抽象的本质出发,才能跨界、整合地设计,不能钻在技巧或者是手段上,一定要思考整体。

图3 飞向未来

中国问题需要中国方案

我们现在提出了中国方案。中国方案是什么?我们中国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中国到底要做什么?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优势,但是也有问题。地大了之后什么地形地貌都有,有贫瘠的地方,有多山的,有沙漠,东南沿海发达,西部不发达,人多,13亿,但是一除以13亿,人均资源又少得可怜。

1. 要理解中国传统的精神,不要追求表面的符号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是什么,重点不是物,是人。所以我们的设计要看到我们传统的优势。我们注重研究人的行为,研究人的行为发生的地点,我们就可以走在世界的前面。

我们的历史悠久,讲中国传统,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的精神,而不是表面的东西,不是祥云纹、斗拱等,那都是符号。

2. 工业设计是中国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器

中国同时面临双向挤压的挑战。第一,是发达国家的挑战,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1),英国提出2050年的构想(2),德国提出制造4.0(3),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回归。第二,我们的人工成本在增加,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势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我们中国夹在中间怎么办?我们怎么把这个危机变成机会?所以中央三令五申都在提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转型升级非常重要的驱动器,中国方案要通过设计角度提出来。

3. 引进之后不创新,使中国成为加工型制造大国

八年前,广东请了英国设计委员会的主席Kester演讲,他在英国的地位非常高,他演讲结束后有中国专家举手问:“中国的设计该怎么办?”这个老头很厉害,说:“那是你的事!你们中国的设计把中国的问题解决了,你们的设计就是世界第一。”

到现在为止,我们凡是引进的技术,大多都停留在引进的水平上。中国有这么多汽车厂,但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基本是引进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不是美国的就是日本、德国的,没有我们自己的。但是凡是外国人不让我们引进的,我们都创新出来了,而且可以跟世界比肩。这就是引进后消化的问题。消化是什么?我经常说这句话,可能很极端,也刺激大家。人吃鸡不变鸡,吃狗不变狗,为什么?消化了。人的脑子也有消化知识的能力。我们说中国是制造大国,但是这个“制”是谁的?我们是加工型的制造大国,“制”是人家的标准工艺流程,流水线是人家的。我们只是“造”。我们改革开放之后最发达的是销售,因为技术是引进的,要解决的是订单问题,而真正的消化创新没有。所以转型升级做的就是消化,要把自己做大做强,解决中国“制”还是中国“造”的问题。

大家看看解放牌汽车,1957年建厂引进苏联老大哥的技术,到了1987年还是四吨半,拉机器是它,拉棉花是它,拉人还是它,30年了,为什么不能消化创新?看一下高铁,这个就消化创新了。高铁是日本、德国、法国的原始专利,但它们的高铁遇到的问题很小,到了中国不一样,一个春运就是二三十亿人次的流动,南北5000公里,东西5000公里,有冰冻,有冻土带,有沉降带,有高原,有沙漠,我们遇到的问题比它们复杂。所以我们消化创新后,拿出中国的高铁专利包,远远超过它们。这是两个鲜明的对比。设计不是表面的模仿,不是你有了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永远也没有。

4. 中国设计不能靠单打独斗,要合作

设计不能靠单打独斗。古代的匠人也是有创新的,但是小作坊的制式,效率很低。工业社会跟农业社会的最大区别是生产变革了。工业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有了机器,有了动力,所以必须要分工,提高效率。在工厂待过的就知道,图纸就是命令。上流水线之前,要分工精确,精密分工之前,必须想好,每一道工序跟下一道工序如何衔接,每一个零件跟其他零件如何组装成一个合格产品。所以工业革命带来什么?是分工下的合作。合作是本,如果不会合作,那最后就是一塌糊涂。工业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生产关系变了,产业链发生改变了,分工合作机制发生变化了,设计不理解这个,将永远在后面爬,而我们很多人现在还不明白。现在全国几万个工业设计小公司,每个人都在做两三个礼拜短期项目的活,两个礼拜、三个礼拜能解决什么问题,不就是造型吗?工业设计的机制是什么?是靠设计公司吗?设计师必须走进企业,跟企业的产业链联合起来,这才是我们要的工业设计,所以工业设计绝对不是孤零零的。

德国制造业经历过小生产作坊的过程,当时它是落后的国家,引进英国的技术以后进行制造,做出来的东西卖到国际上很便宜。英国、法国人发现后不干了,就说你要出口的话,每一个产品要打上“德国制造”,这表示德国制造是不如英国制造、法国制造的二等商品。这一来德国人觉得必须要改变,开始采取抓工业标准、抓质量的方法。不到20年,德国反过来超过英国。现在我们说的工业标准,一半以上是德国人制定的,就靠德意志制造同盟来完成这些。它是一个机制,是一个横向跨界的社会团体,成员有政府官员、企业家、工程师、建筑家、艺术家、工匠等,所以德国人首先实现了跨界整合。而我们都是纵向的,什么自行车协会、玩具协会,都是自己玩自己的。

日本也是如此,日本是明治维新后派三分之一的官员出国去学习,不是派个别精英出去,是派国家的管理团队出去看工业社会是怎么回事。日本是一个制造强国,但全日本只有一家螺丝钉厂。德国作为制造强国,只有三家电镀厂,它们精确分工,通过产业链合作。而我们现在是追求小打小闹,自己干,不放心别人干。一般小企业,都是老板的妻子当会计。所以我们中国制造是什么?我们必须转回来,解决产业链的分工问题。不是企业搞产业链,而是社会产业链。不能什么事都自己干,分工以后,我们才能抓住本质。

5. 时尚是短命鬼,品牌要靠沉淀

商业社会的评价体系是酷、炫,节假日经济,情人节,双11,买、买、买。中国有一个口号:时尚。时尚是什么?是短命鬼。只有短命鬼才挣钱,偏偏很多人都要短命鬼。苹果是一个商业机构,iPhone4、4S、5、5S、6、6S,让你不停换,换了它才能挣钱。所以我们要认真想想人类要什么。

中国人的智慧和欲望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欲”,想出名,想享受。“望”是理想,中华民族要复兴,不能放纵欲望,人要节制,要适可而止。

“智”是什么?急中生智,抖机灵、小聪明、钻空子,谁都会。“慧”是难的,慧是定力,要不要小聪明?要不要钻空子?要不要打擦边球?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每个人都钻空子,国家的法制怎么建成?

同样要讲品质、品德、品位、修养。为什么“品”是三个口?第一口没有“品”的,饿急了狼吞虎咽。第二口有“品”吗?没有,暴发户,土豪,到处奢侈、浪费。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够两千万人吃一年。第三口沉下心来,中国人的“品”是节俭,适可而止,考虑到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这叫“品”。所以一般企业讲的品牌效益是不是这个“品”,还是为“利——钱”?大家要反思。我们现在很多做的是有牌无品,你做点广告上了中央电视台就是品牌了?品牌是沉淀的,不是打造的。

沉淀是什么?必须把你的品质提升上去,品牌是战略,必须对社会负责任,必须对大家负责任,要讲信用。

6. 事理学的核心及五个层次

以上这些是我这几十年的实践或者说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我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提出了事理学。

事理学讲的是什么?我不同意典型的说法——功能决定形式。自然界里功能和形式分不开的。经常听到人说,我学理工的,没有形象思维;我学艺术的,没有逻辑思维,对吗?这是错误的。科学告诉我们左脑逻辑思维,右脑形象思维,左右脑之间有钢板吗?没有,自己把自己束缚了,从来都是综合的。

设计是解决问题的。问题就是你把目标设计清楚了,就是你要的杯子是用来解渴的还是用来送礼的,你把这个弄清楚就敢舍弃杯子了。目标设定之后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载体,这就是我们讲的要实现目标,必须把目标系统建立起来。目标系统就是实事求是,同一个人,由于时间、地点、条件不一样,需要的目的会不一样。把这个实事求是弄通了,像医院一样先诊断,诊断完了再去配药、抓药、治疗。求是的过程,就是治疗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设计很多只是讲原理、结构、工艺、造型,就是不讲事情。而真正的精华是在研究,把事情弄清了就能创造出西方没有的办法,解决中国的问题不一定要跟着西方的老路走,这就是事理学的核心,研究外因,然后去选择组织内因,甚至于给内因出题目。一个是目标要抽象出来,再一个把目标描述清楚,研究外部因素,外部弄透了,定位就明白了,再去组织内因。设计不在设计之里,真正的大设计是在设计之外,研究生活,研究条件,研究限制,这个思维方法实际是我们祖先造就的。

从事理学的方法论来说,分五个层次。做一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有了目标要选择路径;路径不一样,选择的策略就不一样;策略不一样,技术也就不一样;技术不一样,才选择不同的工具。几十年来我们忽略了对传统的创造性,以为创新就是从工具技术出发,永远跟着别人走,跟着人家的策略走。

7. 设计能使中国的未来不被毁灭

所以设计对中国来说,能使中国的未来不被毁灭。我称它为人类的第三种智慧。我们说科学是第一智慧,艺术是第二智慧,科学跟艺术、设计这三者是博弈关系。

科学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科技可以带来福祉,也可以带来灾难,科学是被选择和组织的。艺术是追求风花雪月,而设计是追求海平面的提升。艺术见自己,科学见天地,设计见众生。

我们中国的哲学、中国真正的传统精神在这句话里面体现得非常清楚: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在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要想到干什么不要吆喝什么,银行一定是金融吗?书店一定是卖书的吗?机遇或者是在整合,打倒方便面的是什么?是外卖。所以我们必须想到现象之外的东西,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你在庐山,恰恰不识其真面目,你离开庐山,去了泰山、黄山、喜马拉雅山才能定位庐山,不然你只是井底之蛙。所以设计不是快速的,不是画个图,建个模,真正的学习是在社会上,在应用当中研究中国问题,研究中国人的生活。这样的话,我相信中国的未来肯定会更好,因为我们提出的是中国方案,我们提出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我们将来要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做出我们的贡献。

跟大家分享的这些是我自己从业五十多年来的一些思考,提供给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问答

1. 改造供给侧,需要观念的彻底转化

学生:我想请教您一下,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如何从制造端去为中国的发展发挥一些作用?谢谢您。

柳冠中:怎么从制造角度来改造供给侧,需要观念的彻底转化。不是你能制造什么,而是需要制造什么?怎么去制造?举个例子,我们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类似现在小黄车的交通共享方案,但是最后没有成型,原因就是整个流程和产业链没有成熟。美国在三四年前也有类似的方案,但是没拿出来,因为觉得要把服务链考虑得更成熟一些,才适合推广。但是我们的企业这两年急功近利马上拿出来了,资本马上跟上,野蛮生长,好像制造出来就解决问题了,但是真正的服务链呢?现在的意识不是先制造、再流通、再回收,它们是一个整体,要一并考虑。未来,不仅是怎么设计,怎么制造,不仅是先设计什么,后设计什么,不仅是先制造什么,后制造什么,不是前后关系,是一个同时要考虑的整体关系。把系统搞完之后再定位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可能最终解决方案就不一定是车了。

这不是理工科和艺术的问题,中国要做什么,是定位的问题,不仅是要解决细节技术、软件、设备的问题,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

工业设计是一个观念的改变。观念改变紧接着就是顶层设计,我们的结构要调整。什么是转型升级?不是去年生产麦克风,今年生产机器人就是转型了,那不是转型,那是转产。转型是非常难的,是要动观念的。老百姓要什么?房子、车子、票子,这些需求好改吗?一时半会儿改不了。这是深层次思想的原因,而我们要完成这个工作,只能靠设计。设计师提供的东西,绝对不要只鼓励闲情逸致,不要只是什么小罐茶、领导人用的精品宴会餐具,要多考虑如何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供给侧的改变不是那么简单,每行、每业、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些供给。供给什么?不是供给用的,是供给思想和人才。工业设计不是换一个产品,出一个新花招,不是小打小闹的事,看到的绝不应该是表面的物,而是物背后的那套体系。

现在大家都希望今天种树明天乘凉,这个心态不解决,很麻烦,要沉下心来做大事,十年磨一剑。

2. 创业一定要理解“业”是什么

学生:我现在在创业。我为什么选择创业?就是因为您今天的主题:设计改变未来。我特别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经常不得不受制于甲方,让我们两三周内出一个案子,没有太多研究的时间,我想问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柳冠中:乔布斯的话都带点感情的宣泄,年轻人不要听这个话,不能疯狂,凭着感觉走,这绝对不行。我们人的眼睛不如老鹰,鼻子不如狗,跟着感觉走,能走到哪儿去?我们人有脑子,有良心。我们要把中国人自己的良心,自己大脑的智慧发挥出来。现在经常听到人说灵感,灵感哪儿来的,平常不积累,不可能有的。

我理解你作为一个小设计公司的难处,甲方让你两个礼拜交方案,你只改个画面,他给你一两万块钱,你做研究没有资金,没有时间。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就是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要自己给自己加压力,因为你要这个钱,否则不能生存,你要应付他这个表面的文章,但是通过接几个案子以后,你要思考这里面的共通问题是什么,大家都面临什么问题。要研究使用者,使用者需要什么,通过思考,你应该就有积累了,你的成果50%给他,另外50%是沉淀在你脑子里的,不用给他。你积累三五个案子以后,有一些东西可以积累下来。再遇到机会的话,把这个发挥出来,你拿出的方案就不是那么薄了,可能就厚了一点了。要积累,做完事之后要反思,钱是客户给的,但是积累下来的是你的财富。再遇到案子,有可能哪一天遇到能做得来的甲方就可以探讨,提供的方案超出原来的想法,甲方一看这小伙子,我要的是一,他给我三,虽然他给你一的钱,但是脑子有一个印象:你有想法。一旦他的转型需要做三的时候,他可能就会主动找你来了,你就有可能做半年期的项目,有赚十万块钱的机会。只有这么积累才能成长,天上不会掉馅饼。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你就能够应付更大的局面。我给你说个例子,深圳的浪尖设计公司,开始只是做小单,但是一直在积累,有一次甲方给了一个活,说你给我设计三个月,我给你十万块。他积累资料信息之后,整合其他的资料,一个礼拜反馈了一个提案,告诉甲方,你给我一年,付我一百万,我拿出的成果会很不一样。他把这个案子翻过来了,现在企业开始跟着他走了。设计的主动性发挥作用了。

不这样积累,你永远是涂脂抹粉、打游击。设计是一个轻产业,一个人一个脑袋就可以接活,你也就挣点糊口的钱。这样的设计师平均每个人的生产产值还不如工厂的工人,这还叫设计吗?这根本不能被称为设计,中国80%的设计公司都在这么挣扎着。

所以我提倡你们到一定的时候要有机会转型,跟企业长期合作,跟它签一个三五年的单,虽然你做两个月的活、一个礼拜的活,但是你有三年的规划、五年的计划,让企业知道设计是全程序的干预,你的能力就提升了,就不是画图、建模、渲染,而是研究了。你必须走出这个怪圈,不然你所谓的创业公司说死就死掉了。

因此你一定要理解创业的“业”是什么。大家都在讲创业,“业”是什么?跟创意不一样,创意有个念头;创新就难了,创新是一个新产品;创业是一个企业,你得管理你的资源、你的合作方、你的产业链。所以在这点上一定要冷静,一定要去思考,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创业要想成功,需要一步步积累,而不要追求表面的事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可能天上掉馅饼。

3. 出国留学重点在于学习方法、学习整合

学生:我是准备出国留学的一名学生,我身边学设计的人也都想出国学习,请问我们将来从国外回来,应该如何在中国找到可以对接中国特色的设计,发挥在国外所学到的知识?

柳冠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出国留学学什么?如果你学技巧,在中国照样可以学。你要学它的思想方法,也就是说,在大学到底学什么,是学知识吗,大学恰恰不是学知识的地方,大学是学思维方法的。我1961年上大学,当时我们院长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扛着走。意思就是说不要改行。我现在不这么看,你能改行说明社会进步了,你能改行说明你学到了真正的本领。所以你学知识,什么地方不能学,非得到国外吗?现在互联网时代哪儿没有知识?你到国外可以,但一定要学它的方法,学习整合的能力,跟别的专业配合协调沟通的能力。如果你到国外只是学一个技巧,可能回来就过时了,没用了。

这个时代不是靠技巧了,是靠整合能力、协调能力,靠自己扩展、自己组织的能力,你学习这些才有价值。如果你将来回来,一定要发挥这个作用,你能把你学到的东西抽象概括出来,用到你的单位或者团队里面,而不是你一枝独秀,一枝独秀行不通。这是我给你的一个建议。

※ 本文根据2018年4月10日柳冠中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坛的演讲《设计改变未来》整理而成,经本人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