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少年社交网络文化现象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也被译为社会网络,最早是由英国社会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在1940年正式提出的。在他的《在社会结构之上》一文中,他将社会关系看作是一种“网”或者“网络”。A.R.Radcliffe-Brown.On Social Structure.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940,70(1):3.在这之后不久,英国人类学家巴恩斯在《一个挪威岛屿郊区中的等级与社区》一文中,使用“网络”这个词代指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群体与其他成员之间复杂的网状联系,赋予了社交网络一个更为具体形象的描述和定义。John Barnes.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Human Relations,1954(7):39-58.随着西方社交网络研究的发展与深入,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逐步在社会研究和人类研究等领域引入了社交网络的概念,虽然这个时候,社交网络这个词被更多的翻译为社会网络。1986年,天津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完成了《天津城市居民职业、生活方式和社会网》课题,该课题分析了城市居民社会网的结构特征和关系构成模式。张文宏,阮丹青:《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载《社会学研究》,1999(2)。以上学者关于社会网络的论述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或在他们还没有关注互联网理论研究的时候,把社会关系比喻成一个网络,进而论述社会交往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在关系纽带中所发生的信息和资源的传递渠道,并研究了网络关系背后决定人们的行为的动因及结果。吴保来:《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

20世纪60年代,在美苏“冷战”的技术抗衡中,距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仅仅不足20年,互联网的雏形开始出现。1972年,在阿帕网(ARPANET)中,科学工作者首次成功地发送了第一封网络电子邮件(E-mail),标志着人类互联网社交网络构筑的开端。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西方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和研究这种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社会交往模式。除了传统社会交往研究中对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关注外,互联网社交网络研究从一开始就与技术紧密连接在一起。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长与发展,不同模式、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络工具不断涌现,人类在社交网络中的沟通交流方式不断改变,互联网社交网络环境、结构不断调整,带来了互联网环境中由技术变革引起的一系列社会、文化变革。

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浪潮中,正处于社会化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无论是其融入参与社交网络的深度与广度,抑或是其受到社交网络的冲击与影响都远远大于其他人群。根据CNNIC《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青少年网民的分享意愿、评论意愿、网络依赖程度和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64.3%的青少年网民愿意在互联网上进行分享,其中小学生在信息分享中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非常愿意分享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49.2%的青少年网民愿意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并且年龄越小,发表评论的意愿越高;58.4%的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高,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青少年网民年龄越小,对互联网的信任度就越高。参见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506/t20150603_52248.htm。由于青少年本身身心发展的过程性、复杂性和不成熟性等特点,青少年人群逐渐在社交网络中形成了拥有自己特色的青少年亚族群,并由此诞生了丰富的青少年社交网络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