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像年画
  • 殷伟
  • 928字
  • 2024-11-01 20:14:26

7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法力高深的四大菩萨之一。佛教经典《悲华经》说,普贤菩萨本是某位圣王的第八王子。这位圣王生有千子,父子都是从佛出家修道,而且有所成就。后来圣王本身成了阿弥陀佛,长子成了观音菩萨,次子成了大势至菩萨,三子成了文殊菩萨,八子即普贤菩萨。可见在印度的传说中,观音、文殊、普贤是兄弟关系。来到中国后,他们却变成了姐妹关系。自宋以后,观音、文殊、普贤的法相从以前的男相变为女相。

普贤菩萨是华严会上的上首菩萨,是菩萨最高行门的代表,象征着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两大胁侍,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行的大愿大行的代表,象征着中国大乘佛教的精神,行,是普贤菩萨的标志,表行践。他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种清静,四足代表四种功德。

在《华严经》中把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尊称为“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普贤菩萨在华严大会上,曾宣说十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以此来开示菩萨的发心。普贤希望世人一心清净,不起邪念,处处利他利人。他那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由于普贤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尽力,所以,普贤的尊号是大行普贤。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土的信徒从众多的菩萨中选出三位,组成“三大菩萨”,又称“三大士”,他们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后来又加上了地藏菩萨,变成“四大菩萨”“四大士”。文殊代表大智(理性),普贤代表大行(落实),观音代表大悲(爱心),地藏代表大愿(孝道),中国的信徒们为他们建立了各自的道场,普贤菩萨显灵教化众生的道场为四川峨眉山。

普贤的造像丰富多姿,常见的造像是手拈如意荷花,骑六牙白象。清代北京纸马《普贤菩萨》描绘普贤菩萨头戴五佛金冠,手持经卷。

清代北京纸马《普贤菩萨》

与之类似有清末天津纸马《普贤菩萨》也是头戴佛冠,身披袈裟,结跏趺坐在千叶宝莲花上,花下有白象,所不同的是普贤菩萨手持如意。

清末天津纸马《普贤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