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编辑多段线

【执行方式】

命令行:PEDIT(快捷命令:PE)。

菜单栏: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对象”→“多段线”命令。

工具栏:单击“修改II”工具栏中的“编辑多段线”按钮

快捷菜单:选择要编辑的多线段,在绘图区右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多段线编辑”命令。

【操作实践——绘制浴缸】

本实例绘制如图6-22所示的浴缸。操作步骤如下:

图6-22 浴缸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段线”按钮,绘制浴缸外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PLINE↙
        指定起点: 200,100↙
        当前线宽为0.0000w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500,100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H
        指定起点半宽 <0.0000>:↙
        指定端点半宽 <0.0000>:2↙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 Ctrl 键以切换方向)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
        点(S)/放弃(U)/宽度(W)]: A↙
        指定夹角: 90↙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Ctrl键以切换方向)或 [圆心(CE)/半径(R)]: CE↙
        指定圆弧的圆心: 500,250↙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 Ctrl 键以切换方向)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
        个点(S)/放弃(U)/宽度(W)]: W↙
        指定起点宽度 <4.0000>: ↙
        指定端点宽度 <4.0000>:0↙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 Ctrl 键以切换方向)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
        点(S)/放弃(U)/宽度(W)]: D↙
        指定圆弧的起点切向:(指定竖直方向的一点)
        指定圆弧的端点: 500,400↙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 Ctrl 键以切换方向)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
        点(S)/放弃(U)/宽度(W)]: L↙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200,400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H
        指定起点半宽 <0.0000>: ↙
        指定端点半宽 <0.0000>:2↙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 Ctrl 键以切换方向)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
        点(S)/放弃(U)/宽度(W)]: CE↙
        指定圆弧的圆心: 200,250↙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 Ctrl 键以切换方向)或 [角度(A)/长度(L)]: A↙
        指定夹角: 90↙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 Ctrl 键以切换方向)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
        点(S)/放弃(U)/宽度(W)]: W↙
        指定起点宽度 <4.0000>: ↙
        指定端点宽度 <4.0000>:0↙
        指定圆弧的端点(按住 Ctrl 键以切换方向)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
        点(S)/放弃(U)/宽度(W)]: CL↙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椭圆”按钮,绘制缸底。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 ELLIPSE↙
        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 [圆弧(A)/中心点(C)]:(指定端点)
        指定轴的另一个端点:(指定另一端点)
        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 [旋转(R)]:(指定半轴长度)

结果如图6-22所示。

【选项说明】

(1)合并(J):以选中的多段线为主体,合并其他直线段、圆弧或多段线,使其成为一条多段线。能合并的条件是各段线的端点首尾相连,合并前与合并后的图形如图6-23所示。

图6-23 合并多段线

(2)宽度(W):修改整条多段线的线宽,使其具有同一线宽,如图6-24所示。

图6-24 修改整条多段线的线宽

(3)编辑顶点(E):选择该项后,在多段线起点处出现一个斜的十字叉“×”,其为当前顶点的标记,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下一个(N)/上一个(P)/打断(B)/插入(I)/移动(M)/重生成(R)/拉直(S)/切向(T)/宽度(W)/退出(X)] <N>:

这些选项允许用户进行移动、插入顶点和修改任意两点间的线的线宽等操作。

(4)拟合(F):从指定的多段线生成由光滑圆弧连接而成的圆弧拟合曲线,该曲线经过多段线的各顶点。拟合前与拟合后的图形如图6-25所示。

图6-25 生成圆弧拟合曲线

(5)样条曲线(S):以指定的多段线的各顶点作为控制点生成B样条曲线。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图形如图6-26所示。

图6-26 生成B样条曲线

(6)非曲线化(D):用直线代替指定的多段线中的圆弧。对于选择“拟合(F)”选项或“样条曲线(S)”选项后生成的圆弧拟合曲线或样条曲线,删去其生成曲线时新插入的顶点,则恢复成由直线段组成的多段线。

(7)线型生成(L):当多段线的线型为点划线时,控制多段线的线型生成方式开关。选择此项,系统提示如下。

        输入多段线线型生成选项 [开(ON)/关(OFF)]<关>:

选择ON时,将在每个顶点处允许以短划开始或结束生成线型,选择OFF时,将在每个顶点处允许以长划开始或结束生成线型。“线型生成”不能用于包含带变宽的线段的多段线,如图6-27所示。

图6-27 控制多段线的线型(线型为点划线时)

高手支招

(1)利用“多段线”命令可以绘制不同宽度的直线、圆和圆弧。但在实际绘制工程图时,不是利用PLIME命令在屏幕上绘制出具有宽度信息的图形,而是利用LINE、ARC、CIRCLE等命令绘制出不具有(或具有)宽度信息的图形。

(2)多段线是否填充受FILL命令的控制。执行该命令,输入OFF,即可使填充处于关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