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可而进之 李靖夜袭阴山

出自 《旧唐书·李靖传》

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李靖少年时仪表堂堂,文武双全,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和他谈论起军事,无不拍手称快,甚至还断言“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隋大业年间(605~618),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李靖投奔了长安的李唐政权,他南平萧梁,北击突厥,立下了赫赫战功。

隋末唐初,北方的东突厥日益强大,成为中原政权的重大威胁。隋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于太原起兵时,为了维护后方的安全,也不得不向东突厥的始毕可汗称臣示好,东突厥对北方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李渊建唐后,东突厥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先后扶植了薛举、刘武周等地方军阀与李唐为敌。武德五年(622),东突厥颉利可汗率领15万突厥铁骑南下进攻雁门(今山西代县)、太原;武德八年(625),突厥大军再犯太原;武德九年,突厥大军再攻泾原(今甘肃泾原)……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唐太宗刚刚即位的几天后,颉利可汗率十几万大军进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城西的渭水便桥。当时唐军主力驻守各地,长安城中全部青壮不过数万人,形势万分危急。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召集留守的禁军,出城与突厥大军在渭水相持。唐太宗本人身先士卒,带领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直抵阵前,隔着渭水指责颉利可汗违背盟约。贪而无谋的颉利可汗望见唐军阵容齐整,军旗蔽野,以为长安城中早有防备,心中惧意大生。随后,唐太宗答应赠给突厥金帛,双方杀马为盟,突厥才退兵而去。

舞马衔杯 唐此杯于1970年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杯上的奔马舞姿飘逸,充满了艺术想象力。

渭水之盟为唐王朝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此后几年,唐太宗对内发展生产,积蓄国力,对外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对突厥各部落加以分化瓦解。反观东突厥,灾祸连年,羊马等牲畜大量死亡,所属部落纷纷叛离。得知这一情况后,唐朝君臣都认为征讨突厥的时机已到。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命兵部尚书李靖、并州都督李、华州刺史柴绍率领十几万大军,分数路进击突厥。次年正月,李靖亲率3000精骑从马邑(今陕西朔县)进驻恶阳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南)。得到补给后,李靖率军突袭颉利可汗的驻地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毫无防备的颉利可汗以为唐军大举来攻,只身仓皇逃走。唐太宗得到李靖的捷报后非常高兴,对群臣称赞李靖说:“西汉李陵以5000步卒出击塞外,兵败投降,尚且还名存史册;现在李靖以3000孤军,喋血突厥王庭,真是前古未有的大捷,足以洗刷我在渭水所受的耻辱!”

昭陵六骏 白蹄乌

历史点滴 旧唐书

《旧唐书》是五代时期后晋官修的一部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原名《唐书》,后来为了区别于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编撰的《新唐书》,故称《旧唐书》。《旧唐书》记载了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唐哀帝天四年(907)共289年的历史,全书共200卷。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由于旧唐书的撰写时间距离唐代很近,编者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旧唐书》对唐初至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叙述比较完整,材料翔实,文字简洁有力,是人们了解唐代历史事件的重要参考。

就在李靖轻兵突袭的同时,大唐的另一员悍将李也率军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大破突厥军。连战连败的颉利可汗只好收集几万残兵败将,退守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附近),打算休整之后迅速撤至漠北。为了延缓唐军追击的脚步,颉利可汗派使者前往长安,表示愿意内附。收到其请降书后,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前去安抚。冷眼旁观的李靖看穿了颉利拖延时间的诡计,就和将军张公瑾商量说:“等安抚使者到了突厥大营,颉利必然放松戒备,我们精选一万骑兵,携带20天的粮食突袭其大营,颉利一战可擒。”张公瑾有些犹豫,反问道:“皇帝已经接受他们的投降,现在我们的使者又在突厥大营,这时候进攻合适吗?”李靖坚持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当见可而进。随后,李靖率军在夜间出发,突袭突厥阴山大营。颉利因为见到了唐俭等使者,以为平安无事,就放松了戒备。李靖率军杀至,突厥全军溃散,俘虏十余万人,颉利也被唐军俘虏,东突厥从此宣告灭亡。此战中,唐太宗审时度势,在己方国力大涨、敌方势力衰弱时果断下令唐军出击,是战略层面的“见可而进”;李靖在颉利诈降时,能识破敌计,坚持国家安危重于使者安全的大义,果断进军,是战术层面的“见可而进”,正是这两个“见可而进”决定了唐军的全胜。

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