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之 贺若弼渡江灭陈

出自 《隋书·贺若弼传》

贺若弼(544~607),字辅伯,洛阳人,隋朝名将。贺若弼少年时慷慨有大志,文武双全,以智勇闻名国内。北周大象元年(579),贺若弼随大将军韦孝宽攻打陈国,因为屡献良策被封为寿州刺史。隋开皇元年(581),贺若弼出任吴州总管,为灭陈做军事准备。此后的数年里,贺若弼施展疲敌痹敌之策,最终起到了瞒天过海的效果,成功灭掉陈国。

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北周重臣杨坚取代周静帝,改国号为隋,改大定元年为开皇元年。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杨坚对内采取了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国家政权日益稳固。随后隋文帝开始谋划南攻陈国,大臣高就向文帝推荐贺若弼。于是,隋文帝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全权负责伐陈的准备工作。

贺若弼到任后,经常组织沿江的隋军彼此调防,每次都将数万大军集中在历阳(今安徽和县)。隋军每次都大张旗帜,遍支营帐,贺若弼还亲自率领精锐骑兵沿江射猎,做出大军将渡江的态势。一开始,对岸的陈军被吓得惊慌失措,以为隋朝大举来攻,就调集全国的军队准备迎战。可很快陈军就发现贺若弼所部不过是正常换防,只是声势太过吓人,陈军也就全部撤回驻防地。就这样,贺若弼每年都要来两次这种规模的换防,陈军很快就习以为常,不再加以防备。开皇八年(588),隋文帝决定渡江灭陈,他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指挥水陆大军50万人,兵分八路,同时从长江上、中、下游大举攻陈。前三路隋军由杨俊指挥,目标武昌;后五路隋军由杨广指挥,直指陈的都城建康,其中以杨广、贺若弼、韩擒虎三路为主力。次年正月初一,贺若弼率军秘密渡过长江,袭占京口(今江苏镇江),从北线进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此后,贺若弼率军连破陈军鲁达、萧摩诃、周智安部,从北掖门攻入建康。陈朝的末代君主陈后主听说隋军已经杀入宫城,带着两个宠妃无路可逃,竟然藏到了一口枯井之中,后来被隋军用绳子拖了上来。正月二十二日,晋王杨广率领隋军主力进入建康城,陈朝至此灭亡,魏晋南北朝以来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就此结束。

隋代马具

这两件均为鎏金铜马饰,都是马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文帝得到战报后,亲自迎接班师而回的贺若弼,称赞他是克定三吴的首功之臣,加位上柱国大将军,晋爵宋国公。

历史点滴 隋书

《隋书》是唐代名臣魏征主持编写的一部记载隋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详细记载了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到隋恭帝义宁二年(618)37年的历史。《隋书》共85卷,其中本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作为中国第一部官修史书,《隋书》的修撰者中名士云集,体现了较高的修史水平。由于修史时隋亡不久,不少史料和当事者尚在,因此《隋书》所叙史实也较为准确。其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10志更是记载了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为研究这些朝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