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详解】

一、重庆旅游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了解)

1接待型起步阶段(1978~1988年)

在此阶段,重庆旅游由主要以外事交往和公务接待活动的海外旅游起步,逐步延伸至国内旅游市场。

(1)改革开放,助推海外旅游发展

1978年5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正式对外开放,重新恢复组建、改建中国国际旅行社重庆分社和重庆中国旅行社;

1980年,中国国际旅行社长江重庆支社成立;

1984年2月,组建了经济实体重庆市旅游公司;

1988年,在重庆市旅游公司基础上成立了“重庆海外旅游公司”;同年重庆青年旅行社成立。

(2)经济复苏,启动国内旅游市场

1982年,长江三峡、缙云山、金佛山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

1986年,重庆市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此阶段的国内旅游,由旅行社组团的旅游较少,以观光旅游、自发分散形式为主,停留时间以短途一日游为主,消费水平以低档经济型为主,公费旅游占较大比重。

2事业型管理阶段(1989~1996年)

在此阶段,重庆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行使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1)明确主管部门,推动旅游发展

1989年,重庆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正式成立;

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国策,对重庆海外旅游带来积极影响;

从1993年起,重庆市成立了重庆市旅游教育培训中心,担负起对全市旅游人才的培训任务。

(2)旅游规模扩大,强化旅游管理

1996年,重庆市旅游业全面超额完成接待任务,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增长;

同年,重庆市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重庆市旅游管理条例》并于当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从此,重庆市旅游业走上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3产业化推进阶段(1997年至今)

在此阶段,重庆升格为中央直辖市,“重庆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更名为“重庆市旅游局”,重庆旅游经济迅猛发展。

(1)直辖新重庆,旅游新定位

1997年3月14日,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重庆市第一届党代会和人代会,做出了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重庆市新的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由此,重庆旅游业正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产业领域,介入全市经济社会主战场,开始了由事业管理型向产业发展型的重大转型。

(2)围绕新目标,产业大发展

“十二五”期间,重庆旅游的发展目标是: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形象鲜明、产品多元、服务一流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旅游集散地和西部旅游高地。旅游产业效益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旅游业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福祉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带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建设、对外开放的重要产业。

《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的旅游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重庆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建成以“山水之都·美丽重庆”为统领,以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条主题精品旅游线、四级目的地体系、七大国际旅游品牌为支撑,城市魅力独特、产品业态丰富、品牌形象卓著、服务功能完善、集散舒适便捷、环境安全友好、主体充满活力的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具有世界吸引力的国际知名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