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 圣才电子书
- 8152字
- 2021-06-08 15:18:38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6年燕山大学文法学院705公共行政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科目代码:705
考试科目:公共行政学
一、名词解释(共30分,其中每小题5分)
1行政立法
2行政国家
3帕金森定律
4行政救济
5行政不当
6行政监督
二、简述题(共84分,其中每小题12分)
1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渊源。
2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的区别。
3如何克服行政授权中的“逆向授权”现象。
4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5人事行政演变的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6行政执行的特点。
7公共财政政策的类型。
三、论述题(共36分,其中第1题16分,第2题20分)
1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深入推进法治行政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试述现代法治行政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2请运用行政决策相关知识,分析下列材料中该市政府的决策过程存在哪些问题?
某城市繁华地段有一个食品厂,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该市政府领导拟将其改造成一个副食品批发市场,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破产后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又方便了附近居民。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包括项目审批、征地拆迁、建筑规划设计等。不曾想,外地一开发商已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率先投资兴建了一个综合市场,而综合市场中就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副食品批发厂区,足以满足附近居民和零售商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市政府领导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继续进行副食品批发市场建设,必然亏损;如果就此停建,则前期投入将全部泡汤。在这种情况下,该市政府盲目做出决定,将该食品厂厂房所在地建成一居民小区,由开发商进行开发,但对原食品厂职工没能作出有效的赔偿,使该厂职工陷入困境,该厂职工长期上访不能解决赔偿问题,对该市的稳定造成了隐患。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30分,其中每小题5分)
1行政立法
答:行政立法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为执行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有关公共行政事务或与公共行政活动有关的事务的、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行政立法包括:①职权立法,是指政府行政机关根据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职权所进行的立法。它要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是一种执行性的立法活动。这种职权立法必须以政府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为限,不能超越。②授权立法,是指政府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或者根据国家权力机关专门决议的授权,就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项制定规范性文件,它包括国务院的授权立法、国务院所属各部委的授权立法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授权立法。
2行政国家
答:行政国家是一种国家公共行政职能现象,是一种国家公共权力现象,也是一种公共事务管理现象。行政国家是指一种现代国家公共行政职能扩展的行政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又有消极的一面,其本质和特性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行政权力的扩展和强化导致了行政国家的出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行政国家现象:①行政国家的出现,是大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生产力迅速提高所导致的结果。②与行政国家现象相伴而生的行政越权现象,是在行政权力增长过程中自身的恶性膨胀造成的。③行政权力在由“守夜警察”的消极身份转变为社会积极干预者身份的过程中,其本质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3帕金森定律
答:帕金森定律是由英国学者诺斯科特·帕金森于1957年在《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帕金森在组织机构活动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无关,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他认为,这种事实,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亦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时可利用的时间”。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十条定律:①冗员增加原理;②中间派决定;③“鸡毛蒜皮定律”;④无效率系数;⑤人事遴选庸才;⑥办公场所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成反比;⑦“鸡尾酒会公式”;⑧嫉妒症;⑨财不露白;⑩退休混乱。
4行政救济
答:行政救济与行政扶助相联系,经常表现为一定的政府计划。作为一种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方式,表现为对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等给予某种支持。但其政策目的不是为了促成发展,而是为了解决存活问题。因此,现金给付以及近似于现金给付是行政救济的主要内容。行政救济的形式主要有:①现金给付;②税收和费用减免;③兴建救济设施。行政救济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5行政不当
答:行政不当又称行政失当,是指行政行为主体所实施的不违法、但是违反合理性原则的不适当的行为。行政不当主要是不合理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造成的,从广义上讲,行政不当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违反了行政行为必须同时具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原则要求。从狭义上讲,是以合法为前提的,可视为有瑕疵的行政行为。行政不当的特征有:①以合法性为前提,是合法范围内的不当,主要表现为明显不公正;②行政不当只是发生在自由裁量行为中,而行政违法可以发生在任何行政行为中;③行政不当一般只会引起补救性行政责任,而行政违法既可以引起补救性行政责任,也可以引起惩罚性行政责任;④行政不当被确认之后,可能只部分影响其法律效力,也可能全部影响其法律效力,而行政违法被确定后,一般会影响其全部法律效力。
6行政监督
答: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了解、协助、指导或控制。在多数情况下,行政监督表现为行政上级或行政主管对下级工作状况的监督。在行政组织中,行政监督通常是建立在合法的监督权的基础之上的。行政监督的种类包括:①一般监督,指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机关协作关系而产生的监督。②职能监督,指政府各职能部门或直属机构依据法定权力,就其主管业务对下级政府对应职能部门的监督,以及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监督。③主管监督,主要指政府专设的廉政行政机关因特殊授权而对其他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④特种监督,是相对一般监督而言的,指除主管监督以外的各种普遍适用的专业性行政监督。
二、简述题(共84分,其中每小题12分)
1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渊源。
答:从理论渊源上看,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四种理论的基础上或直接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渊源包括:
(1)西方近代政治学说
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尤其是国家学说,为公共行政学提供了有关国家权力(行政权)、民权民意、政府结构、政治过程等概念和范畴,提供了传统的理论和思辨的研究方法。
(2)君主制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房学
官房学又译计臣学,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为国家(君主)管理财政、经济、行政等问题。当时政府将官房学作为候补官员的培训项目,并于1727年起设立了专门的讲座。官房学在改进行政制度、积累行政经验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为后来的行政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官房学以后逐步演变为公共财政学。
(3)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
18世纪初期,普鲁士在西方首先创立了依据考试任用官吏的制度。1713年,普鲁士规定必须经过考试竞争才能任用法官,10年后进一步明确此规定适用其他官吏。英国则在1805年设立了常任文官,1854年正式确立了常任文官制度。文官制度为公共行政学的公共人事行政的研究提供了最主要的范畴和最早的规范,因而对公共行政学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4)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兴起的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与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期产生,其最初的宗旨,是要反对和制止封建君主对资产阶级的强权的、粗暴的甚至是肆无忌惮的干涉和掠夺,后来则演变为研究行政法律关系的学问。行政法学开创了“依法行政”思想的源流,建立了“法制行政”的最初的理论规范,而这恰恰是迄今为止公共行政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行政法学直接促进了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2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的区别。
答:(1)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的含义
行政权力作为政治权力的一种,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司法权力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开展依其法定职权和一定程序,由审判的形式将相关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的专门化活动而享有的权力。
(2)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的区别
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同属于国家权力,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
①权力运行方向不同。行政权力运行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司法权力的行使则带有某种平行性,可以视作国家权力运行过程当中的平衡调节器。
②主体在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不同。行政权力的下级主体受上级的指挥与控制,司法权力的各级主体则独立行使审判权。
③权力的作用和功能不同。行政权力是要积极地去实现国家意志,而司法权力主要在于消极地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不受干扰。行政权力的作用一般是主动的,而司法权力的作用一般是被动的。
④从权力的价值原则看,司法权力追求公正,行政权力追求效率。
3如何克服行政授权中的“逆向授权”现象。
答:(1)逆向授权的含义
逆向授权,就是下属将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上交,使上级授权主体反又成为授权的客体,成为下属的牺牲品。逆向授权是行政授权的负面效应,在授权过程中必须加以克服。克服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上级授权者事先要考虑授权客体能够接受权力的能力。
(2)逆向授权的克服
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负效应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政治背景的影响,有经济发展的制约,有社会心理的约束,有文化积淀的掣肘,但更主要的还来自于行政权力作为权力自身的特性。由于行政权力自身具有膨胀特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完善行政权力的同时,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负效应。
①他律机制,是其他政治权力以及行政客体对于行政权力主体的制约,主要包括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等行政权力之外的国家权力的监控、政党政治权力的监督、舆论权力的监督、公民和公民集团的监督等多种形式。需要清楚的是,监督制约绝不等于干涉内部事务或越俎代庖,而是要通过法律制度形成一套规则体系,并形成发现违反规则和纠正违反规则的机制。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现代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实现法治行政。
②自律机制,即行政权力自身所应具备的防范措施与制度等,主要包括利益关系机制、行政责任机制和行政道德机制。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意味着,行政主体内部的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管理必须有一套健全完善的制度,行政主体必须具有明确的责任与义务并忠实履行之,公务人员必须忠诚努力、遵守纪律、执行法律、履行行政职责、服从上级指挥、尊重公民权利、关注社会未来。
4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答:行政组织体制即行政组织类型,通常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制形态。行政组织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的归属及其运用。以此为内涵,行政组织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首长制与委员制——权力归属和运用完全不同的两种体制
①首长制,又称首长负责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②委员制,又称集体制或会议制,指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2)分级制与分职制——纵横相交、相辅相成的两种体制
①分级制,又称层级制,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
②分职制,又称职能制,指横向划分部门的组织体制。
(3)分权制与集权制——行政权力的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别的两种体制
①集权制,又称独立制或完整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上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
②分权制,又称多元制或分离制,指将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
5人事行政演变的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答:人事行政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法规、制度、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人类自有国家以来,便有了人事行政。从古到今,人事行政的演变按照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
(1)以私人庇荫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资本主义建立初期)。这一时期人事行政的特点是:统治者拥有对所有官吏的生杀予夺大权,官吏都是通过统治者的恩赐取得职位,宗法观念和世袭制盛行,血缘关系是任官的主要标准之一。
(2)以政党分赃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19世纪)。这一时期人事行政的特点是:虽然法律已经确认人人皆有在政府中任职的平等权利,但盛行的却是分脏制,即在竞选中获胜的派别或政党,把政府职位当作战利品加以占有,凡在竞选中有功或与党派领袖有个人关系者,均可参与对政府官职的“分赃”。
(3)以功绩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始于19世纪后期)。这一时期人事行政的特点是:政府职位对社会开放,绝大多数官员需经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产生,人事行政中崇尚人才主义,贯彻功绩原则。各国纷纷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人事行政活动的根本准则。
6行政执行的特点。
答:行政执行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为了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行政执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主要的主体
国家行政机关一直被认为是行政执行的唯一主体。国家行政机关通过扮演掌舵者的角色,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和社会组织直接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落实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当中,形成了行政执行的多元主体格局。行政执行的主体扩大到企业、第三部门、社会团体、社区等。它们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掌舵和划桨的关系,是公共产品的安排者与公共产品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两者都受法律的约束。
(2)行政执行是目的性和手段多样性的统一
行政执行是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贯彻和落实业已形成的国家意志、国家目标、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行政执行不同于一些目标不明确的、不能事先预见的活动。行政执行的目的性很明显,没有确定的目标就谈不上行政执行的启动。但是行政执行达到目标的手段却是多样的,这导致了行政执行的多样性。
①行政执行价值的多样性。行政执行是多种价值冲突和妥协的过程,这些基本的价值包括民主、公正、权利保护、效率等,这些价值本身之间存在冲突。
②行政执行方式的多样性。行政执行的主体的多元化、执行客体的复杂性、价值的多样性导致了行政执行方式的多样性。
③行政执行结果的多样性。作为决策和评估的中间环节,相同的目标会通过不同的执行,得到不同的执行结果。同一法律、政策在不同的行政机关会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
(3)行政执行具有直接现实性
公共政策、法律和国家意志都是一种精神性的、抽象的存在,需要通过行政执行将这些精神性的、抽象的存在变为现实,这就需要行政执行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为行政执行活动过程当中,需要行政主体针对正在形成或业已形成的公共问题,调用资源,基于效率、可行、公正等价值的考量,据以时势,采用恰当的方式,改变社会现实,使得公共问题得到解决。
(4)行政执行具有灵活性和经常性
落实行政执行初始目标的过程就是不断执行的过程,也是不断调整执行主体的价值和手段的过程,也就是说,行政执行具有灵活性和经常性的特点。行政执行具有灵活性和经常性的特点的含义在于: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涉及众多利益的调整,相关利益团体必然会借助自身的力量,不断地影响执行决策和执行手段的选择。
(5)行政执行具有相对独立性
行政执行的相对独立性是由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性质和执行的特点决定的。行政执行组织活动和行政执行过程保持相对独立性,可以保证执行过程免受不必要的干扰,保证国家意志的贯彻实施。
7公共财政政策的类型。
答:公共财政政策即宏观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既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依据经济规律而确定的财政行动方针和措施,借以指导财政活动,处理各种财政关系。公共财政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按财政政策作用方式,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①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那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主要表现为税收的自动变化和政府的转移支付。
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那些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作用的政策。
(2)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通货膨胀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收入和扩大财政支出,特别是扩大投资性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③均衡性财政政策,又称平衡性财政政策,即一种保持财政平衡的政策,使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总量对比关系对社会总需求保持中性关系,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性效应。
三、论述题(共36分,其中第1题16分,第2题20分)
1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深入推进法治行政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试述现代法治行政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答:(1)法治行政的内涵
法治行政是指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遵从法律精神或规定的原则。法治行政强调适度的灵活性,偏重于动态的行政依法治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防止特定的个人凌驾法律而伤害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法治行政是依法行政原则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演进,是法治主义与灵活适应相统一的行政,是维护法律制度与推动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政,是运用法律原则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行政。
(2)法治行政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法治行政的基本法则实际上是关于行使行政权力所应当遵循的一般准则,表现的是行政权力的某些界线或行政与法律的关系。法治行政的基本法则包括:
①行政行为必须适合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即一切行政行为都不得与既定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相抵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a.在既定法律或法规有效期间,即其未被停止或废止之前,行政行为须符合其规定。
b.一切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行政命令、行政决定等都不发生效力。
c.下级行政机关不得抵触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或命令。
d.除特别法明确规定例外,行政须自动适应法律或法规规定。
②行政命令不得代替法律规定的诸事项,指由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明文规定的诸事项,不得以行政命令代替之。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变更或修改,由制定单位按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命令不能代替。
③行政裁量适合法规和适当的原则,指在法律或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方面,行政裁量也必须根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精神,符合其通则,并不得与其他法规规定相抵触。同时,行政裁量必须符合公益目的和通常事理,即适当。
④监督和矫正不法行政的原则,指通过对不法行政的监督和矫正,来保障国家和公民的利益。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以行政救济制度来保障法治行政的主旨,在不法行政行为发生的条件下,通过申诉、诉愿和行政诉讼等制度,来保障受害者的权益得到维护。
b.在国家或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监督权的运用,来保障法治行政的主旨,追究行政责任,维护宪法精神和法律制度。
2请运用行政决策相关知识,分析下列材料中该市政府的决策过程存在哪些问题?
某城市繁华地段有一个食品厂,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该市政府领导拟将其改造成一个副食品批发市场,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破产后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又方便了附近居民。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包括项目审批、征地拆迁、建筑规划设计等。不曾想,外地一开发商已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率先投资兴建了一个综合市场,而综合市场中就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副食品批发厂区,足以满足附近居民和零售商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市政府领导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继续进行副食品批发市场建设,必然亏损;如果就此停建,则前期投入将全部泡汤。在这种情况下,该市政府盲目做出决定,将该食品厂厂房所在地建成一居民小区,由开发商进行开发,但对原食品厂职工没能作出有效的赔偿,使该厂职工陷入困境,该厂职工长期上访不能解决赔偿问题,对该市的稳定造成了隐患。
答:非常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