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税收政策

4.1 复习笔记

考点一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1.税收政策目标

税收政策目标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的实施所期望达到和实现的目的,是税收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目标包括:

(1)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2)经济结构协调;

(3)经济稳定增长;

(4)收入分配公平。

2.税收政策手段

税收政策手段是为实现税收政策目标服务的,税收政策的每一项目标均需要有相应的税收政策手段才能实现。根据税收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求和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作用,可以把税收政策分为如下几类:

(1)扩张性税收政策;

(2)紧缩性税收政策;

(3)中性税收政策。

考点二 税收政策主体

1.税收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1)税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2)税收政策的重要建议者和主要策划者;

(3)税收信息的直接反馈者。

2.税收政策相关主体间的协调

(1)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关系协调

立法机构是决策主体,职能部门是执行主体,市场经济环境下,对这层关系的协调多是通过立法机构与执法机构职权的确定来解决的。

(2)中央政策主体与地方政策主体的关系协调

对中央与地方税收政策主体关系的协调主要是通过财政体制的制定来实现的。

考点三 税收政策环境

1.税收政策的制度环境

(1)税收政策通过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发生作用。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纳税人具有独立自主的决策权,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来进行宏观调控。

(2)税收政策有效发挥调节作用的制度环境还应包括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完善健全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等。

2.税收政策的法律环境

(1)税收政策要想发挥更好地作用,必须以健全的税收法规为前提,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原有的税收法规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2)税收实体法有待加强,现有的各个税种应加快正式立法的进程,以提高税制的规范化程度。

(3)加强税收处罚法建设、严格执法、加大对税务违法的处罚力度。

3.税收政策的意识环境

(1)纳税人作为税收的承担者,其纳税意识和遵从程度直接影响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

(2)我国国民的依法纳税观念比较淡薄,纳税意识不是很强。因此,税务机关应积极宣传税收法律意识,以身作则,引导纳税人主动申报、依法纳税,形成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4.税收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的协调

(1)税收政策与公债政策的协调

税收收入通常作为政府经常性支出的资金来源,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公债收入则用于建设性支出。

公债政策常常被政府作为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手段。

(2)税收政策与公共支出政策的协调

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与公共支出是一种“源”与“流”的密切相关关系。

公共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的一部分是重合的,两者必须协调运用,集中体现为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对经济总量平衡的调节上。

(3)税收政策与政府投资政策的协调

一定时期内,政府投资常常受到各方面的局限,税收政策可做出适当的倾斜,对该类投资制定各种减免税的优惠,引导社会资金的参与。

税收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为社会资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投资市场;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国家财政独自承担投资风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