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2.1 复习笔记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以及影响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对本章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历史的把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多方面联系,从而具体揭示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1)概况: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该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思想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中国古代教育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的方法论思想上。

(2)古代中国研究教育方法论观点的特点:

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

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3)古代西欧,亚里士多德及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系统的推理方法——逻辑法和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并且研究了这个程序所要遵循的方法,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概况

近代科学产生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这是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时期。代表人物是培根、笛卡儿和康德。

(2)特征

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归纳法和演绎法。

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上半叶)

(1)概况

这个时期,随着新兴科学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和教育学科的专门化、专业化的加强,教育研究方法的独立性、专门性问题开始突出。这一时期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杜威、桑代克、拉伊和梅伊曼等。

(2)特征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

构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中的基本派别——进步的与传统的、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流派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受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取得显著进展;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

(1)这一时期,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人们开始把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揭示科学的发展对教育研究方法变革的影响。

(2)受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表现出如下特征:

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

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的进一步分化和综合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促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增强,产生了系统理论等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与此同时促进了综合的思维方式的发展。

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实,破坏了科学体系原有的原则和思维前后一贯的逻辑严密性,产生了现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

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由此产生了科研课题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了协调科学研究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方法论。

(3)科学发展和方法论变革对现代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有:

在方法论方面如何处理好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教育科学的逐渐分化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重新建构,这就涉及方法论中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多元化与整体性的统一等根本问题。

系统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初步应用要求处理好系统与结构、结构与功能、系统和要素、控制和信息以及规律和预测的关系。

现代科学数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要求处理好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问题。

关于教育科学理论的形式结构分析,教育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它们的逻辑有效性的条件等。

二、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

1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研究

(1)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总是与哲学认识论相互渗透、融合为一体的,研究教育必须把教育问题放在哲学思想背景下加以考虑,才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2)不同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决定不同的方法论特点:对科学认识论基础的审查产生了种种不同的哲学思潮,这些思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范式,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两大基本阵营。

科学主义的(分析的、经验论的)实证主义观点。强调用量表进行实验,模仿自然科学,强调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现象,目的在于确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人文主义的(现象学、解释学)反实证主义观点。强调定性的、理解的、解释的方法,它是从人文科学推衍而来的,注重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

(3)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原则,要使研究方法论科学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研究

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影响表现为:

(1)在一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所建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的直接渗透、移植,并为教育研究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条件。

(2)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仅是新理论代替陈旧理论,它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也能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3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是科学探究的历程,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正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1)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对研究方法论起着决定作用:

它从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和新的理论解释是研究方法论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教育作为研究的对象,它的特点规定和制约着教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a.教育属于社会科学,对教育现象的研究具有情况复杂、偶然因素较多、不易控制、不易预测等特殊性。

b.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研究方法,具有复杂的多学科性质的特点,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水平的研究体系。

c.形成观念形态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历代教育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研究、解释的结果。

(2)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家们在他们的教育理论中蕴含着相应的方法论。每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都离不开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已有的教育理论不仅提供认识的逻辑范畴和方法,而且为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思维的准则和框架,制约着研究工作的水平和方式。

通过不同教育观点、体系间的争辩、互补、包容、深化和扩展,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同时,将形成各种不同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趋势与教育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一致的,表现为累进性演变和革命性演变的统一。教育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以累进性演进为主,即以继承某种研究传统为主,不断改善原有理论,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呈现出一定的革命性演变,即通过批判某种传统,创造新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继承,从而使研究方法论在渐进发展中呈现出阶段性。

4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相关学科是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研究的发展水平。

(1)心理学发展与教育研究密切相关。

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的基础之一,为教育理论、观点提供论证的科学依据。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相互渗透和联结,二者在课题研究上的共同性、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一致性及研究成果评价的整体性,使心理科学对教育研究发挥极大的影响作用。

(2)生理学和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关系也甚为密切。

神经系统是实现有机体内部的完整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统一的基本机构,是人类实现认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对大脑科学和思维过程方面的研究,以及遗传学、习性学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给教育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3)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研究动向及成果,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并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5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研究

(1)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对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区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教育研究方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域,教育研究风格也同样受制于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

(2)不同文化传统对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影响。

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大一统观念,重义轻利的封闭结构,注重直觉和直觉经验、缺乏理性的思维方式,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的基本精神有关。

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具有注重现实,“一”与“多”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注重理性思辨的致思途径,从而形成西方教育研究的独特性。这一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功利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多样化以及注重理性精神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