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概念题

1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答: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指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即“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完成于20世纪初。当时,电力和内燃机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之发生的巨大矛盾使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这些都促使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并逐渐使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垄断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于是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从而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

2垄断

答:垄断是指把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大部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极少数大企业,为了规定垄断价格、控制原料来源和销售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达成协议而实现同盟和联合。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其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3垄断利润

答: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而获取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一般企业通常只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上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通过垄断价格,即超过生产价格的高昂价格,来获取大大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获得垄断利润的具体途径是:通过提高生活资料的价格以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使工人的一部分必要劳动转化为垄断利润;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占有其他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其来源是其他企业工人的剩余价值和工资克扣;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获取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通过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攫取殖民地、附属国及其他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垄断价格

答: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所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销售商品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它大大高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向非垄断的中小企业购买原料、初级产品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它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如果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决定,最终形成的是一般均衡价格。在一般均衡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只能得到社会平均利润,而垄断者通过垄断价格可获取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垄断价格的形成不同于竞争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形成,而是一种人为规定的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垄断组织可以随意定价,因为垄断不可能消灭竞争规律、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产品成本和价值因素的制约。

5金融资本

答: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形成的资本。工业生产集中的高度发展和垄断的产生,推动银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形成银行垄断。银行由担任支付的简单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掌握和支配国内绝大部分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料和原料来源。银行垄断组织和工业垄断组织通过互相收买对方企业的股票和互相参加董事会等办法,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一、混合生长,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存在方式有两种: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统一的组织内实行直接的结合;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资本关系、信贷关系和其他关系方面实行紧密的联系,共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金融资本的典型存在方式是资本主义的大财团,它的特征有: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跨国银行大量涌现。金融资本产生以后,就以它巨大的经济实力来谋求在经济上的统治。随着金融资本的形成就产生了金融寡头。

6金融寡头

答: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支配大量社会资本,亲自或派遣代理人出任政府要职,以控制和利用国家机构,从而实现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它们采取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经营国家公债、进行资本输出以及推行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等办法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金融寡头的统治,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日益尖锐。

7参与制

答:参与制是指垄断资本家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的办法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它是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参与制的实现过程是: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首先控制一些巨大的企业作为母公司;然后利用母公司所拥有的资本去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控制额,把这些企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使它们成为子公司;再用同样的方式,通过子公司进一步控制更多的公司。如此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金融寡头是这个金融控制体系的主宰者,它用少量的资本就可以控制大量的企业,控制比自己原有的资本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资本。

8国际垄断同盟

答:国际垄断同盟是指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为了瓜分世界市场、确定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和原料来源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达成一定的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国际性经济联盟。国际垄断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范围的生产和资本集中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从而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又一个重要经济特征。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国际卡特尔。卡特尔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签订各种协定(如划分销售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销售价格等)所组成的垄断同盟。国际辛迪加。辛迪加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几个大企业,为了高价销售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材料,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国际托拉斯。托拉斯是指由生产同类商品或与该类商品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集团。国际康采恩。康采恩是指以一两个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把跨部门的、不同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垄断集团,居于统治地位的是作为核心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的国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职能全面增强,把社会经济生活置于自己全面控制与干预之下的资本主义,它是私人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相互融合的结果。经济危机与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这一转变过程。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本家的总代表,会广泛干预经济生活,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另一方面,垄断资本家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也需要利用国家机器来强化自己的实力。因此,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家之间会形成互相利用、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

二、思考题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

答: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如下: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

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竞争的结果总是“大鱼吃小鱼”,从而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里。

随着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广泛发展,通过发行股票把许多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巨额的资本,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一个大型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连续爆发了五次经济危机,造成了大批中小企业的破产和被大企业所吞并,推动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到大企业的手中。

“联合制”的出现也有力地促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又产生垄断的必要性。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在一个部门中形成了少数大企业,这不仅使原有的中小企业无力与之匹敌,而且使得能与之相互竞争的新企业难以产生,因此,少数大企业很自然地在本部门内居于垄断地位。

2垄断的统治是否能够消灭竞争?如何正确理解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答:(1)垄断的统治不能消灭竞争。原因是:

垄断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这一基础,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

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仍然存在着不少没有加入垄断组织的“局外企业”,在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部门内,几个大垄断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2)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可以简要地概括成:垄断产生于自由竞争,但它没有消灭竞争,并与竞争并存。因为它没有消灭竞争的基础,即商品经济,它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两者的关系具体来讲:

垄断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本质的经济特征,垄断产生于竞争。a.自由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垄断;c.当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就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a.垄断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b.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不仅存在而且在竞争内容、形式、目的、手段上都有新的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有:垄断组织内部为争夺产销份额和领导权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不同于自由竞争。

3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把握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答:(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造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并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在这五大基本经济特征中,垄断是最重要的基础,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其他特征都是由垄断产生,是垄断统治的表现与结果。

(2)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就是垄断,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由垄断统治决定的追求高额垄断利润,成为决定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帝国主义时期的一切重要社会现象都可以从垄断统治中找到其最终根源。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基础。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贯穿着一根轴线,具有共同的本质,这就是垄断。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由于经济的本质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所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内和国际所形成的垄断生产关系,就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其他各种矛盾。因为垄断的统治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而社会化的大生产却日益集中在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手中,这就使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垄断统治还产生了垄断前资本主义所没有的新的矛盾,如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等。

垄断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从而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控制着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4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哪些特点?

答: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不同于以往历次科学技术革命,其特点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

(1)规模大,涉及的领域广泛而全面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学技术革命。历史上的前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动力部门和加工部门,而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前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主要考虑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力图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多地保持和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重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推动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推动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此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点。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还是云计算,都具有扩散效应,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的交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都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了巨大影响。

(3)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许多重大的技术突破都是在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成果的前提下,受其指导而实现的。

(4)创新的重要性突出,科学研究日益社会化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智力投资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许多科研项目都必须依靠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科学研究日益社会化。由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投资大、涉及的范围广泛而复杂,许多尖端科研项目都不可能由某一个体单独完成,因而出现了许多科研生产联合体。

(5)既促进了一批新的产业群出现,又改造了许多旧的产业部门。

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新产业部门与旧产业部门日益渗透、结合,新产业部门将旧产业部门作为重要市场和依托,旧产业部门依靠新产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二者相互补充,构成了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5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影响?

答:(1)当代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力各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表现在:生产已进入自动化、信息化阶段;科学技术、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生产资料不断更新和拓展。

扩大再生产方式已越来越朝着以内涵发展型为主的方向变化。

二战以来,由于大规模采用新兴科学技术成果,传统产业的发展已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改造,新兴产业部门则侧重于运用新技术,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方式,更加明显地走向了以内涵型为主。

产业结构渐趋现代化和高级化。

二战后,科学技术进步使许多新兴行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那些为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而耗费的劳动相对越来越少,这使社会劳动日益从物质生产部门向非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即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生产日益社会化、国际化。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促使各种技术发明不断涌现,各种新产品不断问世,以致同一种类但不同规格、品种的产品在各个国家相同部门内的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起来;而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一些工序也可根据各个国家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分别配置于不同国家的协作企业中。

(2)全面认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科技进步,渗透到了生产力诸要素中。

a.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改变了传统生产部门的技术装备,同时更带动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群的出现,现代生产体系日益成为一个全盘自动化的机器大生产体系。

b.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劳动对象有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劳动对象质量、加快劳动对象生产,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对象等方面。

c.当代科学技术革命还深刻地改变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那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巨大的影响。

科学技术并非无限加速发展,它受到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进行自身的调整,受此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也会表现出调整和减速的态势,有时甚至出现生产力发展倒退的情况。科技革命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巨大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要求突破资本主义现存的生产关系,迫使垄断资产阶级不得不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暂时适应新生产力的要求,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以至发展到国际垄断,其最终的根源正是当代科技革命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巨大发展的结果。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形成的?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过程如下: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一般垄断的产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却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而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经济活动,这就必然会与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质要求不断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冲突。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战争和经济破坏逼迫各国从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别是在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根据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程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调节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这些形式中最基本的有以下四种:

(1)通过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企业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由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用高价收买或者用其他补偿办法把某些私人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由国家直接投资来兴办企业,具体分为完全国有和部分国有(即国家和私人合营)两种形式。二战后,通过国有化来建立国家所有制的浪潮涉及西欧许多国家。

(2)通过国家财政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在性质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国家财政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政权机构本身活动的需要,而现在,国家财政更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参与再生产过程的手段,是构成经济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社会福利开支、国防费用和国债利息。此外,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支出还有相当数量被用于对垄断资本家进行各种补贴,如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对困难工业部门的资助和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的补贴等等。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中,国家财政影响的范围要比国家所有制更加广泛,其所起的作用也更为重要。通过国家财政参与再生产过程是当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重要、最普遍的手段和内容。

(3)通过国家参与金融活动来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政府通过建立中央银行和一系列其他金融机构,牢牢地控制了整个国家的货币信用体系。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以影响经济发展过程。

资本主义的政府通过加强对私人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来保证货币金融的稳定。这种监督和管理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进行的。中央银行既是金融机构又是管理机构,成了整个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信贷规模等业务活动和规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管理措施,双管齐下地把全国的金融活动掌握在自己手中。

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互相促进。西方国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普遍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刺激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却引起了西方社会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爆发,例如国债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加重等。

(4)通过实行经济计划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不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具体的规划,往往只是对经济作短期或中期的预测,或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一些政策措施。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计划不是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或参考性的;计划的内容一般只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最重要的指标或比较笼统的总任务;计划的实施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和干预,而是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各种财政、金融方面的措施来影响私人企业的活动规模和方向。

8怎样正确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对经济生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对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的理解,应强调以下几点:

(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是以私人垄断为基础的。

随着垄断资本实力的加强,垄断资本必然要把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提供了客观必然性。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总资本家”,是为整个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国家并不完全服务于某个垄断财团,有时候为了整个垄断资本的利益,甚至还可能牺牲某个垄断组织的利益。因此,各大垄断集团都力图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手段,对政府施加影响,以便从政府决策中捞取更大利益。各个垄断集团往往还直接选出自己的代表进入政府,控制政权。

(2)国家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

资本主义经济是依靠市场调节来运转的,但市场机制的作用本身是有缺陷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频繁波动和资源浪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是对市场调节不可缺少的补充,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将把这两种调节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经济内在发展的客观要求。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适应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所做出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调整的。但这些调整和变革都是在资本主义范围内进行的,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因而也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些矛盾,但不能最终消灭这些矛盾。

9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满足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要

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设施等,这些都需要有长期的、巨额的投资。这些投资周期长、利润率低,私人资本往往不愿涉足其中,国家便承担起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的责任,从而保证了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和不断扩大的需要。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

国家对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进行大量投资,满足了科学技术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由于科学技术投资数量巨大、风险极高,国家不投资,私人资本往往很难承担。可以说,如果没有资产阶级国家如此巨额的科研经费支出,也就不会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如此迅速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从而为国民经济较为顺利地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政府通过各种收入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分配领域中不公平的程度;另一方面,它通过内容广泛的社会福利措施,使大多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保障。

对社会经济运行采取必要的宏观调节措施,有利于社会生产力较为平衡和迅速的发展。

国家通过各种财政金融手段参与、控制和干预经济运行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对外关系政策调整,既保持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发达国家主要凭借其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等手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掠夺和剥削,这种国际剥削是当代资本主义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支柱。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丝毫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而这些矛盾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进一步尖锐化和复杂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调节与干预,出台了各种逆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所有这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的发展,却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使失业问题常态化,从而降低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不断积累。

20世纪中叶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的推动下,大力发展以现代金融业、金融衍生产品为核心的虚拟经济,而将一部分实体经济转至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本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其结果是,美国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出现贸易赤字与国际收支赤字并存的局面。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政策。但自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逆全球化”“逆自由贸易”政策,使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不断发生,甚至使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系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国际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扩大,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的困难大大加重。

以上三点均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