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西南财经大学401经济学一考研真题及详解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答:剩余价值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按照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可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生产不发生在流通领域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为了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首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改变运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如果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那么在商品价值中,就只有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等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而没有剩余价值。但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不赚钱的买卖资本家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资本家所追求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所以,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的,即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生产领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物交换,还是非等价物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生产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一方面,只有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在流通中卖出,产品的价值才得以实现。这个时候,生产商品的剩余价值随价值的实现而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生产离不开流通过程,即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所以剩余价值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条件。因此,剩余价值的生产既不发生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2为什么说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

答: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工业生产集中的高度发展和垄断的产生,推动银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形成银行垄断。银行由担任支付的简单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掌握和支配国内绝大部分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料和原料来源。银行垄断组织和工业垄断组织通过互相收买对方企业的股票和互相参加董事会等办法,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一、混合生长,形成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统一的组织内实行直接的结合;另一种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资本关系、信贷关系和其他关系方面实行紧密的联系,共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其典型存在方式是资本主义的大财团。

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占统治地位的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所谓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进而形成垄断统治的多层宝塔,高居塔顶的就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借助“参与制”可以控制比自己的资本大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他人资本,形成巨大的资本集团,进而操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

(2)金融寡头在掌握了经济上的控制权后,又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上层建筑。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如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通过掌握政权,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或者是收买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等。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从而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其帝国主义的统治地位。

3为什么说理顺产权关系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

答:理顺产权关系是国有企业机制转换的基础性环节。要搞活国有经济,必须把改革的重心放在理顺产权关系上。理顺产权关系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具体原因为:

(1)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产权改革不到位。

国有企业改革展开多年以来,在较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国有经济的状况与实现形式。但总的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受既有利益的限制和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不重视甚至排斥产权改革,致使产权改革不到位是影响其他改革举措不到位的根本原因。

企业的活力归根到底是良好的产权关系的活力。企业制度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规定就是产权清晰。唯有产权清晰,才能从根本上切断各种不正当、不规范干预的“纽带”,并同时切断企业依赖于外部的“脐带”;也唯有产权清晰,才能产生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性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压力与动力。

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必须以形成良好的产权关系为前提。由清晰的产权关系所造成的财产所有者或实际支配者的自觉的、充分的责任,不仅从根本上筑起了内部攫取的堤防,也同时形成了抵御外部掠夺,壮大资产规模的动力。

所以,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应该是理顺产权关系。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企业的活力才能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2)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根本改变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企业制度,建立起充分体现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本质要求,有助于生产经营者充分施展活力并能实现较高效率的企业制度,即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中产权清晰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后三个方面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把产权清晰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位置。

(3)理顺产权关系是理顺政企关系的前提。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建立在非资产基础上的关系即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对企业实行的管理;建立在资产基础上的关系即政府作为企业资产的拥有者而对企业实行的管理。处理好前一种政企关系的重点主要是缩减政府管理的范围,转变管理的形式,调整管理的程序。对于后一种,理顺以资产为基础的政企关系需要区别对待:对这些国家必须投资、必须管住的领域或企业,理顺政企关系时政府选择尽量有效的形式,如委托、寻找代理人、建立专司国有资产投资运营的机构等,构建“中间层”,在弱化政府管理行为的直接性的同时,“净化”和规范政府的管理职能。对那些不宜由、不必由国家投资或单一投资的国有企业,处理政企关系的关键是实现政企分开。国家的投资应根据具体情况从这些企业全部或部分地分离出去,使其由国有企业变成非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参股的企业,并按照相应的规则实施管理。显然,无论是构建“中间层”,还是实行政资分开,都是理顺产权关系的基本内容。

(4)理顺产权关系是形成强有力的科学的管理,进而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保障。名义上属于国家,而实际上处于虚置的产权关系,难以对管理者的产生起实在的制约作用,这种模糊的产权必然使上级部门任命管理者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往往只向自己的主管部门负责,而不是对企业本身负责。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和良好的企业管理是建立在产权清晰基础上的一种派生效果,良好的产权关系本身寓含着遴选优秀管理者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搞好企业经营管理就真正从政府行为内化为企业行为,由外部压力造成的被动的不情愿的行为,变成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种强烈的自我冲动。

二、论述题(36分)

1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是怎样揭示社会化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

答:(1)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为了便于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的构成进行了划分: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从实现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联系,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与流通的核心问题。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与两大部类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就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如果社会总产出能够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所耗费的资本能够在价值上得到相应的补偿,意味着社会资本的周转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而可以重新购买生产要素,开始新一轮的再生产。否则,如果社会总产出不能或部分不能顺利销售,所耗费的资本就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价值补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

其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形态上得到补偿,而且要保证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补偿和替换。而使用价值形态的补偿和替换是社会再生产运动中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它不仅有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以及有关服务产品的总量补偿和替换问题,而且还有这些需要补偿和替换的使用价值的内部结构问题。如果社会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实物构成上与所耗费和要补偿的产生不一致,则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仍然会遇到困难。

2联系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点,谈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理论依据和对策选择。

答:(1)中国社会转型期失业现象的特点

伴随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开始进入高失业率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与此伴生的是高失业这一极难解决的负面现象。主要表现为:

失业的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强调的是失业和下岗人员“自谋职业”,过去那种把国家统一安排、截流进城民工作为解决失业的主要措施的做法已完全抛弃,用市场手段解决下岗和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的主要措施。但“单位制”的约束依然存在,下岗不表现为失业,是传统“单位制”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表现。

隐性失业问题。尽管目前国有和集体部门中大量富裕人员因效益不佳而大量下岗或失业,却依然有大量的富裕人员存在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加上没有被列入失业率统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所有制偏好”与“超预期偏好”现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就业现象:拥有大量下岗职工的企业却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而临时工主要来自农村或中小城镇,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城市中外来务工者远比下岗工人多的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所有制偏好”或“超预期偏好”,为等待有保障和高工资的工作而宁愿放弃已经出现的低工资工作机会,使许多下岗人员长时期处于失业状态。

(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理论依据

“就业优先”战略是指我国应将就业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并将它作为优先考虑和保障的目标。其实施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劳动者利益要适度优先于资本利益;降低失业率的调控政策要优先于反通货膨胀政策;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政策成本要优先于其他财政支出给予安排;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

将就业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增加经济增长中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水平,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和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从而更多地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替代和劳动积累来增加社会财富。

(3)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对策选择

宏观层次对策

宏观层次的对策是指立足于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从总体上设法控制劳动力供给数量、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或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各种措施。这方面的建议主要有:

a.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高速增长。在当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在扩大政府投资,加大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通过放松贷款管制,降低利率,创造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扩大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以创造新的就业。

b.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建立新经济部门,开拓新市场,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和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而带动总就业的增长;针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状况,在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调整城乡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就必须抓好“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切实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样做,可在伸展农民就业链的同时,还可依赖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扩大城市就业。

d.加强职业培训和介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力过剩,但许多行业尤其是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兴行业,却人才短缺。这种劳动力数量型过剩和质量型短缺,劳动者劳动技能与工作岗位不相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劳动者技术的手段解决。因此,通过加强失业和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并加强职业介绍工作,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职业介绍网络,建立健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机制,将会提高再就业的效率。

微观层次对策

微观层次的对策是指劳动者和企业为了配合失业治理而进行的行为和观念的转变。

a.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形成了“重国有、轻集体、藐视个体”,追求工作轻松、职业固定、报酬优厚、离家较近为倾向的择业观。这种不良的就业意识,造成就业无门和空岗无人的强烈反差,加剧了失业程度。为减少就业意识和就业机会不匹配所形成的“自愿失业”现象,应设法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形成与市场就业相适应的就业意识。

b.加强企业管理,减少非正常下岗。鉴于近年来职工下岗大潮中存在着大量非正常下岗的现象,即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或经营者腐败造成企业亏损倒闭而形成职工下岗的现象,应通过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措施,在强化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减少非正常下岗人员。

c.实行劳动分享制度。许多国家都提倡分享就业机会,当失业高峰来临之际,为防止社会的排他性,许多国家利用政策导向让大家分享就业机会,这是渡过失业高峰的一个短期办法。在目前我国初次就业压力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叠加”的特殊时期,一定范围内实行劳动分享政策,缩短个人工作日时间,可以相对减少劳动力供给并相对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降低失业水平。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三、简答题(18分)

在西方经济学中,总需求是短期中影响国民总产出最重要的因素。请问:

(1)总需求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减税政策会怎样影响总需求,为什么?

(3)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又会怎样影响总需求,为什么?

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其表达式可以表示为:y=c+i+g+(x-m)。

(2)减税政策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原因是: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就越大;可支配收入越低,居民的消费需求就越小。在其他经济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减税政策会导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需求增加,继而导致总需求增加。

(3)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并不会直接影响总需求,但会间接导致总需求增加。原因是:政府在公开市场买进债券,实际上是扩大货币供应量,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利率水平。投资是利率的函数,投资的大小取决于借款的预期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降低就降低了投资的成本,因此利率降低会刺激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增加也就导致了总需求增加。

四、论述题(22分)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如何实现的,为什么说它达到了最优的效率?

答:(1)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这也就是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表现为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长期均衡的条件:

LMC=SMC=MR=AR=P=LAC=SAC

行业内厂商数目的调整

在长期内,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可以获得利润,则会吸引其他新的厂商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随着新厂商的加入,行业的厂商数目增加,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市场价格会一直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相反,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的生产是亏损的,则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就会自动退出生产。随着原有厂商的退出,行业内厂商的数目就会减少,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市场价格会一直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为止。最后,由于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都处于一种既无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行业内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也就停止了,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便处于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

长期内市场的商品价格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目变化所引起的行业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单个厂商在每一个变化了的价格水平上,调整生产规模使其满足MR=LMC的均衡条件。在这样一个调整过程中,单个厂商最后必然将生产规模调整到与利润为零的长期均衡所要求的产量相适应的最优生产规模水平。

(2)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达到最优的效率。

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再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另一方面,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