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从此进入现代史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2)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3)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新政协与《共同纲领》

1.政协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新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会议参与群体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

3.会议具体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4.大会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共同纲领》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1)历史地位

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意义

它是建国初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对于巩固人民政权,加强革命法制,维护人民民主权力,以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6.新政协与旧政协的比较

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

(1)组织者不同

1946年的“旧政协”由国民党组织召开;1949年的“新政协”由共产党联合民主党派召开。

(2)历史情况不同

1946年的政协是在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历史情况下召开的,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党派为建立联合政府而召开的;1949年的政协是在共产党夺去了全国大部分地方政权,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召开的。

(3)作用不同

1946年的政协是为了讨论如何建立联合政府,是协商会议;1949年的政协是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相当于最高权力机构。

(4)会议的目的不同

1946年的会议是国民党为发动内战夺取政权做准备,拖延时间,为了达到独裁统治的目的;1949年的政协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个民主党派监督、参与、协商中国的建设。

(5)结局不同

1946年的政协由于同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1949年的政协在全国人大成立后,作为统战组织一直保持到现在。

(二)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

1.土地革命

(1)过程

时间:1950年冬,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开展。

结束:1953年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土改步骤

发动群众;

划分阶级;

没收和分配土地。

(3)土改的总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土改新特征

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国内战争基本结束。

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是这次土改和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的最显著的区别。

(5)意义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在政治上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抗美援朝

(1)背景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企图阻止我国解放台湾省。不久,又组成一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他们越过“三八线”,把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空军还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威胁我国安全。

(2)过程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军民并肩抗击美国侵略者,连续取得五次大规模战役的胜利,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朝鲜局势;

1951年7月,美国被迫同意进行停战谈判;

由于中朝军民的沉重打击,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以美军的失败而胜利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凯旋。

(3)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同时,这一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三)向社会主义过渡

1.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

1955年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2)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培养建设人才;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继续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提高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强烈愿望;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蓬勃发展。

2.三大改造

从1953年起,我国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

改造的方式

互助合作道路。

改造的过程

a.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社阶段。

b.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阶段。

c.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阶段。

改造的意义

农业合作化的实现,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a.实现了土地公有,避免了两极分化。解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小农经济的矛盾,巩固了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

b.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改善农民生活,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

改造的方针

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组织形式

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改造的结果

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影响

a.问题

手工业合作化后期,发展过快、合并过多、统一计算盈亏等不利于手工业发展,致使某些手工业产品质量下降、品种减少,过多地合并某些服务行业使人民生活不便。

b.成就

总的来说,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取得了重要经验。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的方式

采取和平改造的方式。即通过多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国家资本主义

a.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形式。

第一,初级形式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第二,高级形式是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

改造的过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可分为三个阶段:

a.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b.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四马分肥”,分配企业利润时,国家税收、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红利大体各为四分之一。

c.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评价

a.在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造成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安排、使用不很适当,使他们不能发挥所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b.在企业改组中,合并过多,统一计算盈亏单位太大,造成产品单调,经营特点丧失,质量下降;

c.服务行业、商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d.把大量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卷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e.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胜利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一个历史性胜利。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4)“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样,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制定

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了《共同纲领》,经过艰苦努力,革命和建设使用蓬勃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制定1954年宪法准备了成熟的条件。

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内容

它明确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即“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规定了政权组织形式,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平等;

确立适合当时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以及相应所负担的义务,等等。

(3)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证;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它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指明了全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二、在曲折中前进

(一)中共“八大”

1.召开背景

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克服教条主义的束缚,作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

2.正确决策

(1)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评价

(1)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

(2)八大的主要矛盾理论表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了这一理论;

(3)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较好地解决了发展规模、速度与具体国情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贡献;

(4)虽然八大路线在实际贯彻时未被真正实行,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

(1)农业的“大跃进”

“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人民日报》于1958年10月27日发表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的社论,首次吹响了农业“大跃进”的号角,要求农业在12年内实现一个伟大的跃进。

(2)工业的“大跃进”

1958年8月以后,“大跃进”的重点转向工业。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在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的目标而奋斗,把工业“大跃进”推向了高潮,全民炼钢运动迅速掀起。

(3)“大跃进”运动失败的原因

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具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企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来快速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盲目追求高速度,不遵循客观规律,破坏了经济的稳步和协调发展。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运动的发起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运动的产物,解决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195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人民公社的全民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到9月底,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

(2)“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是人民公社的集中特点。“大”是指公社规模大、经营范围大。“公”即公有化的程度高,即实行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就是将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形成“平均主义”。

这种做法远远脱离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农民思想觉悟的水平,加上“浮夸风、瞎指挥风、共产风、干部特殊化风和强迫命令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大大挫伤了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3.评价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能动性,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1.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0年)

(1)表现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严重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

(2)原因

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建设上的“左”的指导思想造成的。

2.“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主要内容

面对严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确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加强农业生产、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在城市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节省开支。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评价

改变了“大跃进”以来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等错误做法,国民经济得到初步调整。但对急于求成的“左”的指导思想还没有彻底清算。

三、“文化大革命”

(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1.过程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指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著名明史学家吴晗。这篇文章实际是一种捕风捉影的政治陷害,其真正的目的是要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北京市委和中央第一线领导。这篇错误的批判文章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从而拉开了文革的序幕。

2.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3.教训

(1)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3)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全国性的以大、中青年学生为主的群众性组织,于1966年5月下旬最早在北京出现,并首先在首都的青少年中发起了红卫兵运动。

1.“九一三”事件

1969年4月,党的九大确定林彪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九大以后,林彪集团加紧争夺权力。这种现象为毛泽东觉察。林彪集团见势不妙,就策划武装政变。毛泽东采取措施,粉碎了这场政变。林彪的阴谋败露,于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随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了。

2.“四五”运动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北京上百万群众利用清明节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悼念活动,愤怒声讨“四人帮”。“四人帮”污蔑悼念活动是“反革命”活动,决定进行镇压。4月5日,悼念群众不畏强暴,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斗争。这就是“四五运动”,也称“天安门事件”。邓小平被诬为“天安门事件”的后台,再次被打倒,由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3.粉碎“四人帮”

(1)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在1973年的党的七大上,王洪文被选为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入中央政治局。他们结成“四人帮”,形成江青反革命集团。

(2)江青反革命集团在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后,加紧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的阴谋活动。

(3)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6年10月初,“四人帮”发出了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动员令”。在此危难时刻,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断然采取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4)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挽救了党和国家的命运,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历史的转折

1.真理标准大讨论

(1)背景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内容

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文章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思想,在全党和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意义

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从“左”的错误中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这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会议召开条件

邓小平恢复了职务;

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

国内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局面;

国民经济得到初步的恢复。

(2)主要内容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决策:

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组织路线,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严肃党纪。

(3)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起点,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改革开放

1.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1)产生

1978年底到1979年初,皖东地区及合肥、芜湖等地的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把土地包给社员,效果极好。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首创包干到户,粮食成倍增产。

(2)发展

1980年底到1981年,农村改革进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发展阶段。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肯定“双包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这种形式的责任制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农村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形式。

(3)意义

改变了束缚农村农业生产力的旧体制;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发展困境;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全面的变化;广大城乡人民都得到实惠;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2.特区的设立

(1)开放地点

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2)对外开放的条件

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3)开放形式

采取来料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吸收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

(4)成果

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5)意义

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各种专门人才,发展了对外贸易;

充分发挥了辐射作用,带动了内地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邓小平从1979年开始,先后多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内容

《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首要目标。

党的十四大影响深远的决策之一就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决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主要规定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探索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全国市场体系的统一开放,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

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4)《决定》的意义

《决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下一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行动纲领。

五、新中国的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尼克松访华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之后的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六、新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二)科学技术

1.两弹一星

1960年,我国第一颗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1966年,我国第一颗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钱学森被誉为“导弹之父”。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杂交水稻

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