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复旦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

1.新闻选择

2.媒介融合

3.媒介的铺垫作用(priming)

4.时务体

5.《观察》周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观点。

2.何谓新闻职业道德,如何理解我国新闻从业者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3.大众媒介的新闻来源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

4.《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为什么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理解新闻与历史的关系?

2.何谓意见领袖,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的,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意见领袖是如何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

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出版的中央机构报刊。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

1.新闻选择

答:新闻选择是指新闻媒体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新闻选择通常表现为对稿件的选择,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二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新闻选择包括三种类型:内迫性选择。即使媒介得到的新闻都是值得发表的,在篇幅超负载的情形下,“把关人”也只能舍弃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这是一种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而进行的选择。需要性选择。新闻传播媒介要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外迫性选择。新闻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这种受外来因素的限制下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就是外迫性选择。

2.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狭义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上指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换言之,“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3.媒介的铺垫作用(priming)

答:媒介的铺垫效果又称“导引效果”,是指贝尔科维茨用来解释大众媒体的某些信息可能导致观众出现暴力行为的理论模型。1984年,艾英戈和金德的《至关重要的新闻》一书研究了电视新闻效果,并将铺垫效果作为解释议程设置发生过程的心理机制。铺垫效果原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以关联网络记忆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该模型认为记忆是由一些结点和链结组成的网络。结点表示脑海中存储的信息,而链结代表信息间联系的强度。当受到特定的刺激诱导时,外在刺激可以激活与该刺激相关联的旧有认知结构,因而能影响当前的判断。科林斯和洛夫特斯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记忆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有它的激活阈值,一旦刺激达到了这个界限,相关记忆结点就会被激活并沿着该结点的链接扩散出去。因此,铺垫理论“描述了前设情境对新信息的诠释所造成的影响”。

4.时务体

答:时务体是指中国近代史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报刊政治家在写作中形成的一种报章文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这种新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5.《观察》周刊

答:《观察》周刊是一份曾在中国影响巨大的周刊,主编是储安平,1946年9月1日创刊于上海,该刊物在1940年代成为中国自由主义识分子的最重要论坛,曾被誉为“高级言论刊物”。1948年12月24日被中华民国政府查封,共出5卷18期。《观察》是宣传“第三条道路”的代表性刊物,是当时中国进步民主运动的一面重要旗帜。《观察》的被查封,标志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悲歌啼鸣至此。标志着近代中国一些民主人士希望在中国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彻底破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观点。

答: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促进了精神文明的传播,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斗争的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不仅阐述了新闻出版自由的内涵,还将其提升到社会革命的层面,将其作为指导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之一,充分发挥了新闻出版的社会作用。

(1)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的核心视角是出版自由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的核心视角是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追求, 是他们在反对书报检查制度,争取新闻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他们一致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出版自由。”马克思在肯定出版自由的意义时,指出:“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纽带”,“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的镜子”。 

(2)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是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第三权力

马克思在早年提出过“第三个因素”的观点。他认为,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都同样需要有第三个因素,这个因素应当是政治的因素,但不是官方的因素,它是市民因素,但不直接和个别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它具有“公民的头脑和市民的胸怀”,能够理智地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在自由报刊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同样可以批评对方,此时双方不是“从属关系”,而是“权利平等”的关系,它可以不通过官方的中介,原封不动地将人民的怨愤传送到国家权力机构面前。1850年,马克思针对政府规定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有作者署名”, 再次指出,“当报刊匿名发表文章的时候,它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从“第三个因素”到“第三种权力”,马克思关于报刊地位的基本思想不但没有变化,而且还有所强化。

(3)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是一种法定自由

新闻自由是人类精神的特权,法律不应该对其进行干预。司法权应独立于行政权。新闻自由应当有明确的立法保障。“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 “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立法上的认可,它是法的表现,因为它就是自由的肯定存在”,所以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因为法律的许可和承认才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所以以法的形式来保障并体现新闻自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涉及新闻出版方面,法律用语的含糊会使得主观性得以为所欲为。新闻自由应当遵循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平等享有。平等权是宪法规范的核心价值之一。

(4)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是一种相对自由

新闻自由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这种物质条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要求。新闻自由还受到党性和阶级性的限制。政党是各阶级的政治发展和它们之间政治斗争的产物。政党作为特定阶级的代表,代表着其所属阶级的根本利益。当权者由于彼此利益的差别会产生分化,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而每个利益集团只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原则行事。因此,在新闻活动中,各政党创立兴办的报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政党斗争的烙印。在阶级性方面,统治阶级通常要限制被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这已成为铁律。书报检查制度本质上是建立在警察国家对它的官员那种虚幻而高傲的概念之上的。公众的智慧和善良意志都被看做甚至对最简单的事物也是无能为力的东西,但对于官员来说,却连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也被认为是可能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阶级,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才是实现真正新闻自由的真实条件。

2.何谓新闻职业道德,如何理解我国新闻从业者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答:(1)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是行业的自我约束与个人的自我约束的自律行为,它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闻工作范围内,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也引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新闻传媒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而引发了一系列新闻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使新闻传播业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纯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已是新闻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和当务之急。

(2)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建设高素质的新闻队伍的需要

采编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媒体质量的优劣。抓好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延伸。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对新闻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教育是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新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采写刊登的文章一定要体现主流声音和观点,要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维护大局和社会稳定。因此,新闻记者的文章不仅代表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代表党的声音,承担着社会责任。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应对当前形势和针对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国内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受西方媒体及价值观的影响,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风气,对一些编辑记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新闻纪律建设,弘扬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

3.大众媒介的新闻来源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

答:(1)大众媒介的新闻来源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不可能对每一新闻事件都亲身经历、耳闻目睹,这就要求记者寻求各种方法和途径接触新闻当事人、知情人和相关机构。我们称这些渠道为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在新闻报道的形成过程中,向大众传媒及新闻记者提供新闻信息及观点的机构和个人。

新闻来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新闻事实的见证者和提供者;新闻资源的占有者和垄断者;权威言论的发布者和代理者。

(2)新闻来源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

开启“用户为中心”时代

a.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

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大众媒介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这些内容并非全都具有公共价值,但大众媒介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地在无数的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b.大众媒介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论坛、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视频分享、问答、维基、SNS(社交网站)、微博、LBS(定位服务),甚至电子商务,都是大众媒介应用。换一个角度看,今天互联网上的应用,除了各类基于Web模式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大众媒介的属性。

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平分秋色

大众媒介的发展带来公民新闻活动的繁荣。对于公民新闻活动的认识,不能仅限于新闻发布或传播这个层面,而应该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考察,包括新闻的采集、发布、整合、传播,也应包括与之相关的评论和其他活动。大众媒介时代,公民新闻的力量必然不断上升,最终与专业媒体相抗衡。这将使得未来传媒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质的变化。

个人门户兴起、大众门户式微

RSS(聚合内容)、SNS、微博等技术为基础,每个人都可能在新媒体平台中构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门户。个人门户既是人们与外界进行双向信息交换的“窗口”,也是他们构建自己社会关系的平台,同时还是网络化生活与工作的基点。一旦这种个人门户形成,人们对于门户网站、媒体网站首页的直接访问会逐渐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新媒体传媒格局中,类似于门户网站这样绝对的“权力中心”可能会减少。换一个角度说,个人门户使每一个个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这将对现有的大众传播模式形成挑战。

a.对于用户个体来说,自己的社会关系圈子,成为了自我定制的信息源,这些信息源成为新闻信息个性化的重要保障。

b.大众媒介为信息的个性化服务提供另一种思路:人们的社会关系成为一个过滤网,将满足个人需求的信息筛选出来。

c.在这样的时代,能够提供具有公共价值的新闻与信息的媒体,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它们将在社会整合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在个人门户时代,它们需要放下身段,进入大众媒介平台,学习和掌握这个平台的传播规则,争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成为这个平台的标杆。

4.《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每期约十二三页,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装书本形式。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

(1)《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

办报人都是传教士

马礼逊,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另一位传教士米怜的帮助下,于公元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立《察世俗》。《东西洋考》的创办人是于1831年来到中国的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东西洋考》是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的,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境内出版的报刊。

两报形式相同

两报都使用雕版印刷和中国线装书样式,采用同样的封面设计;刊名也都使用“每月统计传”字样;都大量引用中国儒家内容;结构都由宗教、伦理道德、科学知识三部分构成。

宣传策略相同

附会儒学。传教士们认识到,想让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人接受自己的宣传思想,就要迎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用中国人熟悉的传统形式进行报刊宣传。米怜曾坦率地说,“对于那些对我们的主旨尚不能很好理解的人们,让中国哲学家们(即儒家)出来讲话,是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2)不同点

产生背景不同

《察世俗》在闭关锁国和严禁传教的独特历史背景下产生;

《东西洋考》创办人郭士立来华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已经非常频繁。

报刊内容不同

《察世俗》侧重对基督教教义基本原理的介绍,讲解《圣经》中的警句,并大量刊载《圣经》故事,以多种形式通俗地宣传基督教义;

《东西洋考》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言论主要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如中国人不要称外国人为“蛮夷”,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要公平、诚实,中国应学习各国的长处等。

办报宗旨不同

《察世俗》尊重读者的心理,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儒学的观点来阐述基督教义,广泛运用《四书》、《五经》中的材料宣传宗教,并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中的形式,连载文章后面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东西洋考》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刊有目录以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政治性强烈得多,郭士立本身就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对侵华事业有浓厚兴趣。

产生影响不同

《察世俗》作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其政治影响是深远的,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影响并不是根本性的。

《东西洋考》对于中国新闻事业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于业务方面,其宣传方针、内容都有变化,更注重实际,更像一份新闻刊物。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为什么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理解新闻与历史的关系。

答: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是指出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新闻是现在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历史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两个事实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真实性是两者之间的共同特性。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随意性特征,给新闻的真实性打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正在悄然改变。

(1)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这是对新闻与历史关系的传统论述

新闻是后人编写历史最可信的材料

历史的记录需要借助今天的新闻。今天准确、全面的新闻是后人分析、记录历史最翔实而可信的材料。

新闻的真实性保证了历史记录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历史与新闻的共同特性。新闻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新闻,是因为其真实、客观的特质。而正是这种特质,让治史者“秉笔直书”有了足够可信的依据。从而给后人留下真实的、可用于后人汲取经验和教训的信史。

新闻工作者采写、编辑新闻时离不开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历史知识的熟练掌握,是新闻工作者把握新闻总体真实的智力支撑。一般而言,新闻工作者必须是“杂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史、哲、政、经等无所不通。平时,就要养成尽可能多地搜集和积累知识的习惯。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写新闻也是在记录历史

新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不可能超越它所发生的时代;新闻是历史的延续,有它发生的历史渊源,而不可能凭空出现,完全消除历史的印记。

历史是静态的,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总结。新闻是动态的,是对现代发生事情的描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叙写着人类的发展史。历史本来就是由新闻逐步累积起来的。事情过后,新闻也就成了旧闻,遂等同于历史。

(2)新媒体时代,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改变

新媒体时代,大大缩短了新闻与历史的时空距离

从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演变到了上一分钟的新闻是下一分钟的历史。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让观众对新闻的接收也时时更迭,对新闻的关注度转移迅速。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真实性

a.新媒体传播的随意性和广泛性,大大增加了虚假新闻诞生与传播的可能,历史的编写,需要对新闻的真实性做出合理的判断。

b.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新闻的总体真实受到挑战。历史的书写,不能仅仅从新媒体信息中预判时代的特征,需要进一步调查与研究,方能保证总体真实。

新媒体时代,人人是新闻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新闻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模糊,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历史记录的个性化。同时,大数据赋予了大众行使自己主体地位权利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2.何谓意见领袖,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的,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意见领袖是如何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

答:意见领袖是关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在新媒体时代仍然适用。

(1)意见领袖的含义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

(2)意见领袖的特征

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3)意见领袖产生影响的过程

伊里县调查发现,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这部分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1%。研究人员将他们与一般受众作了比较,发现无论对报纸、杂志还是广播,意见领袖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

据此,研究人员对传播过程做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

“两级传播”理论对否定当时甚为流行的“子弹论”效果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传播效果研究进入“有限效果论”阶段。

(4)意见领袖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以网络意见领袖为例,根植于互联网络虚拟平台的意见领袖,既具有传统社会意见领袖的本质特征,即选择性地传播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通过提供建议和观点影响他人,又因为其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殊生存环境,而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与传统社会意见领袖一样,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是,他们所属的同一群体是存在于网络社会的虚拟群体,这些群体是基于共同兴趣而建立。共同兴趣是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产生联系的基础,也是意见领袖发挥个人影响力的前提。而同一群体的身份使意见领袖的意见和观点更具说服力,更易获得群体成员的信赖和尊重。

网络意见领袖的行为表现非常活跃

积极的网络参与行为是网民成为意见领袖的前提条件,通过积极的参与行为,网民才能扩大个人的社交范围,提高自己的曝光度。网络意见领袖都是积极的信息传播者,只是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的活跃范围有所区别。事件型意见领袖只在某个特定事件中行为活跃,而群体型意见领袖则是所属群体一段时间内的活跃分子。以网络论坛这一虚拟平台来说,成员的发帖数量和论坛级别等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其参与行为的积极程度。发帖数量会累积成该成员的积分,积分越多意味着成员的上网时间越长,参与度越高,代表着成员网络经验的丰富,这种资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在群体中的信任度。

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计算机交流消除了诸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许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这些是确定交流者个人特征及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际交流是一种基于文本的计算机中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无法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线索来确定社会身份,意见领袖在网络中的个人形象主要依靠文本等符号来塑造,个性化的文字表达成为意见领袖脱颖而出的必备条件。

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某种专长。

互联网的平权性尽管为每位参与者提供平等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但只有那些在某一方面拥有知识和专长,并在此基础上具备独到的话题分析能力,能够提供真知灼见的人才可能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这里的专长或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或是在某一特殊事件中具备独特和深刻的分析能力。在网络群体中能够引导别人的意见领袖,大多不是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近信源,而是能够给予其他人更多的思想和观点,帮助人们在凌乱的信息中抓住重点,在复杂的事件中挖掘本质。

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是依靠双方持续对某一共同内容的关注以及受影响者对自己所推崇的意见领袖及其言论的关注。受影响者对意见领袖的尊重和认可完全源自意见领袖在互联网平台的真知灼见,对其现实社会的身份和背景却所知甚少,缺乏对意见领袖的全方位的认识和印象。而另一方面,意见领袖对其支持者的具体情况也不似现实社会那般清楚。交往环境的虚拟性使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某些虚拟成分。加之虚拟群体成员与现实社会群体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因此与传统社会相比,受影响者对意见领袖的认可程度和忠诚度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出版的中央机构报刊。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央机构报刊十分活跃,主要出版了以下报刊:

(1)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以《新中华报》为中心,《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一批新报刊纷纷出版,形成了一个中共中央报刊系统。随着战争形势的改变,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新中华报》和新华社的《今日新闻》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同时将《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等刊物停刊,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办好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

(2)在国统区,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立刻成了中国抗日宣传的中心。一大批抗日救亡报刊在上海纷纷问世,如《救亡日报》、《抗战》(曾改名《抵抗》)、《文化战线》、《战时妇女》、《救亡周刊》、《战时联合旬刊》等。1937年至1938年,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的创刊,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首次在国统区公开亮相。其中,《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惟一一份大型机关报。

(3)《解放日报》的创办: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日出对开半张两个版,自9月16日出版的第124号起,扩大为日出对开一大张4个版。该报第一任社长为博古,1946年4月8日因其飞机失事遇难后由廖承志继任。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1942年杨松因病去世后先后由陆定一、余光生继任。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中共中央对创办《解放日报》极为重视,创刊的前一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创办《解放日报》的通知,对《解放日报》的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毛泽东还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撰写了发刊词。创刊后,毛泽东经常指导该报的工作,并为它撰写和修改重要的社论、评论、新闻和文章。

(4)《新华日报》的创办:《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1947在重庆被查封,在国统区坚持出版了9年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个中共中央机关报。它直接向国统区人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军队抗战的丰功伟绩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情况;声讨日寇法西斯的暴行;旗帜鲜明地支持国统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统区坚持同国民党顽固分子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