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016年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9字
- 2020-11-22 12:25:01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4.1 复习笔记
第一节 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
一、老年的界定
1.老年的年龄界定
(1)生理年龄
生理年龄是指按人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生理年龄常常是一个人日常功能发挥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和生活方式。
(2)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心理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的人格特点、情绪特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3)社会年龄
社会年龄是指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社会年龄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直接影响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
(4)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对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不同角度的年龄界定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的日历年龄判定他的功能状况,还应更全面地去看待老年人,这能帮助我们避免把头脑中的成见带到工作中。
2.老年期的划分
按照国际标准划分,我国一般把60~69周岁的人称为低龄老人,70~79周岁的人称为中龄老人,80周岁以上的人称为高龄老人。不同年龄层的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很不一样的需求,对居住环境和服务的需求也不同。
二、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人处于人生的最后一个年龄阶段,老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生理老化
一般认为,当人的各种器官达到成熟期后,会逐渐地丧失其功能,这种逐步丧失功能的现象就是老化。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意味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也喻示人体各功能器官渐渐失去自我新陈代谢的功能。
2.心理老化
心理学意义上的老化是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变化的过程。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
3.社会角色变化
角色理论认为当个体经历老化过程所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例如他们会因为退休而失去职业角色,需接纳象征晚年的新社会角色和关系,如做祖父母。这一理论认为成功的老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调整适应。
三、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求。老年人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适宜的生活照顾,并得到康复服务。
2.经济保障
在传统社会中,“反哺式”的供养方式是老年人获得经济保障的最主要途径。而在现代社会中,养老退休金、老年社会保险金等则是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后盾。老年人需要获得经济上的保障。
3.就业休闲
许多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求,也有老年人期待不再劳作,享爱晚年生活,因此丰富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的新需求。
4.社会参与
老年人需要通过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深度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来表达意愿,维护权益,发挥作用。因此,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
5.婚姻家庭
伴侣和家庭支持系统对于老年人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因有追求和维持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
6.居家安全
老年人需要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
7.身后事宜安排
老年属于人生最后一段历程和阶段,许多老人十分关心安排好身后事宜,包括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墓地的购置、后事的操办等方面。
8.一条龙照顾服务
伴随老化过程,老人的照顾需求常会变化,可能从居家照顾、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不同类型的照顾之间需要有良好的过渡与整合。
四、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1.价值观问题
社会价值观可能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崇尚成就事业、获取更高收益的能力。那些伤残的、不能工作的、不能运用先进技术和丧失青春活力的人常常被人们忽视,所以对老年人也常会有贬损的看法。
2.移情与工作倦怠问题
(1)老年社会工作会面临许多老年人的人生问题,社会工作者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晚年,对处理这些问题感到焦虑、沉重。而个人以往与老年人打交道的经历,特别是跟家中老人的交往也可能会导致对老年服务对象抱有特殊的感情,出现反移情。
(2)长期做有些服务对象的工作,如患老年痴呆症的服务对象的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
健康促进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与治疗、康复、预防疾病有关的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有关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处理酗酒和滥用药物问题、协助进行压力管理、锻炼身体方案、设计防范老年人在家中的受伤的措施、提供精神健康服务、推广预防性服务、提供跟年龄有关的疾病的信息、提供有关社会服务和后续性健康服务的咨询等。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
健康照顾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1)送餐、家庭病床、家务、探访、电话慰问等个人协助服务。
(2)出行和行动服务,包括提供手杖、轮椅和住所改造等辅助手段的提供。
(3)紧急呼叫系统安装等技术支持。
(4)信息咨询、转介、代际互助、日托、营养配餐、房屋修缮、照顾者的休息安排、入住老人院舍等服务。
二、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
1.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情感。抑郁症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就有可能导致老年人尝试自杀,以求解脱因长期悲哀和感到毫无价值带给自己的痛苦。
2.痴呆症
痴呆症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功能。
3.谵妄
谵妄类似痴呆症,但它发病突然,并且有生理方面的原因,这些生理方面的问题往往都可以逆转。谵妄也有可能导致老年人由于身体衰竭或疾病而死亡。
4.焦虑症
焦虑症的典型特点是过度忧虑,有非理性的恐惧,并抱怨身体不适,但一般来说老年人可能只有焦虑行为,而并非焦虑症。长期焦虑会让老人自闭在家中,越来越加重其与社会的隔离和情感上与他人的隔膜。
三、处理精神问题
年老过程或者年老阶段对于个人的意义并非千篇一律。要理解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重要的是理解老年人在精神上如何界定自己的现实世界。认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5个方面,需要注意:
1.珍惜当下,包括欣赏自己当下的生活,明白时间的珍贵,因而能够学习享受生活。
2.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
3.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
4.协助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与相关人员和解和宽恕他人,弥补缺憾。
5.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社会工作者需要把握这些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的精神层面,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精神上关怀老年人,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1.正式支持
(1)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
正式支持体系主要是由政府的老年工作组织机构和涉老组织机构构成。如我国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政府办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颐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社区老年中心等。
(2)主要支持内容
正式支持涉及贫困救助、生活照料、危机干预、老年人权益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依据的是老年社会保障、老年福利与服务、老年卫生、老年文化教育和体育、老年人权益保障以及老龄产业等多方面内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它为老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特别是为老年人中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保障。
2.非正式支持
(1)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
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通常分为3类:
①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养老支持;
②第二类是亲属(兄弟姐妹及远亲、姻亲等)对老年人的支持;
③第三类是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如邻居、朋友、同事、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等。
(2)主要支持内容
非正式支持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它的主要支持包括: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是社会救助的主要来源。在老年人失去社会参与的主要条件以后,非官方的社会援助可以满足老年人感情上的需要。
3.用家庭思维建立家庭支持
(1)家庭思维的定义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的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他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基本来源。
(2)家庭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②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并根据需要拓展新的技能;
③帮助老人及其家人把有冲突的需求排出先后次序;
④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4.促进老人的社会融合
众多研究表明,社会隔离对于老人有显著的危害,鼓励和动员老人保持社会接触会大大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工作者要通过为老年人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方案,制订不同年龄段的人共同参加的社区活动项目,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的融合。
五、处理老年特殊问题
1.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1)虐待老人的定义
虐待老人是指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情感或心理及经济方面对老人采取非人道的做法。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以及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要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的健康衰退。
(2)虐待老人的内容及类型
表4-2总结了老人最常见的受到恶意对待的类型、他人的恶意行为或老人自己的疏忽行为、受到各类恶意对待的症状以及与每一恶意对待类型相关的风险因素或情境。
表4-1恶意对待老人问题综合描述
(3)处理虐待老人的措施
在处理老人遭恶意虐待问题时,社会工作的主要介入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保护老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
②为不同境况中被虐待和被疏于照顾老人提供救助性服务;
③为不同境况中被虐待和被疏于照顾老人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④作政策方面的倡导和舆论方面的呼吁,改变和调整被虐待和被疏于照顾老人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丧亲问题
(1)丧亲问题的危害
协助老人面对濒临死亡和丧亲的现实是老年人社会工作一个重要的内容,这方面的工作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2)社会工作者在老人濒临死亡时要做的重要工作
①提供情感支持。协助老年人及其家人处理伴随濒临死亡而带来的多种复杂的情绪,敞开心扉,处理未了的事宜。
②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
③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帮助老人及其家人得到有关病情、备选处置方案、预留治疗指示、临终关怀和支持性服务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④做丧亲辅导。帮助老人及其家人把丧亲视为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的系列调整过程,在生活方式和态度上有所改变。老人及其家人可能也需要得到支持性服务方面的资料,帮助他们在所爱的人去世后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3.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服务主要包括:
(1)辅助医疗专业人员为老人(控制)减轻疼痛和症状的服务,包括音乐治疗、艺术治疗、宠物治疗、戏剧治疗等。按摩和做运动也常用来缓解临终者及其家庭照顾人身体上承受的压力。
(2)协助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
(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尽管照顾濒临死亡的亲人不容易,但是处理亲人离去后的哀伤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专业的协助。
4.自杀
(1)自杀评估
在评估老人的自杀风险时,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评估:
①直接线索
老人若直接说“我要了结自己”或者“有时我真想结束一切”,并不是随便说说引人关注,它是直接的线索,表明他正在考虑终止自己的生命。如果老人有这类直接表达的话,那么就要进一步筛查他的自杀倾向。包括老人是否有具体的计划和实施计划的途径,如果有的话,那么就要马上采取行动。
②间接线索
有时老人会借用一些问题看所爱的人的反应,如“没了我你会过得好些”或者“这些日子我太麻烦人了”。这些话是直接要求肯定他们的生命有价值,他们对某人来说很重要。尽管家人和社会工作者可能觉得这样的话让人恼怒,但是这是老人在绝望地呼救,要重视不能视而不见。
③行为线索
有些老人没有提供任何口头线索。他们决定了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且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这些老人常常会在行为上流露出一些倾向,这些应该被视为警示信号。这些倾向包括企图自杀或者过去自杀过、储存药物、出人意料地留遗嘱或修改遗嘱等行为。
(2)干预措施
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做显示出自杀倾向的老年人的工作时要担当先行预防者的角色,把工作聚焦在当前促使老人决定终结生命的危机上。这些干预措施包括:
①设定一个极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可能帮助老年人缓解感受到的压力。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清除眼前的危险,如储存的药物、找人在老年人艰难的时候陪着他等等。
②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为老人做简短的缅怀往事治疗,积极地跟老人在一起找出他发挥过的长处和应对问题的技巧。
③要动员起老人外部环境中的资源,如家人和朋友的力量,这些支持对老人非常重要。社会工作者积极制订行动方案,为看似无法应对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及时为老人提供社会支持,会给老人带来生存下来的希望。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老年人问题和需求评估的目的与方法
1.评估的目的
评估有4个目的:
(1)识别老人的优势和不足;
(2)识别支持和维护现有功能的方法;
(3)识别恢复丧失功能的干预措施;
(4)识别替代丧失功能的支持性措施。
2.评估方法
(1)评估内容和工具
①社会评估的内容
社会工作者最常做的是老人的基础性评估,除了收集老人社会人口特征方面的资料外,通常会评估身体健康、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安康、社会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经济状况和环境安全5个方面的状况。
②社会评估的工具
社会评估最常用的工具包括: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福尔斯坦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老年抑郁量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老年人家居安全查对表等。
(2)评估注意事项
评估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物理环境。
②平衡好老人自立与依赖他人的需要,防止老人不惜代价保持自立,让自身生活充满风险或生存、生活受到损害。
③关注最初提议做评估的人。
④注意老年人群体的异质性。
⑤尊重老年人的隐私权。
二、老年个案工作方法
1.老年个案工作的特点
老年个案工作除了一般性的方法外,在个案工作的各阶段还有些其他的要点需要关注。
(1)在接案阶段,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社会工作者要在见老人前准备好一些辅助工具,如老花镜、助听器、纸、笔等,并鼓励老人在跟自己交流的时候使用这些辅助器械,要放慢谈话的节奏,给老人时间思考、处理信息。除了语言上的交流,社会工作者也要注意观察,以便发现老人没有谈出来的问题。
(2)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
老年人的身心状况常常是老人能否参与介入行动的晴雨表。身体上的限制也是下一步制订介入计划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会影响老人的自由选择。社会工作者可能要把预估分几次来做,或者中间让老人休息一下再接着进行。
(3)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
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即便是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尽量掌控自己的事情,如果能参与到制订计划中,这样老人就会更有动力配合工作,也有助于形成自我效能感。
(4)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
老年人可能会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或者生活里有其他变故而难以落实制订好的计划。及时追踪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计划。此外,老人问题的处理常常涉及第三方或者更多方,一些老年服务对象自己可能难以做协调工作,需要社会工作者出面协助解决。
(5)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价。
评估阶段的测量工具和指标要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老年人的主观评价很重要。结案后的追踪对于开展老年人个案工作也十分重要。
2.老年个案工作的注意事项
(1)营造适宜于跟老人沟通的环境;
(2)对有沟通障碍的老人应尽量多方求证老人的问题;
(3)老人重视文化传统,特别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尊重;
(4)给老人自决权,尊重老人的选择;
(5)要有耐心,做好花较长时间处理个案的准备。
3.老年个案管理
社会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常常要充当个案管理员的角色,除了直接给老年人提供服务外,还要为老年人做资源连接工作、多学科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必要时,充当老人的代言人,倡导为其提供所需服务。
三、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1.老年小组工作的特点
尽管运用小组方法开展老年人社会工作有其优势,但是在这一人群中运用小组方法时仍有一些独特之处值得提醒。
(1)老年人与健康的儿童、青少年或年轻成人不同,他们有各种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因此在开办小组的时候就要有相应的调整。如在空间安排和使用辅助器具上要作特别的考虑。
(2)在老年人小组中,带领者可能自始至终都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小组带领者可能要投入额外的时间与小组成员建立个人关系,老人可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持续鼓励才能参加最初的小组聚会和以后的小组活动。
(3)老年人由于其身心健康状况,可能在小组中的表现比较被动,其头脑中可以都是个人问题,这使得老年人小组工作的节奏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对小组带领者来说,要学会欣赏成员点滴的进步。
2.老年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
(1)尊重自决权
最需要参加小组的老年人,可能是最不情愿加入小组的成员。社会工作者,要尊重老人的自决权。
(2)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
当老人在小组中的表现极大地干扰了小组的进程时,小组带领者可能要在两个不能兼顾的责任中做出选择,即注意平衡对整个小组负责,同时也要对身为当事人的个别老人负责。
(3)尊重保密权
以前从未参加过小组的老年人会接触到许多新奇的其他人的私人经历,对他们来说,抗拒诱惑,不跟他人讲小组中发生的事情是个挑战。所以,开办小组自始至终都必须强调保密的重要性。
(4)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
小组成员有可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会变成实施心理虐待的“暴徒”。小组带领者要适时解决小组内的冲突,或者做出解散小组的决定。小组不应为了存在下去而无视对成员的责任。
四、老年社区工作
1.老年社区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
(1)独居老人
独居老人由于缺乏近在咫尺的支持体系,所以降低其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2)高龄老人
高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常常会下降,较大比例的老人不能完全自理,他们大多数都和家庭成员一起居住。高龄老人往往有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多重服务需求。高龄老人的照顾者也常常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需要提供支持性服务。
(3)伤残老人
进入老年阶段,机体功能的下降、疾病、意外事故等成为导致老人伤残的重要因素。富于支持性的生活环境、康复服务、角色与心理的调适等会对这些老人有所助益。
(4)困难老人
这类老人包括经济贫困老人、因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而面临生活转变的老人、失独老人以及因其他问题而陷入困境的老人。他们可能需要短期与长期服务,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从危机干预到日常照料、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
2.老年社区工作方案
(1)目标
老年人社区工作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统筹安排社区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与其需求相匹配的优质服务,提高老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2)类型
老年人社区工作方案常常包括3类服务:
①居家服务
居家服务主要是为老人提供各类围绕居家生活的支持性服务,尽可能延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的时间,同时通过适当的工作安排防范各种风险,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
②社区中心服务
社区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中心内的多种服务和延伸性服务。它的优势是可以为老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老人的多种需要,同时,又能将中心的服务辐射到整个社区,使社区资源在良好整合的基础上用于整个社区的老人。
③社区老人照顾机构服务
这类服务起到了让老人在熟悉的社区接受照顾的作用,便于老人继续运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入住社区老人服务机构中还能为家庭提供缓解服务,使家庭能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得到支持,或者在长期的照顾工作中有机会暂时放下照顾责任,得到休息和调整。
(3)工作内容
老年人社区工作方案包括增进老人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各项服务的规划与传输。它要对社区老人群体的需求作出恰当的评估,为老人提供涉及生活照顾、健康教育、志愿者工作、法律援助、精神健康、出行以及各类涉老信息方面的服务等。
(4)工作原则
老年人社区工作基本的原则包括:
①采用优势视角;
②充权;
③统筹规划;
④资源连接与整合。
五、老年人社区照顾
1.老年人社区照顾的特点
(1)提供优质的社区照顾需要了解本社区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群体性的需求和个体性的需求。
(2)与微观层面的服务不同,社区照顾涉及宏观层面的需求评估。它要摸清所需特定社会服务的总量,并规划服务资源的使用。
(3)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的社区照顾方案通常都是综合性的,兼顾社区中不同状况的老年人的需要。除了照顾方案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外,社区照顾方案的设计需要有明确的介入目的、介入对象、介入内容、预期介入效果、工作成效的评估方法等。
2.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
(1)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
咨询与转介、志愿者服务、代际融合、老年教育、老年休闲娱乐、老年就业、收入保障、营养与餐饮、健康照顾与生活安康、心理健康、出行、住房、个案管理、居家照顾、照顾人支持等。
(2)服务方案落实的多方参与
①在社区照顾中,社会工作者不再扮演单一的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是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提供服务。
②对于方案的绩效评估要力求多方参与,包括服务提供方的自评、服务接受者的他评、外请第三方的评估等。既要有客观指标,也要有主观指标。
六、老年人机构照顾
社会工作者在机构照顾中的主要工作有:做需求评估;入住引导;协助入住者及其家庭运用社区资源解决入住机构带来的经济、法律、精神健康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制订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协调各项社会服务方案;落实社会支持;个案管理;转介等。
1.养老机构的类型
(1)养老机构的类型的界定
养老机构的类型通常按照老年人生活需要协助的程度来区分,从不需要任何协助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机构,直到需要24小时监护的老年人的服务机构。临终关怀机构大部分都是需要深度护理的老人的服务机构。在所有老年人服务中,机构照顾往往是老年人最后选择的服务方式。
(2)养老机构的责任与任务
①接收入院、实施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
②提供接案服务、制订出院方案;
③提供信息和转介服务、帮助入住老人调整适应环境;
④帮助入住老人建立自己的组织并开展活动等。
2.接受养老机构照顾的老年人的生活特点
接受机构照顾的老年人生活可能会有以下特点:
(1)社会交往固定化,日常生活程序化。
(2)生活常由他人陪伴,个人自主空间减少。
(3)个人物品和个人隐私受限,常要与他人同住。
(4)与机构外的人接触常受限,丧失通常在院外扮演的角色和与院外人员的交往。
(5)常需依赖工作人员来得到身体照顾和情绪支持。
(6)因为缺少隐私和在机构中社会关系有限,因而可能会在他人面前掩饰自己对一些事情的想法和感受。
(7)可能会退出一些活动或远离一些场合,以适应养老机构和机构中的社会关系。
(8)可能会有意向工作人员挑衅,或不与他们合作以适应养老机构中的社会关系。
(9)可能在适应养老机构的环境后,失去返回社区,适应社区生活的信心。
3.社会工作者在机构照顾中扮演的角色
表4-2养老机构照顾阶段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