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9508字
- 2020-12-01 18:11:13
1.2 核心讲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1)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来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自身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上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总称,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它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①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辩证法中的一些合理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客观实在性,人与自然统一的唯物主义观念。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把辩证法建立在了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进而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有价值的成果,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③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不等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①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②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马克思主义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创立的,也是根植于社会经济实践之中的。
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还包括了后人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时代发展变化,对新的实际进行总结所揭示的普遍真理。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映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论,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与时代发展、新的实际的结合,是实践之树的奇葩,是进行实践探索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目前一个达成共识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总称”。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1)真理性维度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唯物主义的立场,它以客观性(物质)为出发点,即站在客观世界自身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以此与一切唯心主义的哲学立场相区别。
(2)价值性维度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立场,就是最大多数人的立场,就是全人类的立场。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1)世界统一于物质
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我们的精神世界,它们都存在着客观规律。
(2)世界是以辩证的方式存在
即世界是相互联系、永恒发展着的世界。
(3)人的认识是一种能动反映
没有被反映的对象就没有反映,也就没有认识。但是认识主体有什么样的反映,获得或者形成什么样的认识,则与认识主体的认知能力和实践价值取向紧密相关。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4)生产劳动(社会实践)
整个人类社会归根到底是生产劳动的历史,是劳动创造了人及人类社会。因此,在当下的生产劳动发展史中隐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
(5)群众史观
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英雄人物是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作用最终要通过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体现出来。
(6)社会进步论和人类解放论
①社会进步: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在人民群众创造性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②人类解放:社会进步的历史,也是人自身从自然的束缚下、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束缚下、从不健全的精神状态下逐步解放的过程。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就是指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上所获得的或形成的基本观点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法。
(2)辩证分析的方法。
(3)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坚持和发展真理的方法。
(4)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以经济为社会的基础、从经济的角度入手来分析人类社会的方法。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整体性主要表现在:
(1)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规律性的整体反映。
(2)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等不同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的整体研究。
2.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
时代性主要体现在:
(1)要在理解时代内涵、把握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时代前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论形态。因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具体国情结合起来。
3.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为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具有的这种实践性特征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也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还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性决定的。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科学的体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括突出了理论称谓的本源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括体现了理论逻辑的科学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括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开放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括体现了理论表述的简明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贯穿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
邓小平理论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
做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了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现实,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问题上
邓小平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
邓小平理论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
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
邓小平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
邓小平理论提出“三步走”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
邓小平理论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
(9)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
邓小平理论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10)要点体现在:
①一个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一个基石,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一个本质,即社会主义本质;
④一个主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⑤一个核心,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也就是党的基本路线。
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1)我们党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等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2)我们党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等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3)我们党始终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等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3.科学发展观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实践规律、满足人民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1.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地、典型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深刻地反映了近30年来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2.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具有实践性的本质特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体现着实践性的本质特征,都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结晶。
3.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
开放性体现:
(1)它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又积极吸纳当今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
(2)它既不断总结国内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又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成功的发展模式;
(3)它既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又注重采纳思想理论界的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开放性地发展。
三、青少年心理学
(一)青少年期的含义与年龄界定
1.青少年期的含义
青少年期是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的身心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童年走向成年的一个过渡时期。
2.青少年期的年龄界定
(1)教育学界
一般按年级来划分,把初中阶段划为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把高中阶段划为青年初期(14、15岁到17、18岁),把大学阶段划为青年中晚期(17、18岁到22、23岁);
(2)人口学界
以人在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正态曲线分布为基础,把15~25岁确定为青少年;法律学界以能否自己承担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标准,把18岁作为划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界限;
(3)心理学界
根据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一般把青少年界定为13~22岁之间。
(二)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变化
1.青少年期的三大生理变化:
(1)性机能发育成熟
(2)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3)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青少年期的心理变化
(1)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①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②情感丰富却易冲动
③性意识的觉醒和发
(2)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
①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
②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
③性生理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三)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1.思维概括能力增强,更善于思考抽象的问题。
2.思维不受现实事物的限制,可以运用假设进行思维。
3.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
(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一般标准
①认识正常
a.智力正常
b.认识活动过程正常
②情绪稳定乐观
③意志品质健全
④行为表现正常
⑤人际关系和谐
⑥人格独立完整
⑦自我意识正确
(2)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②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③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④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⑤保持健全的人格;
⑥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⑦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⑧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⑨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2.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由于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更容易引发心理冲突,产生心理问题,加之受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社会竞争激烈以及独生子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心理异常现象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状况令人担忧。
四、伦理学
(一)伦理学的含义
1.什么是伦理学
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关于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什么是道德
(1)内涵:指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特点
①历史性
②阶级性或集团性
③规范性
④渗透性
⑤稳定性
⑥自律性
(二)基本道德规范及基本道德领域
1.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自觉地懂法、守法、用法和护法;
(2)“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做到文明礼貌、诚实守信;
(3)“团结友善”,强调公民应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与人为善;
(4)“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勤俭节约、积极进取、自立自强;
(5)“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服务社会。
2.基本道德领域
(1)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指职业生活之外的公共场所展开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涉及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涉及交往主体与公共设施之间的关系。
(2)职业生活领域
指工作场景中的各种交往活动,不仅涉及人(主体)与工作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主体)与人(主体)之间的关系。
(3)婚姻家庭生活领域
指私生活领域,主要涉及两性关系和代际关系。
(三)社会公德
1.社会公德的含义
(1)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或“公共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①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尊重他人;
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
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环境。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2)相互尊重,助人为乐
(3)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社会公益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维持公共秩序
3.社会公德的特征
(1)基础性
(2)广泛性
(3)继承性
(4)发展性
(四)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含义
(1)广义: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2)狭义: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应遵循的具有一定职业特征和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3.职业道德的特征
(1)多样性
(2)具体性
(五)家庭美德
1.家庭美德的含义
家庭美德,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正确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
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团结
3.家庭美德的特征
(1)家庭美德的内容具有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2)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基础
(3)早期的启蒙教育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
(4)终身塑造
(5)爱融于情、理、行
(6)言传身教
五、法学
(一)法的基本理论
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法”,笼统地讲,乃是指国家的法律。
1.法的特征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的内容规定了人们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2.法的本质
(1)从主观方面看,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从客观方面看,法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综上所述,法的本质就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主观意志性和客观社会性的统一。
3.法的作用
(1)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社会规范自身所具有的、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性能。
主要内容表现为:
①指引作用,即法通过确定权利与义务以及特定行为的法律后果而成为人们作为或不作为的理由。
②评价作用,即法能够为人们判断他人行为的正误提供普遍的准则或尺度,从而衡量国家对他人的行为是否加以保护。
③预测作用,即由于法的存在,人们有可能预见到国家机关对某种行为持什么态度,可以事先估计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会带来何种法律效果。
④强制作用,即通过制裁与惩罚违法行为,使受到违法行为损害的人得到应有的补偿,并由此增强人们的安全感。
⑤教育作用,即法的实施对社会上正企图违法的人是一种警告,而对一般人今后的合法行为则是一种示范。
(2)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或政治目的而对一定的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
主要内容表现为:
①法的经济作用;
②法的政治作用;
③法的文化作用;
④法的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总结法的特征、本质和作用的论述,我们可以给法作如下概括: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秩序。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两个部分。
3.民商法
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指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以及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1.法律制定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2.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3.法律执行
(1)广义: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2)狭义: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4.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是我国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全体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要督促和支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依法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追究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
4.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为防止权力的滥用与腐败,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5.培育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继承人类优秀法律文化成果,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的新型法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