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艺术意境【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研】

答:艺术意境指抒情性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物我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一种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艺术意境具有间接抒情和蕴含哲理两个具体特征,在音乐与美术作品中,能够引发欣赏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艺术直觉【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研】

答:“艺术直觉”特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也有说法是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指人的审美功能。艺术直觉有迹可寻,是理性的感性化显现,属于感性直观。

3.想象【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景的过程。而艺术鉴赏的想象必须在艺术创作想象的基础上进行。鉴赏主体的想象必须以艺术作品为依据,只能在作品规定的范围和情境中驰骋想象。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别林斯基则把想象看作是形象思维的中心。

4.贡布里希【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贡布里希是英国美学和艺术史家,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别人物。贡布里希著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贡布里希的书中高度评价了阿拉伯建筑装饰艺术,特别提到了阿尔汉布宫的精湛、华美装饰。《秩序感》图版引用了凯尔特人的一面青铜镜子凯尔特装饰技法与几何学有很大关系,在操作中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贡布里希在论述对称与对称破裂,秩序与混沌,装饰与朴素等对立性质对于艺术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两极之间的张力。贡布里希在书中不少篇幅谈到艺术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5.艺术流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有意或无意中形成的艺术派别。它的形成一般有如下三种方式:

(1)有组织、有纲领、有创作实践,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如20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的未来派。

(2)以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为核心,围绕着一批艺术家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艺术流派。这类艺术流派的形成,往往因一个或几个有成就、有威望的著名艺术家提出某种艺术主张引起其艺友、学生、后辈的赞赏和推崇,并在创作中有意学习模仿,形成一种比较相近的风格特色。

(3)由于艺术风格相似而被后人归结在一起的艺术流派。这种流派往往没有固定的组织和共同的纲领,甚至没有确定的成员,主要是其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作品风貌上给人较多近似的感觉和印象,人们(大多是后人)就把它们归为一种类型、一个流派。

6.意境【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意境指抒情性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物我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一种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意境具有间接抒情和蕴含哲理两个具体特征,在音乐与美术作品中,能够引发欣赏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7.审美意象【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审美意象是指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在艺术家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的意象。“意象”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之一,“意”是指主观的情思,“象”是指客观的物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思的融合。“审美意象”是指“意象”既体现了主体的审美意识,又体现了客体的审美特征,是主体审美意识和客体审美特征的统一。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艺术需要以情动人?【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情感性是艺术的审美特征。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

(1)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在:

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时的变形作用

a.情感使艺术家观察到的是变了形的物象,情感使艺术形象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有所改变。

b.作家为了真实的表达感情的需要,可以对外在形象进行虚构、夸张处理。如《三国演义》在历史的基础上以“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完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全非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使读者看到了一幅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中的动力作用

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因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例如,一九九九年五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出动了数千架飞机对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南斯拉夫进行狂轰滥炸,并且丧心病狂地袭击、炸毁了我国驻南大使馆。这激起了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义愤,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在当天仅用三个多小时就创作完成了一幅巨型壁画《格尔尼卡——1999年5月7日午夜》,其中饱含着创作者的眼泪、激情和愤怒,饱含着中国青年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其视觉冲击力、精神震撼力和正义感召力在美国驻华使馆前的示威中充分显示了出来。

情感在艺术欣赏中产生的美感作用

如高尔基曾谈到他幼时读一部小说时的心情:“我记得,我读福楼拜的《朴素的心》,是在一个圣灵降临节。傍晚,我爬到杂物间的屋顶上念这本书,因为要躲开那些热闹节日的人们。我完全被这小说迷住了,简直变成了聋子、瞎子。……为什么能够使我兴奋到这个田地,我实在难以理会。这里一定藏着不可思议的魔术,有好多次,我想在字里行间找出魔术的秘密,很机械地,像野蛮人所做的一样——我并不是故意夸张——把书面向太阳映照着望。”高尔基所说的“不可思议的魔术”即指美感或审美情感。正是这种审美情感,使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完全迷恋,而感到非常兴奋、满足、陶醉。

(2)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在:

情感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之一

艺术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中,无不渗透着和凝聚着创作主体真挚的情感。在整个审美认识、审美创造以至审美欣赏的过程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因素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

情感是区分艺术形象和非艺术形象的界限之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凝聚着创作主体浓烈的情感。

2.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艺术和道德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艺术折射着伦理的光辉,而道德也影响着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之美与伦理之美是相通相连的。

(1)联系

艺术反映道德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在它所处的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道德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必然要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关系。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渗透着一定社会条件下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艺术活动也不例外。

艺术影响道德

艺术的生动、形象和能给予人以深刻印象等特征,使得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具有道德教育作用。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价值存在于它的道德目的之中,优秀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道德善的一面,人们可以从中吸取道德的善的训诫。

道德作用于艺术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在它所处的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道德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必然会产生影响。

(2)区别

艺术是感性的,道德是理性的。

艺术是个性的,道德是共性的。

艺术表达具有内在性,道德影响则是外部性的。

3.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1)审美娱乐功能

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使人们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等给欣赏者以自由的快乐和身心的愉悦。

(2)审美认知功能

是指艺术作品里通过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或真实体验的抒发,使人们可以从中了解一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文习俗以及政治、经济、历史、道德等各个方面的状况,从而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加深对于社会和历史的某些本质规律的认识。

(3)审美教育功能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简述艺术灵感。【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1)灵感内涵

艺术灵感是指艺术创作阶段,艺术家的大脑在受到某个外界刺激后,大脑皮层高度兴奋的一种高级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机能,激发起了艺术家头脑中的早已生成的各种艺术形象,有一种无限思绪喷涌而出,想一吐为快的感觉。

(2)灵感特点

突发性、易逝性。艺术灵感的形成是非自然的、偶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来得快去得也快。当艺术家认为思绪堵塞而打算停罢时,创作的思绪又如泉涌般源源不绝。若不及时捕捉,就会从此消失。

超常性。从精神状况来看,艺术家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其想象力极度敏捷仿佛进入到一种超常的迷狂状态。艺术家的各种知识、记忆,思想片段被集中而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创作经验、技巧和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独创性。灵感思维的运动往往打破常规思维的格局,具有一种特殊的发现功能和表现功能,使艺术家在创作上能获得许多奇妙不凡的构思,最终结晶为新颖独创的艺术作品。

5.为什么艺术作品能积极能动地反映生活?

答: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积极能动的反映生活,原因在于:

(1)艺术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

艺术家的创作动因,来源于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体验。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往往与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

(2)艺术家在创作中有选择地反映生活。

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积极性,还表现在艺术家创作时,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愿望、理想去剪裁、重组自然和社会的样态、秩序,使之成为较之生活本身更有情趣、更有意蕴的艺术画面。艺术家有选择地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作品只反映生活的一角,却寄寓着艺术家深刻、丰厚的社会理想。

(3)不同艺术家对同一对象的理解和创作存在差异。

艺术家用独特的加工改造的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切都是经过艺术家加工改造过的生活。不同的艺术家根据同一客观对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作品,这源自于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经验,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4)艺术作品对生活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艺术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艺术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社会生活对艺术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第二位的。艺术的反作用取决于社会生活的状况,当社会生活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艺术的反作用不那么清晰可见;当社会处在激烈动荡阶段,艺术的反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6.简述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答:艺术情感是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为:

(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感情。

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分为追求自由的情感和扼杀自由的情感两类。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

艺术情感既包含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又包含个人的独特的情感。

(3)艺术情感是人们再度体验到的情感。

理解情感是一个过程,人们要用冷静的理智去理解情感。

(4)艺术情感是与思想融合而为一的情感。

认识与隋感不可分割,思想支配和制约情感。艺术中情感与思想总是融合为一,不可分离。

(5)艺术情感是超功利的审美情感。

超功利的审美情感是不满足实际需要的情感,它是艺术表现的情感。

(6)艺术情感是不可言传的情感

7.比较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答:“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1)“典型”与“意境”的相同点

二者同属于美学范畴;

二者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在被欣赏接受时,典型与意境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2)“典型”与“意境”的区别

二者含义不同

a.“典型”的含义

“典型”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是高度完满的统一。

b.“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并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意”侧重于艺术家情志、理想的主观创造,是情与理的结合;“境”侧重于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是形与神的统一。

二者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点不同

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诸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艺术意蕴。【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研】

答:(1)艺术意蕴内涵

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2)艺术意蕴特点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深层面,是艺术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深度感悟,它往往透视出人性的深层内涵、社会的深刻本质,极富哲理性,更具形而上意味。

艺术意蕴深深地隐含在艺术形象的表层意义之下,潜藏于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关系之中。意蕴的表现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其深浅和隐显的程度有很大差别。

“意蕴”有的包含在形象之中,只需细细品味便可逐渐领悟。一般说,视觉艺术多属此类。

“意蕴”有时常常隐藏在艺术形象的背后,通过一些象征、暗示、隐喻、联想、变形等曲折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这类意蕴大多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多义性、朦胧性,需联系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方能领悟。

在某些“意蕴”比较抽象、笼统的艺术中,意蕴的领悟更显得自由灵活,无所定向,它们同欣赏者的主观因素关系更加密切。像无标题音乐、现代派绘画、情绪性舞蹈、象征性建筑等。

(3)艺术意蕴解读

艺术意蕴的独特内涵使得它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面对一部艺术作品,人们可以从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时代、人性、时空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解释,见仁见智。而且这种解说只是向其靠近,难以清楚地言说,确实也是难以尽说的。

2.优秀艺术作品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真善美的统一,试联系当代艺术创作现状讨论真善美的结合情况。【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1)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统一

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形象和生动的形式;离不开创造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离不开创造艺术典型。而创造了艺术典型的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真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善,即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真、善、美的统一。

“真”

a.内涵

“真”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文艺上的“真”首先是符合历史的真,即文艺形象的真实性。它具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物理真实、事理真实和情理真实。这三个规定性都由细节真实和本质真实构成。其中情理真实最关键。

b.符合历史的“真”

第一,再现型文艺的“真”

在再现型文艺中,不仅要求文艺作品要符合所反映客体对象的表层形象尺度,具有细节的真实性,而且强调要真实地反映客体对象的内在本质,达到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表现出历史的必然性。文艺的真实要以生活的真实为依据,要通过对现实大量客体对象的典型概括、集中, 在高于个别事物真实的高度上,塑造出鲜明生动和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

第二,写意性文艺的“真”

写意型文艺符合人们心理活动的情理真实,能够真实地再现人的主观世界,从而引起共鸣。

c.情感的真实性

“真”指作家的真情实感,即情感的真实性。古今中外的文艺家在强调真实地反映外部世界时,都十分强调抒发作家的真实感情。如由吴入晋的李密的《陈情表》以情感人、千古传诵。明代的李梦阳针对文人无病呻吟的弊病,发出了“真诗乃在民间”的慨叹。鲁迅先生在要求“全部作品中的真实生活””的同时,要求它们有“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热情”,要求作家要有强烈的爱憎感情。因此,艺术家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是文艺作品基本的要素之一。

“善”

a.内涵

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本质力量的肯定性实现,是现实对主体所具有的功利性性质。在文艺上体现为主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评价、态度和理想,即主观的倾向性。它是文艺的内在尺度。

b.内容

第一,政治标准

政治标准是社会主义文艺应坚持的首要标准。在我国,文艺只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不能为其他人、其他阶级服务。这是由文艺自身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标准既有其一贯的基本原则,也有不同时期的特定内容。在现阶段,文艺工作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道德标准

道德标准是狭义的“善”的尺度。文艺作品在表现生活、干预生活的同时,总要显示出作家特有的道德观。道德标准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标准,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和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道德观和个人主义习气,营造健康、文明、高尚的社会新风尚。

“美”

文艺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审美形态。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的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塑造,充实丰富创造主体。在文艺作品中,不论是社会形态的美,还是自然形态的美,都能得到比普通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的体现。

(2)倡导文艺“真善美”的统一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已经影响到一切人、一切生活领域。作为以人为中心,产生于社会实践中情感——心理平衡需要的文学艺术自然也不例外。文艺商品化给文艺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从总体上极大地解放了文艺生产力,文艺思潮日趋多元化,文艺作品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则使文艺在某种程度上蜕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进而边缘化、娱乐化。不少作品为迎合市场的猎艳审丑需要,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格调低下,矫情夸张,内容庸俗,创作手法粗糙,对文艺和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因此,提倡坚持文艺的真善美品格极为必要,且刻不容缓。

3.结合实际,谈谈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金字塔、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这些典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它们所具有的文化标识作用和凝聚、向心作用在这里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揭示。也就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这种外表,人们倾向于把公共艺术看作是人类的某种共同的趣味,热衷的是找寻它们普遍的形式法则、造型规律和风格继承演进的历史。公共艺术领域也是如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公共艺术中的那些“共同的趣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个人的意志是怎样转化为一种普遍的习惯的?

(1)公共艺术何以成为可能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东征在外,丞相萧何主持建造未央宫,刘邦回来看见宫阙的规模,责备萧何宫室无度,萧何回复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听到这种解释,刘邦这才转怒为喜。在王权时代,公共艺术的辉煌壮丽和宏大巨制是以帝王的意志为转移的,让人看什么,不看什么,表面上是趣味,实质上是权力。封建王权的时代,时尚和趣味是依靠王权来发布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环肥燕瘦,娥眉金莲莫不是帝王的喜好。

谁在替我们作出决定,喜欢或选择这种样式而不是那种样式?当我们拥有这些共同趣味的时候,哪些是强迫的,被给定的,哪些是我们真正喜欢的?谁拥有权力和实施权力?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观点指出了其关键所在,正如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说的那样,任何占时代统治地位的思想都只能是统治者的思想。

(2)神权背后的权力主宰公共艺术的存亡

神权,也是过去决定公共艺术的一种重要权力。中外艺术史上的宗教建筑、宗教雕塑何以崇高伟岸、震慑人心,它们的背后是神权的作用,信仰的作用。看起来,宗教性公共艺术的建造的热情是普遍的,然而,它们仍然发自一个权力的顶端。公元1144年,法国建造著名的沙特尔教堂的时候,一座座高塔像变魔术似的由平地而起,虔诚的信徒用马车载来石块,并拖到教堂的雕石场去,

这种热情传遍法国,男男女女肩负工人需要的酒、油、粮食,由全国各地而来,其中也有贵族,同其他人一样拉车,整个情况非常有秩序,而且是绝对的安静,所有的心都团结在一起,每个人都原谅了他的敌人,走入教堂内部后,更容易体会那种全然无私的奉献。调动和决定这种公众的奉献精神的力量,也只能源自于唯一性的、绝对的宗教权力。

(3)现代公共艺术下是否仍存在权力问题

公共艺术权力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现代的市民社会,个人的权力得到了尊重,以个人的存在为前提上的公共艺术出现了,是否就会更有利于公民形成“共识”,发展公共艺术呢?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社会的文化秩序和制度仍然是可以被操纵的。例如,当个人的自由和财产得以充分保障的时候,金钱同样可以成为一种巨大的权力,拥有更多财富的人们可以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来决定和推出某种“公共艺术”的样式和趣味。

这种权力的行使无疑是对于弱势的社会集团的剥夺。当拥有金钱的人,在公共空间置放让人惨不忍睹的“公共艺术”的时候,我们能感到金钱向权力的转换。重要的还有,随着现代社会的分化,古代一体化的文化秩序已成为过去,现代知识和个人趣味的选择越来越呈现多元化,文化上的共识越来越难达成,如何让公共艺术真正体现公众的愿望和意志?这个问题实际上越来越尖锐。

公共艺术问题最重要的症结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上,从古到今,公共艺术的问题都不是所谓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水准高低、普及和提高的问题,根本上说,它是一部分拥有权力的人,对于广大人群的一种给定、一种赋予、一种灌输;是一部分社会精英秉承权力意志,制造了趣味,强行退出趣味,这种趣味被公众所接受的过程。

4.结合艺术实例,谈谈你对艺术创造中“胸有成竹”观点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胸有成竹表面上看只是在解决绘画创作中意象构想与笔墨表现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则包蕴了多方面的理论思考,从根本上划清了文人画家与“画工”之间的界线。

(1)胸有成竹-----心物契合。

胸有成竹,肯定了绘画创作中心与物的契合交融,画家与竹,在审美意义上的交融是画竹的艺术前提。所谓“得成竹于胸中”正是对这一艺术前提的形象表述。一方面作为外物之“竹”摆脱了纯客观状态进入画家“胸中”化为了画家生命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画家也不再处于封闭的主观状态而是敞开心扉将竹纳入了自我的胸怀。得成竹于胸中,所实现的心物交融既不意味着物对心的湮没也不意味着心对物的占有而是一种自然的契合,是“化”。

(2)胸有成竹----意象也。

胸有成竹突出了绘画创作中意象孕育生成的重要意义。“成竹”之“成”含有完成和定型之意。此处所要求的完成和定型,还不是就最终呈现的绘画形象,而是就画家头脑中构思的艺术意象而言的心与物交融后向艺术的转化,正以艺术意象的诞生为标志。苏轼所言的“成竹”就是指画家基本构思定型但尚有待于以笔墨加以表现的艺术意象。“成竹”之“成”包括了完整和浑然一体的意思,而胸中之竹,本身即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形态和连续的生命轨迹。

(3)胸有成竹与胸中无竹并不矛盾。

苏轼讲胸有成竹,郑板桥却讲胸无成竹,似有故作惊人之语的嫌疑,然而深入辨析之后则不难发现,郑板桥并非在做单纯的翻案文章。在对绘画创作艺术状态的把握和揭示方面他既延伸了文人画理论的传统,又确有独到推进的做法,文人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郑板桥并未完全抛弃或者背离胸有成竹的基本思路,他是肯定绘画创作在笔墨表现之前要进行孕育意象的艺术的构思的。也就是说他肯定画竹之前须胸中有竹,艺术意象的构思成熟固然重要,但终究不是绘画创作的完成,一般的情形是画家最后落实于笔墨的绘画形象与构思阶段生成的艺术意象之间总会存在着或显著或细微的差异。

5.“艺术批评”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艺术批评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艺术批评是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和艺术鉴赏同属于艺术接受的一部分。艺术批评指的是一种对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科学活动。它的对象有各种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接受者的艺术鉴赏、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其中最基本的是艺术作品。艺术批评的作用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对艺术作品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艺术意蕴,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以充分释放。从而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为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的作品,评论新的作家,发现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

(2)对艺术创作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的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使艺术创作更加成熟,更具有社会影响力。例如曹雪芹《红楼梦》的写作过程中,正是边听取意见边修改提高,“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尤其是脂砚斋的评点更为其增色不少。再如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对果戈里的作用,其鼓舞了果戈里坚定地沿着现实主义道路继续前行,又相继写出了《钦差大臣》、《死魂灵》等现实主义杰作。由此可见艺术批评是促进艺术创作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方式。

(3)对艺术鉴赏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艺术鉴赏是一方个人的审美天地。艺术批评能够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开掘出来。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以为接受者的鉴赏活动带来宝贵的启示和实际帮助。就以于丹说《论语》、易中天品三国为例,我们就能看出艺术批评之于接受者接受者的引导和积极作用,借助当下的传播媒介,他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新闻乐见的方式去解读,从而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是艺术批评在社会的导向作用,恰当正确的艺术批评,能使人们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发掘艺术作品的内蕴,从而给接受者以启示。

(4)对艺术理论研究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也要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也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例如“野兽派”、“印象派”等名词都是从艺术批评中得到的。

6.论述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

(1)艺术的继承

艺术的继承性是指当代艺术同过去时代艺术的联系。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在反映他所处的时代生活时,都要以过去时代的艺术中所积累的经验、传统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都要受先前整个艺术发展的制约,从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实现人类审美发展的连续性。艺术的继承性不仅仅指艺术中的形式因素(艺术语言成分等),而且包括先进艺术的思想基础,道德审美理想,对待所描绘的现实的原则、概括性格等实质内容。但艺术的继承不应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模仿主义,而应是包含艺术创新的继承。

(2)艺术的创新

艺术的创新是指当代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过去时代艺术的革新发展。每个时代都向艺术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任务,要求艺术反映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形成具有体现当代新内容的新的艺术形式,用新的人物、主题、进步思想、方法、手段和手法丰富艺术创作。同时,艺术的创新并不要求取缔过去的审美、艺术经验,而是要把这些经验最优秀的方面加以发扬光大。所以要把艺术的继承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 

(3)创新与继承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统一起来。艺术的继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的取舍;创新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扬光大。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

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为了创新,就要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新。

7.论述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

答:丑本身是使人不快的事物,是恶的外在表现,是违背正常发展规律的事物的形式。但在艺术领域中,不管是现实丑还是艺术美,都是美的集中表现。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1)艺术美和现实丑相互排斥

艺术美和现实丑是不可融合的二者,犹如水和火。艺术美把现实丑表现得更为丑陋,把艺术美对比得更加美丽,具有强烈的冲击感。

(2)艺术美和现实丑相统一

本质上,艺术美和现实丑相互统一、可以转化。世间没有绝对的丑,也没有绝对的美,两者彼此互溶,相互对生。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条件表现为:

欣赏者有正确的审美态度

欣赏者必须明确,现实丑与表现现实丑的艺术形象不是一回事。现实丑是客观的,是令人厌恶、鄙弃的,而表现现实丑的艺术形象则是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内容与形式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形象,是典型的、成功的。

艺术家塑造的表现现实丑的艺术形象深刻地、真实地揭示了丑的本质

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不是要艺术家把现实中的丑歪曲地表现为美,而是要如实地、深刻地、典型地表现丑,艺术中的丑要比现实丑更丑,因为它揭示了丑的本质。

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家表现现实丑,并不是客观地、机械地照相,而是给表现现实丑的形象灌注了生气,渗透进艺术家的情感。对于社会丑,即恶的表现形式,艺术家用鄙弃的情感去否定它,艺术中的这种丑才具有审美价值。对于形式丑,如畸形、疾病、衰老等,它们一般与不幸、善良相联系,艺术家用同情的情感去表现它,就使这些表现现实丑的艺术形象具有审美价值。

8.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看法。

答:(1)“有意味的形式”的含义

“有意味的形式”指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提出的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解。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及其排列组合在艺术作品中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他把这种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2)“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重要影响

对形式的强调反映了19世纪以来艺术创作的变化和美学研究的转折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艺术一直注重再现现实,西方美学也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占据统治地位,虽然也有一些注意形式的倾向,但基本上都是些支流,这种情况直到塞尚出现后才得到改变。塞尚抛弃了再现性因素,代之以主观重构的绘画形体,自那以后,形式主义逐渐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克利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从美学上对这一思潮进行辩护和总结。

“有意味的形式”直接为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破除传统美学中的机械的形式——内容二分法,开展情感与形式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揭示艺术作品的独立性等方面打开了新的思路。

(3)“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缺陷

将问题神秘化

细加推敲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不难发现其循环论证的弊端,即把问题神秘化了,而且最终也未能解决意味的本质问题,这给他的理论带来了一些缺憾。

贬低了—切再现性、写实性艺术

贝尔并不把形式看作是唯一的东西,他认为,线条和色彩的组合中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意味来自于艺术家的精神。但贝尔对什么是“意味”,怎样能激起审美情感,没有圆满解释,甚至说“意味即形式”。其学说强调艺术形式的价值,但此观念贬低了—切再现性、写实性艺术。贝尔陷入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否定再现,其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坚持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审美情感并不是来自于克利夫·贝尔所说的色块、线条所组成的纯形式,而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9.谈谈你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并指出它为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在对“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1)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

艺术生产将创作主体的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

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统一。它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实践与物质实践的统一。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涵盖了艺术思维的整个过程,但它又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艺术生产要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且不能完全遵循

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指导下,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

艺术生产遵循精神性与物质性、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创造性与工艺性、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统一。

(2)“艺术生产”对于艺术学研究的启示

“艺术生产”为艺术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艺术生产”理论为揭示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性质和特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的奥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a.从艺术的起源来看,它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b.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指出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把创作主体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并融会到艺术作品之中。

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a.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

b.艺术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c.艺术鉴赏则可以被看做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对整个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总之,马克思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分析,不是孤立的关照,而是立体性的。马克思把艺术看作是特定历史现象、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而艺术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则是以特有的形象和审美方式进行的。这一对艺术的科学审视无疑将艺术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揭示得明白无误。

10.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答:(1)艺术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按照一般的说法,艺术形象有三大特性: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a.艺术作品都必须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

第一,从创作过程来看

艺术形象有感觉、直觉的认识基础,任何艺术家都是从个别的、具体的生活感受开始进入创作的,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或图解概念。

第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

作品的形象首先投之于观众的感官,诉之于观众的直觉。离开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可感性,形象便不存在,作品本身也不存在。

b.艺术形象以可感的现象形态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艺术形象不仅仅是它的感性形式或感性因素,还必须以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深刻的理性内容,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因素的统一

a.浪漫主义艺术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浪漫主义艺术偏重主观的表现,强调情感与理想,浪漫主义艺术中的形象都有客观的基础和现实生活的来源。

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自由神引导人民》中的自由女神形象是主观理想的象征,同时也是人民的化身,而这幅画所反映的正是1830年法国人民“七月起义”这一客观现实。

b.现实主义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现实主义艺术偏重客观的再现,强调写实与逼真。但是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形象又都体现着艺术家的主观意识。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画家库尔贝的《石工》、《割麦的农妇》等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法国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同时融合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评价。

(2)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基本要求。

内容

a.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再现的真实,是指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型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

b.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第一,在创作手法上

表现性艺术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

第二,在创作倾向上

表现性艺术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艺术中表现的真实,即艺术形象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真诚与真挚。

第三,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

(3)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艺术典型的内涵

艺术典型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艺术典型的特征

a.艺术典型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

b.艺术典型中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集中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共性或普遍性。

c.艺术典型体现出创作主体的独特个性及独特的创造。

(4)艺术的形象性、典型性、真实性的关系

形象性是高于生活的形象,真实性是生活中存在的形象,典型性是从这二者中提炼的形象,它们都是为作品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