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系统理论

答: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是由各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复杂整体,其功能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答: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就是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组织起助人思想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3.内外影响力范式

答:内外影响力范式是指试图解释为什么对相同的处境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行为,协助社会工作者理出其中的头绪,它是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的一种具体操作化。内外影响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正是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特定的行为。

4.生态系统理论

答: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有机体或有生命力的系统和其所处环境间维持着持续交流的关系。人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也被视为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人和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变和塑造。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否则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主张人类发展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个人特质因素的产物。

二、简答题

1.简述优势视角的基本观点。

答:优势视角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观点:

(1)优势视角(能力视角)内容

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2)优势视角的宗旨: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抱负、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3)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

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最好地为他们服务。

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4)优势视角强调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是一个增能的过程,它鼓励服务对象的自决,支持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务目标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人们从压抑中解放自己,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并不是为他人增能,而是帮助人们自我增能。

2.简述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分析范式。

答: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分析范式如下:

(1)内外影响力范式

含义

内外影响力范式是指试图解释为什么对相同的处境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行为,协助社会工作者理出其中的头绪,它是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的一种具体操作化。

内外影响力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正是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特定的行为。

社会工作者可以用这个分析范式协助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制订干预计划。这个分析范式还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进行预防性工作。

(2)社会功能发挥

内外影响力范式是一个工具,它帮助社会工作者解释人在环境中不能发挥好作用的一些原因。通用社会工作实务关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把着眼点放在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上的表现,考察他们的功能发挥得如何,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功能。

(3)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的发展都要经过几个普遍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是逐步攀升的,是成长的。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通用过程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有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内外因素,进而给予协助,消除影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那些个人和社会因素。

3.简述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答: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1)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

非正式(或自然)的资源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非正式资源系统能够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帮助,帮助个人获取和使用正式的社会资源。

正式的资源系统

a.群团组织,包括工作单位、各种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这些组织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福利和扩大人们的权利,通过直接提供资源,帮助其成员与各种社会系统打交道。

b.社会性资源,它们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生活与活动建立起来的、满足人们短期或特别需要的机构,例如学校、医院、社区机构。

以上两种资源系统组成了人们完成生命任务与履行社会角色的非正式和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构成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处境。

(2)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

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

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

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

这三种互动关注到互动各系统之间联结的性质以及人与他们的各种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

(3)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个人问题不但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而且与社会公共问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社会的公共问题是以个人问题为基础的。

社会工作不仅要为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服务和资源,而且要研究个人问题对形成社会问题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述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答: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看作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程序。

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

a.社会工作只是协助人们改变现状的媒介,离不开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助人关系。

b.改变是一种过程。改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是服务对象逐步形成自我改变意识,达到助人自助目标的过程。

c.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改变是一种具有高度的自动性与自发性的行为,因此,必须启发与促进服务对象内心的动机与愿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运用综合方法

通用过程模式在理论取向上采取综合的立场,从各种知识和方法中选取最好和最适当的加以综合运用。

工作过程阶段化

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划分为逻辑上前后相连的几个阶段。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区分为不同阶段并不意味着助人过程是截然分开的、各自独立的。相反,分解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助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阶段可以交叉和重叠。

工作任务阶段化

在通用过程模式中,助人的每一阶段对服务对象都是重要的,都有与之相联系的具体任务,社会工作者完成每一项任务也都需要专门的技巧。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不好,会影响到完成下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

整合的价值观

通用过程模式整合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在每一阶段的工作中都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整合的社会工作价值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专业责任的履行。

(2)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危机介入)。

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

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2.试论述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答: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如下:

(1)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改变媒介系统

“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它是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

在很多情况下,服务对象的改变媒介并不只是社会工作者,而是由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所组成,形成一个“改变媒介系统”。这个媒介系统通过有组织的、结构性的工作,达到助人改变的目标。

服务对象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

“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的服务对象”

a.当服务对象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服务时,即成为“现有服务对象”。(求助治疗网瘾的母亲)

b.当服务对象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社会工作的服务,或者是妨碍他人或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

目标系统

a.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

b.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并不总是为达到改变目标而要被改变的系统,服务对象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一般来说,目标系统大于服务对象系统,而且具有时效性。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时还可能是交叉的。

行动系统

a.含义

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这些人是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进行改变努力的行动系统。

b.改变媒介可以与一个或几个行动系统一道工作,完成不同的改变任务,实现不同的目标。

(2)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四个基本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

四个基本系统使社会工作者懂得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

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确定。

由于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所以与一个系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

组织也是一个系统。

社会工作者除了与个人、群体、社区工作以外,组织也会成为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时的改变目标。这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与组织工作所需的知识,同时也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

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

四、综合题

1.运用优势和复原力观点论述如何进行社区灾后重建?(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年研)

答:(1)优势和复原力观点

优势视角立足于对病态模式的反思和批评。优势视角的概念框架是基于对缺陷模式的挑战而建构起来的,它的核心概念是围绕洞见到案主的优势和资源而形成的。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胡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全新工作理念,着重于挖掘案主自身的优点,帮助案主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案主外在或潜在的问题。

复原力观点: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悲伤、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它包括两个因素:内在自我特质和外在环境。它的基本特征有三个:接受并挑战现实的能力;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的真谛的能力;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2)运用优势和复原力观点进行社区灾后重建

对社区资源进行评估。

a.个人资源。首先是面对压力时所产生的一些诸如思想、能力、特征和动机之类的东西,这些对于受灾群众在寻找更好的生活时将起到积极作用。其次,个人所拥有的经验、天赋。才能、资源和技巧等,对于个人走出困境,满足自己的需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除了以上个人资源外,还有社区的领袖人物,可以起着上传下达的中间作用。

b.社区内的资源。首先是邻里资源,其次是社区内的政府资源,如安置点内的管委会、居委会等;第三是安置社区内的配套资源设施。

c.社区外的资源。首先是社会各界志愿者,其次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的社工力量。

整合各方面资源,安排重建工作。

社会工作者通过评估社区内外的资源,整合资源并对资源进行配置,安排工作,使每份资源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协调各部分工作。

开展灾后心理辅导。

为社区居民开展灾后心理辅导,让居民接受现实,安抚居民情绪,给他们以信念,发掘居民的优点和长处,为他们选择适合的重建工作,让他们参与到重建工作中,发挥积极的向上力量,达到助人自助。

维护社区稳定的环境。

社区环境对灾后重建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影响着社区居民的自我调适,社工应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社区环境,使参与重建的人都能发挥其优势。

2.案例分析题

小刚,男,1993年出生,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小刚的母亲在其年幼时就离开了父子俩,小刚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缺乏母爱;父亲也未做好为人父的准备,不懂得如何教育儿子,对儿子采取的教育方式较为放任,导致小刚在家庭中很少能够感受到温暖。小刚现在就读的中学学习氛围较差,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由于该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有些偏差行为,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产生了标签效应。不知不觉中,小刚也认为自己是“那样的学生”,他不习惯学习生活,常和一些同伴夜游网吧、抽烟,甚至参与打架群殴、盗窃。因牵涉20余起入室偷窃案,小刚被公安机关拘留。其父大怒,痛打小刚,导致父子关系更为紧张。警察建议社工介入,希望能够对小刚的偏差行为有所教育和约束,并能改善小刚与其父亲的不融洽关系。社工李慧接案后,逐步对此案采取了一系列干预。

【问题】

试分析社工李慧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对小刚进行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介入?

答:(1)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

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2)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

社工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即在小刚遭受危机的情况下,李慧首先应保护小刚的人身安全,将其带离危险的环境。

对服务对象的理解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整个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直线式的,这就要求社工李慧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过程;要求李慧在与小刚及其父亲交流时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不断修正、完善原来的计划,在完成一项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要再进一步跟进。

3.案例分析题

某社区矫正机构计划将刑满释放人员的综合管理纳入服务范围。经调查,该社区刑满释放人员中无业者居多,但社区就业资源的利用率却较低。对此,社会工作者对有劳动能力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了访谈,他们对社会工作者说:

“我们这种人是社会的‘渣子’,在里面蹲了那么多年,现在出来还能有啥用,什么都不会,出门坐哪路公交车都搞不定,更别说工作了。”

“到哪里人家都戴有色眼镜看我,犯了一次错误,难道要一辈子受惩罚?”

“现在找工作都得上网,我连电脑都不会用,去哪儿找工作都不知道,哪家单位会要我啊。”

“社区里适合我们的岗位不多,上次去办理就业登记,人家看了我的档案就说,好多人还安排不过来呢,你就慢慢等吧。”

“社区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跟也跟不上。再说现在工作,都要政审,我们肯定通不过的。”

“我大字不识几个,所以要求也不高,工资高点儿,活儿轻点儿,能坐在办公室上班就可以了。”

要求:

结合本案例,以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为目的,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设计服务方案(只需说明各层面具体目标和服务内容)。

答:(1)从微观来讲,寻找工作是刑释人员回归社会获得生存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机构和人员在这方面的服务包括对刑释人员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培养他们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加强对社区矫正服务机构内部的管理,帮助刑释人员联系介绍职业,还要辅导帮助受助者养成工作和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这些服务,帮助刑释人员提高自信心和重新投入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尽快就业。

(2)从中观来看,要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社区矫正的功能发挥要靠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从而使刑释人员融入社区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社区矫正工作者要通过社区教育的途径,改变居民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同时,要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3)从宏观来讲,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要与政府的社区矫正政策相联系,即把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为社区矫正的服务活动。要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刑释人员的就业需要许多部门和机构的人员、物资和财力的配合,为刑释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合适的岗位。修改有些岗位政审的标准,使有能力从事该岗位的刑释人员不至于因为政审通不过而一直得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