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3532字
- 2020-12-01 15:08:31
第二章 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1.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的人则要求让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材料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材料3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从1980年到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亩至500万亩之间。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大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不重视,废钢铁废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请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答:①这一观点的哲学基础是机械唯物主义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②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③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及动植物等等,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但不能把它夸大为决定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哲学上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谈谈你对材料2中关于“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的理解。
答:①人类社会与自然相互联系: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不能离开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人类只能从自然中索取生活资料,自然界是人类活动改造的对象,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②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和人类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③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④对待自然界的两种错误态度:
a.人们只强调改造自然,而不去保护它,结果是破坏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自然界报复了人类,造成了一些自然灾害,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b.人们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
从理论上看,这两种错误态度都没有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从实践上看,二者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3)根据材料3说明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意义:
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②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现状,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社会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2.怎样理解物质生产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答:物质生产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1)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本身也有一个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是一种不断进化的活动状态。正是这种不断进化和正在形成中的劳动,产生了“正在形成中的人”,成为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开端。
制造工具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劳动成为“人猿相揖别”的根本标志,在劳动中,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2)劳动实践创造了主观世界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主观世界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劳动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劳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活动。在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主观世界,创造了属人世界和对象世界的一切关系和存在。
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对象性活动,使世界二重化,即: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②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这些分化与统一的基础都在于人类实践活动。劳动实践创造了主观世界。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主观世界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劳动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3)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就是被人的劳动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意志和目的的印记的自然。在人类实践活动之前,整个世界并没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之分。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造成的。
(4)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人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没有劳动实践,既没有“人化自然”的存在,更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在劳动实践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
3.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相比,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相比,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原因为:
①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客体(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
②实践的结果引起了客观世界的某些变化,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
③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过程,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①实践活动是在人们自觉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
②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孤立的个人是不可能进行实践活动的;
②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进行的,无论是实践的主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要以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制约,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其产生的历史性结果改变着原有的历史条件,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4.如何理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演变?
答:(1)生产力表现的是人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同自然界之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活动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人要生存,就必须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而自然并不能以其自在形态满足人的需要。正是人类对满足需要的追求,以及自然对人需要的否定关系所形成的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运动和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
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这三个历史形态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生产力形态演变的历史必然性,根源于人的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限性的矛盾。人只有摆脱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才能解决这个矛盾,这里的关键就是创造和改进工具。生产力的历史演变过程,就表现为在物质生产中不断由人的体外器官代替体内器官的劳动功能的过程。
(3)生产力发展中“手工劳动一大机器生产一自动化生产”这一历史形态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某些国家和地区可以借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力量,使其中某种形态的转变时间缩短,但是,人们不可能凭借主观愿望跳过其中任何发展阶段,也不可能随意颠倒它们的演化顺序。由于物质生产的本性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所决定,物质生产所具有的管理控制、动力、操作这三种功能之间的历史联系必然是:只有用外部自然力代替了人的操作工具的功能,才有必要和可能使外部自然力代替人的动力功能;而在这两种功能全部用自然力代替之后,才能提出用自然力代替人的管理控制功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