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9544字
- 2020-11-18 23:20:18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16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学真题及详解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16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学真题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考试科目: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
1.教育投资
2.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3.教育经济效益
4.系统
5.科层制
6.西蒙(Simon)的有限理性说
二、简要分析下列问题(每题18分,共54分)
1.简述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
3.简述霍桑实验的主要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结合实际简论泰勒(Tayior)科学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适用性。
2.结合实际分析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16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学真题及详解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考试科目: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
1.教育投资
答:教育投资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从投资对象来说,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以培养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这是主要部分;二是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以提高在职劳动力的智力水平,包括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干部教育、知识分子教育,以及电大、函授大学和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的投资。从投资者即投资主体来说,教育投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和个人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具有周期性长、弹性大、长效性、间接性、多效性、高效性和特效性等特点。教育投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实行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和劳动群众多渠道筹集的方针。
2.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来自学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来自非学生方面的成本。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成本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的状况,而形成了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3.教育经济效益
答:教育经济效益也可称之为教育经济价值、教育经济收益或教育经济效果。教育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通俗地说,是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益,加以比较以后,以所得的国民收入去抵偿教育投资后还有余数,这个多余的数量就是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可以是宏观的,如整个社会教育投入与国民收入比较。教育的微观经济效益是指教育个人投资与教育个人收入之比。这种教育投资经济效益多用于观察受教育是否值得。教育的经济效益与直接物质生产的经济效益相比较,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①教育经济效益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直接表现形式,即教育投资与劳动力再生产成果的比较。在一定的教育投资下,培养出的熟练劳动力和复杂劳动力越多,其经济效益就越高;另一种为最终表现形式,即教育投资增长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额,在整个国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②教育投资只能产生教育成果,即培养训练熟练劳动力和复杂劳动力,以及发展科学,不能直接产生经济财富,只有当教育成果与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时,才会产生经济效益;③计算教育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从投入端开始,应该从物质生产领域中各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花费的教育经费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为计量的出发点; ④由于教育经济效益具有上述特性,因此必然导致一些特有的特点,即教育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和条件性等。
4.系统
答:系统(system)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有机整体。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物质系统、概念系统;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等等。它可以是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一个教研组、一个学校.也可以是整个国民经济、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界、整个宇宙。为实现系统自身的稳定和功能,它需要以一定方式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和信息;也需要对其各个构成部分进行组织,使其内部组织协同有序。
5.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官僚体制”。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理论是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MaxWeber)博士提出来的。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并非贬义。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⑥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它既反映了工业革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6.西蒙(Simon)的有限理性说
答:有限理性是指:人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一种状态。这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限理性的主要倡导者西蒙(Simon)提出的。西蒙认为:人类在经济的舞台上,面对了众多选择和决定,但是人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十分有限。许多人想要依理性来行事,但却只具备有限的理性。因此他们努力消化庞大的信息,而且因为没有能力深入了解所有的可能性,于是往往选择了还算“差强人意”的解决方案。而非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主张的“最佳”解决方案。西蒙认为有限理性的理论是“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的约束的理论”。他提议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
二、简要分析下列问题(每题18分,共54分)
1.简述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西方国家,由皮奥里和多林格创始。70年代中期后,戈登、爱德华兹、卡诺等进一步发展了皮奥里和多林格的理论。他们通过历史分析,系统地说明了劳动力市场的划分过程及其特点,说明不同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受到不同的待遇,阐明了劳动力市场划分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反对人力资本理论关于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例关系的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两部分,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有许多区别的。
①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基本上是成立的,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不成立的。
②在种族方面,劳动力主要市场是由白人占据统治地位,这个市场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机会多,工作比较保险,而次要市场则不然,次要市场大部分是黑人劳动力,工人工资待遇低,容易失业,没有工作保障。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使用教育文凭,将工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家阶级分化工人、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有效手段。它断言,西方国家政府为青年及低下层失业者举办的各种培训不能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不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因为这些人都被困于机会有限的次要市场,培训与就业和工资收入没有多少联系。
总之,这一理论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工资的关系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对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正相关关系是持怀疑态度的,进而论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有把劳动力分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劳动力在不同的劳动市场受到不同的待遇,说明教育有把人等级化的作用。
2.简述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
答:教育规模经济的理论主要来自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教育规模经济应指单位平均经常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下降的情况;反之,教育规模不经济则指单位平均经常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上升的情况。
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使学校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当的使用;同时,规模经济的产生必须在规模扩大后不致衍生不经济缺陷的条件下才能成立。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显然是基于以下三个条件:
(1)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教育资源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性。整体性是指学校的兴办,有些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运用。教育资源的不可分性是指某些资源的运用一次至少须采用一个单位,不能因需求不及一个单位而将其分割使用。
教育资源由于本身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即使学校规模小,也因教育功能的需求而投入相当大的资源,此时,已投入的资源却因人数太少而未能获得充分利用。如果能使教育规模扩大,使资源获得百分之百的使用率,而维持同一教育功能,并使单位学生成本降低,这样就会产生教育规模经济的效果。但是,一味追求单位学生成本降低,使资源使用率超过百分之百,而产生规模太大的缺陷,这并不能视为具有规模经济效果。因此,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应在不突破资源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的限制下,使学校规模扩大;在不影响教育功能的情况下,使教育资源获得百分之百的使用率。
(2)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
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是指把资源功能的特性用在相当的需求场所。专用建筑设备、教师专才专用及教育功能的多样性都是适当使用教育资源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①学校规模扩大,建筑设备种类增多,个别用途的建筑及设备也可出现,从而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②学校规模扩大,教职员工势必增加,这样有利于学校人力分工与专门化。
③学校规模扩大,学校足以表现课程及活动功能的多样性,这样有利于实现教育功能的多样性。
(3)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
从以上分析可知,教育规模扩大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适当使用,产生规模经济效果。但规模扩大是有限度的,如果规模扩大产生各种不经济的缺陷,必将损害教育功能,此时,单位学生成本即使减少也不能叫做教育的规模经济。在这一条件下,教育规模的扩大应以资源充分运用后即停止,否则规模继续扩大必将衍生各种缺陷。规模过大衍生的缺陷最重要的莫过于人际关系的疏离与行政僵化两大方面:
①学校规模过大必然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疏离,主要表现在行政人员与行政人员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行政人员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冷漠。
②学校规模过大也会产生行政僵化的缺陷。规模扩大后,阶层组织增多,沟通及协调困难增加。层级距离拉长,部门本位容易产生。滋长人际关系冷漠、不参与及不隶属情绪,并延长办事时间,影响办事效率。如果要改进行政僵化的局面,需加强行政人员的服务支出,这就要求增加额外资源,从而产生不经济缺陷。
从以上论述可知,学校规模扩大,可增加资源使用率,增强资源效用,降至单位学生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果。但规模扩大到一定限度之后,如果继续扩大,易产生人际关系冷漠和行政僵化等不经济缺陷,实属得不偿失。因此,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应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三是规模扩大但不衍生不经济缺陷。
3.简述霍桑实验的主要贡献。
答:霍桑实验是指在19世纪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大萧条时期,泰勒的科学管理带给工人的是压抑、苦闷和反抗的背景下,从1924年开始,美国科学界组织一批专家到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有关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验。实验分为两个阶段:1924~1927年是第一阶段,1927~1932年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从研究物理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开始的。第二阶段是从生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入手的。
霍桑实验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梅奥在实验基础上撰写的《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
(1)人是社会人,这是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出发点。梅奥认为,工人不是机械的动物,而是复杂社会系统的成员。因此,人的行为不只是受着物理的和生理的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受着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他反对以往管理理论中把工人当作工具人(机械人)或经济人的说法。他强调人是社会人。
(2)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工效的第一要素,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3)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类。管理人员既要强化正式群体,又不要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4)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其中既有合乎逻辑的行为,又有不合逻辑的行为。管理人员不要简单处理。这会伤害人的感情。增加了个人与管理者的隔阂。
霍桑试验回应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给工人们带来的压抑、苦闷和反抗,推翻了科学管理学派所谓用金钱和严格分工制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梦想,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强调了对工人的尊重与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这种试验大大推动了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研究,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结合实际简论泰勒(Tayior)科学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适用性。
答: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困扰着广大的企业管理人员,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科学管理之父”美国工程师弗雷得里克·泰勒(F·W·Taylor),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通过对工人劳动过程的观察、测量和试验,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1)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如泰勒所说:“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一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档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
②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试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时间,除去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这是“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和个人意见,这包括每项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③每个工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呢?这取决于标准化管理。就是说,从原材料、使用的工具、工艺过程、检验方法一直到劳动者,一律标准化。
④为了造就标准化的工人,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达不到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不能上岗。
⑤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⑥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厂方的管理人员不要相互对立,要“以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双方把注意力从被视为最重要的分配剩余的问题上移开,而把共同注意力转向增加剩余上。”
(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适用性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成本、效率、效益、程序化、标准化和定量化,推动了学校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着集约式管理迈进,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有助于推动学校管理中学校效能的提升。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首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学校效能:
a.优秀的工作成果,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在内的学校教育成果,这些成果可以基本满足学校所面对的公众的合理要求。
b.高质量的校内组织和人员素质。
c.通过改革创新而实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学校既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努力吸收更多的资源,又能通过自身完善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近十余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公共性事业的性质向准公共性事业性质这一思想的转变,学校效能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管理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效能和学校效率成为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如何提高学校的效能,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成为学校管理者们思考的问题。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教育管理专家们提供了理论的思考视角,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想和方法,如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试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时间,除去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从原材料、使用的工具、工艺过程、检验方法一直到劳动者,一律标准化,进行标准化管理以及岗位标兵制度和差别计件工资制等。这些思想和方法在学校的管理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计划所应达到的标准,所应用的方法与所使用的教材;教师必须具备的资格和工作准则;学校人力资源的规划,教职工的聘用和培训以及对教职工的激励等,在学校管理的这些方面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有助于推动学校关注教育投入、成本和收益,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从20世纪初开始,教育经济学界开始把目光转向一系列的热点问题,如教育产业、教育商品、教育市场等;同时,随着学校的数量也迅速增长,政府、社会团体、个人对教育的投入也大大增加。这种巨大的投入引起了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对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之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成为了检验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
学校管理者不仅仅重视学校的质量问题,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学校的成本和效益的问题,对教育投入进行成本计量和分析,建立教育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把办学效益作为评价和考核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
2.结合实际分析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答:义务教育投资是指投入义务教育领域中,用于公民基本素质培训的人力和物理的货币表现。义务教育投资是教育投资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和发展义务教育的物质保证。
(1)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主要由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负责管理和多渠道筹措资金的体制。这种体制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其二是“多渠道筹措”。前者主要确立了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在政府之间的分担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义务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政府,落实到财政角度就是发展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的财政来负担;后者确立的是义务教育的社会分担模式,即广开非财政来源渠道,树立“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思想,其实质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分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
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存在弊端,表现在:
a.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地方政府成为了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导致了义务教育投资重心过低,县、乡两级财政不堪重负,从而造成义务教育投资水平不高。
b.在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之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程度地区差异性较大,所以从宏观上看,这种体制缺少灵活性和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难以适应我国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义务教育投资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实际上默许了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以及由此造成的义务教育投资造成的不平衡。
第二,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缺乏对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宏观调控和制约,教育资金在分配、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一些政府部门,对于发展义务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或者在口头上、报告中承认教育很重要,到实际解决问题时往往又变得不重要了。在具体工作中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方面或者一些所谓的政绩工程上去,以“长官意志”取代了对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的有效监督,造成了义务教育投资的制度性缺陷,使地方义务教育经费差额无法弥补,义务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使教育机会均等的义务教育目标成为“天方夜谭”。
②义务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中比例在减少。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的来源,在部分地区甚至是一个唯一的来源,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一定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例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经费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然而,通过对最近几年的统计数字可以发现,我国基础教育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仅仅维持在30%多一点的水平,这不仅远远的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也高于一些发达国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例却一直保持在20%之上。这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国情是相背离的,严重影响到了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③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地区差异有增大趋势,包括在投资总量、来源结构、支付结构和生均费用四个方面,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存在着区域性不平衡。由于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主要由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负责管理和多渠道筹措资金的体制。义务教育主要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义务教育经费也主要由地方政府进行承担。再加上我国固有的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这决定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地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这区域性的不平衡,并且这种差异和不平衡有扩大的趋势,这严重的影响到了义务教育事业的均衡健康发展。
(2)对策建议
①转变义务教育教育投资体制,突出国家义务教育主体地位,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义务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性质决定了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教育财政拨款是主要的,也是根本性的。我国目前义务教育管理从体制上把管理的重心下移给地方政府的同时,也将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压在了各级政府的肩头。中央、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绝大部分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国家对地方财政性义务教育投资缺乏宏观指导与调控的背景下,造成了义务教育投资的不平衡,从而加大了各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国家对于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地位,大幅度提高中央、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的力度,逐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a.通过转移支付制度使财政参与义务教育资源的配备;
b.使转移支付资金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稳定财源,使地方政府不必因为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造成实际上政府责任的转嫁和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
c.通过确定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中用于发展义务教育的比例,努力做好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工作,拓宽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力度,畅通义务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确保义务教育投资的“公平”、“均等”,使适龄儿童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得以真正实现。
②实施区域发展非均衡投资战略,加强中小学薄弱校的建设。
a.强化中央政府的责任,增强对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投入,合理设置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并适当提供一些补助,降低学生入学的教育成本;
b.各级政府追加对非重点学校的投资,尽量消除在义务教育阶段所谓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保证适龄儿童在公平的环境下接受义务教育;
c.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学校领导干部轮换与交流制度,配备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干部,鼓励优秀中小学教师及优秀毕业生到这类学校任教;
d.建立和逐步落实帮扶责任制,使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
e.合理配置有限的经费,确定科学的投资比重。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管事业发展的部门不管经费,管经费的部门不管事业发展的不良现象,进而造成了本来就有限的经费不能及时、合理地投入到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促使义务教育投资效益不高。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合理配置经费。在经费投入的过程中,实行保证教育投资优先的原则、对义务教育实行高投入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保持投资逐步提高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