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视域论

3.1  复习笔记

一、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

(一)比较视域的流动性及联系性

1.比较文学的学科史使我们更加确信比较文学研究视域的流动性与联系性。

2.文化的大发现使欧洲人有可能在自身文化之外找到一种参照,欧洲人从此可以不仅仅把文学研究的眼光停留在欧洲的文学事实上,而是获得了一种不断变动的、让更多的文学事实加入到既有的文学研究视域中来,从而使更多的文学事实通过种种方式而获得了某种联系。

3.比较视域的联系及流动的特点使这一学科不断地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

4.比较视域的联系性特征更使这一学科超出文学研究的范畴,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

(二)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

1.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限域。

2.比较视域不仅要求在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对文学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且运用特定时期的一切可能的知识来对文学进行研究,这体现了特定时代及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兴趣。

3.比较视域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它走出了欧洲中心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解释的时代。

(1)一些西方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积极地将研究的目光投向西方以外的其他文化、文学及其他学科。

(2)从单纯在中西文化范式下进行的比较文学研究来看,中国国内及一批海外的华裔学者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内如王国维、闻一多、钱钟书、季羡林等,国外如刘若愚、叶维廉、周策纵等。

(三)比较视域的自觉性

1.比较文学视域的自觉性意义是相对于其他文学研究视域而言的。

2.一般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比较视域的差异

(1)一般文学研究中对比较视域的运用,通常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出现的,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视域则是作为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基本——本体而出现。

(2)比较视域的自觉性除了为文学研究提供多种角度和立场外,它还重视对自身的审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可比性机制的检视,通过这种检视,比较视域有力地排除了人们对它的误解与滥用。

(3)比较视域的自觉性还体现在它并不固守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打破文学的界限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领域,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新目标,人们可以把文学作为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艺术学乃至于自然科学的文本,研究一定时期社会的某一方面的状况或总体状况。

(四)比较视域对于当今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1.比较视域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学研究立场

(1)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不可能封闭在一个孤立的文化空间中发展,当下的文学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世界各民族文学都是处在相互渗透的关系中。

(2)人类今天已经无法回避各种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一事实,任何一种文学在进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所面对的不是要不要考虑与其他文学的关系,而是如何将自身置放在与其他文学的关系中进行自我认识。

2.任何一种文学研究都有必要从比较视域去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文学,以便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景观下正确地评估本民族的文学,也以此更有效地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3.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向人们说明了世界各国文学间相互借鉴与相互利用的历史事实。比较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将来不断出现和研究的成果都必将继续为人们提供如何进行文学、文化借鉴的参照。

二、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

(一)对话机制及对话平台

1.比较视域中的对话的发生

(1)从比较视域的角度看,文学对话发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学相互接触的过程中;

(2)从人类历史看,文学相互间的接触、理解、吸收及排斥都是不可避免的。

2.文化及文学的对话是文化及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比较文学研究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从局部开始,必然要达到对这一规律的总体的认识。

3.对话平台

对话平台是文学对话得以进行的某种空间或方式,在日常的对话中,对话的平台是指人们对话的共同话题。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平台也是指共同关心的文学问题或话语层面。

4.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文化研究都包含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都是一种文学及文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另一种文学及文化资源来为自身服务。这也是今天世界各文化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比较视域中的文学研究就在这些共同的平台上进行。

(二)对话模式研究:互识、互证及互补

1.互识

互识有相互认识与自我认识两种含义,其中自我认识指通过对象而认识自身,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包含着相互认识的意义。

2.文学的对话既发生在同一文化的内部,也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

美国学者W.埃伯哈德在《近东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一文中讨论了近东地域民间故事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之间的联系,这一研究的认识意义:

(1)中国文学与近东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过事实联系;

(2)中国文学所接受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文化的近邻,相反它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可以在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中去恢复与重建;

(3)今天所说的中国文化,其实是一个处在不断吸收它的周边文化来丰富自身和发展自身的文化

3.通过对话中不同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互补。

(三)对话过程:模仿—过滤—文化阐释—新文化样式的创造

1.任何两种或几种文化的对话过程都经历了接触、模仿、过滤与阐释及最终创造出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这一切都是在比较视域中进行的。

2.模仿

(1)文化接触即是两种或几种文化的碰撞及相遇。不同文化相遇所产生的结果会有多种可能性,比较文学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当两种文化相遇后产生的相互模仿的情况。

(2)通常情况下,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模仿或文化间的相互模仿表明了是对异己文化价值的认同。并且希望将异己文化纳入自身,也可以说是接受异己文化。

3.过滤

(1)文化的模仿首先表明的是对价值的认同,并通过一种异质文化来确证自身。文化过滤表明的是一种文化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对另一种文化进行的选择性解释。

(2)文化过滤除受自身文化价值标准的影响外,还受到当下时间性因素的影响。

4.文化阐释

(1)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阐释并不是对原著的对应复述,也不是照阐释者的观点对原著进行随心所欲的论述,而是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阐释的结果是一个既不同于原著又不同于阐释者的观点的新的作品。

(2)在考察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阐释过程时,不仅要关注被阐释者的种种条件,更重要的是认真分析阐释者自身的条件,它对阐释过程中意义的生成有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利用对中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文化利用的含义

文化利用是把世界各种文化作为人类共有的资源,不管其中种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总体文化背景之下,各种文化对之加以利用,以发展自身的文化。

2.世界各文化之间都存在相互利用的情况

(1)人们所熟悉的基督教在其产生之初就有力地利用了当时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并未消失的异教偶像来为其服务。

(2)在相当长时间中,欧洲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利用也与它和中国文化的对话一样,属于一种很随意的、想象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

(3)文艺复兴时期起欧洲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们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应被视为自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有利用中国文化的正面价值的,也有利用中国文化的负面价值的,更有利用中国文化来扩张欧洲文化的。

(4)在西方,利马窦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形象的制造者,其实,他对西方文化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他是较早地自觉地意识到为西方文化提供关于中国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的人,并也是向西方文化提供如何利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策略的人。

(5)古代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对话及对印度文化的利用:如果没有印度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与建构,那么中国整个文学创作及文学观念都要重新界定。

3.文化的对话与利用,不可能是线性的、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方能完成。特别是在异质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与对话过程中,有时候会显得十分漫长而又迂回曲折,有时候则又显得似乎是迅雷不及掩耳。

三、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一)混生—交叉互渗与分类—多维意义链

1.比较文学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最早是由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中提出来的。

2.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要点,即在研究视域上表现出的三个规限

(1)与文学做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系统性。

(2)跨学科研究必须是把两种学科知识汇通后,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与思考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自恰体系,这个自恰的体系最终呈现在研究成果中。

(3)在一个民族范围内,没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文学。

3.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强调以文学为中心

(1)它是以突出文学特征、探寻东西方文学规律为指归而进行的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

(2)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表现为交叉互渗、边缘整合及整体观照三种形态,并以此形成了以文学为中心的与其他相关学科连接的多维意义链,这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不仅拓展了比较文学研究主体的研究视域,也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4.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主张文学与哲学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宗教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心理学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历史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等。

(二)文学与哲学的互渗

1.文学与哲学的区别

(1)性质不同

哲学是对整个世界抽象和理性化的认识,有透过现象见本质的特点,而文学是显现在话语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审美的精神现象。

(2)特点不同

与哲学的理性化与抽象化特点不同的是,文学具有形象化与感性化的特点,文学描述的世界比哲学抽象的世界更贴近现实生活。

2.文学与哲学的互渗联系

哲学常常以其深邃的认识影响文学,文学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哲学那里汲取营养。

3.文学和哲学互渗的原因

(1)文学尽管是对生活感性的、形象的表现,却包含着作者的理性认识,即文学作品的思想性。

(2)人们在批评文学作品时常常论及它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有人甚至认为文学是哲学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文学也是在审美的感性形式中追问抽象的哲理。

(三)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1.文学与宗教在产生的初始期就紧密维系在一起,在以后各自发展成熟的历程中或悖立抗争、或整合补充。

2.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们对文学与宗教关系的较早认识开始于中世纪,中世纪的哲学就是宗教神学。所以在基督教神学这里,宗教把哲学与文学统一在自身的信仰下发展,宗教、哲学与文学是共生的。

3.即使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也还有一些作家与批评家仍然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

4.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主张从文学与宗教的交叉互渗中寻找双方共通的规律,当然这种共通规律也是从文学与宗教的差异性中显现出来的。

5.文学与宗教这种交叉互渗的内在混生关系,为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的跨学科研究取向于文学与宗教之间的透视奠定了可比性的基础。

(四)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

1.文学活动包括创作与接受两个环节,而无论是创作还是接受都是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创作主体处在创作过程中时不仅要展开想象虚构、联想写实,而且还要设身处地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从而准确地描述人物的音容外貌,言行举止。

2.在东西方的古代时期,当哲学、宗教、心理学、史学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走向研究的自觉时,可以把其称之为哲学思想、宗教思想、心理学思想与史学思想,他们与文学思想是混生未分类的。

3.弗洛伊德的文学与心理学跨学科研究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通过分析人的潜意识及其活动,一改过去的人是“万物的精灵”、“理性的动物”等观念,把人界分为本能冲动的“本我”、受社会习俗和道德制约的“超我”及处于两者之间以趋利避害为原则的“自我”。

(2)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文学与心理学在跨学科中产生了研究的交叉,比较文学研究者在文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中也进一步丰富了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本体——比较视域。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解释了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而且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活动。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4)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也被运用于文学批评中。比较文学研究者在心理学那里借用的视域及发现也进而深化了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5)无论是文学与心理学在研究上的交叉,还是心理学与文学在研究上的交叉,都使研究者丰富、拓宽了自身的研究视域,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也正是在这里找到了基点。

4.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以及其他心理学家对他的学说作了不同程度的补充和修正

(1)荣格认为在个人潜意识的底层潜存着集体无意识

即积淀并封闭起来的一个民族的以往的记忆,甚至是史前人类的记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为原型批评理论。

比较文学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在一系列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等,重新发现这种原型,从而揭示人类精神的共通性及文学艺术的普遍本质。

(2)反过来在讨论艺术的时候,荣格又把艺术阐释为一种天赋的动力,认为艺术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

(3)在荣格的原型理论批评体系中,艺术的天赋动力就在于原型。

(4)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霍兰德对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理论上的改造

他把个人反应当作精神分析的主要对象,因而他主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切人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认为放纵欲望的幻想既存在于作者的潜意识中,也存在于读者的潜意识中,而批评家更应该关注读者的心理。

他建立了以读者和文本关系为核心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与自我防御的关系,文学作品把读者的本能欲望与恐惧转变为被社会所接受的内容,可以给读者带来愉快的享受。

文本的原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读者的阅读活动进行了再创造,因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主动地理解文本。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把文学与心理学整合为一体,从而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域。

(五)文学与艺术的互渗

1.文学的概念

(1)在广义的概念外延上,文学属于艺术,艺术不仅包括文学,还涵盖音乐、绘画、舞蹈、雕刻、建筑、影视等等不同的艺术门类。

(2)在狭义的概念外延上,学术界一般也把文学从音乐、绘画、舞蹈、雕刻、建筑、影视等学科门类中区别出来,把文学置放在与艺术同等的学科地位。

2.文学与艺术的互渗

(1)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在文学与艺术的差异性中寻找共同的“文心”与“诗心”

文学与艺术的差异性在于所运用的表现载体不同。

虽然文学与其他相关门类艺术存在着外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但是在表现的主题内容、审美价值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

a.在主题内容上,它们都可以共同歌颂人类个体的生命活力,赞美人世间的真善美,反抗世俗的假丑恶;

b.在审美价值上,它们都追求内容与形式的自然和谐及独特新颖,不同门类艺术所达到的自身表现的完美境地都会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2)文学与其他门类艺术间的关系在它们产生初期就已存在

文学与其他门类艺术这种美学价值意蕴上的交叉互渗,不仅体现在创作行为中,也必然体现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中。

在学科分类已极为明确的现代与后现代学术景观下,影视制作与影视批评也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六)科际整合与比较规限

1.科际整合

(1)在人类逐渐走向文明社会的过程中,这些混生现象开始从混沌一体的活动中脱离出来,并逐渐走向精细专门的研究。

(2)这种精细专门的研究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却使人类一步步远离了最初与他们融为一体的自然,远离了人类置身于其中的现实生活,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经过抽象、分析之后的一元化体系,不再拥有自然的形态了。

2.“知识爆炸的时代”

后现代工业文明组成的后现代社会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知识体系已变得特别庞大而复杂,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细,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不要说“隔行如隔山”,就是同行之间相互不懂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3.无论是一门学科内部还是各个学科之间,一方面应该朝着精微方面走向分类与深入,另一方面也应该走向宏观的整合与汇通,分类与整合应该辩证地同时存在,由于后现代时期各种学科过度地精细化分类,所以整合与汇通显得格外迫切。

4.跨学科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5.比较视域的内质决定比较文学必须首先承认差异性,然后在差异性中追寻共同性。

6.比较规限

(1)要给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提出一定的比较规限,否则跨学科研究会影响人们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与接受。

(2)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与文学作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系统性。

(3)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否还要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这个问题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争议。

四、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的学科同异性

(一)“国外汉学”

1.“国际汉学”的称呼

“国外汉学”有时被称作“国际汉学”、“世界汉学”,或者简称作“汉学”。

(1)如果研究者是我们自己,在习惯上应该称作“国学”,因为它指的是我国自己传统的学术研究。

(2)如果是外国学者从事这一研究,这种学术自然就应该称作“汉学”,尽管仍是同一研究对象。

2.Sinology与汉学互译的复杂的一面

(1)汉语译名带来的问题

我国经学中有“汉学”、“宋学”与“清学”之分;中华民族有汉、藏、回、蒙等兄弟民族;汉字曾流播东亚,而“汉籍”中也可能记载他国历史与文化。诸如此类的缠夹情况,使得“汉”字内涵非一,外延广泛,“汉学”(若单从名称上看,即“汉”之“学”)的涵义如果没有上下文加以限定,也就会变得暧昧不明。再加上在国外学术史上“汉学”曾有贬义色彩。所以还有人主张应该以“中国学”代之。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要想使“汉学”这个术语一无纠缠,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2)西文“Sinology”一词带来的麻烦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学研究的旨趣、对象和方法有所变化,使得其含义也有所改变,这引起了西方汉学界的焦虑。

3.汉学的两种倾向

(1)取其狭义,即“汉学”是关于汉语文献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文化活动的研究;

(2)取其广义,即“汉学”是关于整个中华民族文献典籍、文物遗存和文化活动的研究。

(二)国外汉学的历史蕴涵

1.国外汉学的发展过程即是中国文化播扬于世界的过程

(1)日本多次派遣遣隋使、唐使、留学生、学问僧西渡沧海,前来亲炙中华文明。他们从典章制度,到文化教育、文学创作,几乎无所不学。就文学而言,他们不仅借用中国的语言符号,而且刻意模仿中国古代诗文的内容和形式。

(2)西方大规模地接触中国文化始于明清之际,那时西欧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其初衷本是在华布道,但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他们不得不采取“适应”策略,读儒书,习儒礼,华化西教,寻找中国人易于接受的方式。于是,研究中国便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2.汉学逐渐分化的过程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汉学这门综合学科,都有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甚至文史、语文等亲缘学科也渐渐解体;中国文学研究终于脱颖而出,并形成了自己的治学风格和学派传统。当今,日韩、俄苏和欧美的学术实体,是堪与国内学术相媲美的三大板块。

3.国外汉学并非只是孤芳自赏的业内行为,恰恰相反,汉学家译介和研究的影响延伸到了汉学界之外。

4.由中而西的传播链具有复杂的结构

(1)第一种是直接传播,大多事例均属这一种,而传至西方后多呈扩散状态。

(2)第二种是间接传播,这时日本往往起着“中转站”的作用,如寒山其人其诗首先传至日本,再传至美国,为当地一代青年提供了精神崇拜的样板。

(3)第三种是回返传播,这是指中国文学外播之后,在异国他乡促生出了新的文学样式或文学理论,而这种新事物重又回传到了我国。

(三)国外汉学的学术蕴涵

1.国外汉学的范畴

(1)译介学。无论是具体实践还是理论探索,国外汉学均给中籍外译以启发。

(2)鉴赏与评价。国外学者的文艺观、价值观以及趣味好尚,不言而喻,与我们不尽相同,甚至相去很远,这就决定了国外学术的独特性与歧异性。这首先表现在选择研究对象方面(在此也包含着鉴赏与评价眼光)。其次表现在实际的鉴赏与评价方面。

(3)影响研究。

(4)平行研究。这一研究以中西比照为主。

(5)方法论的创新。这也主要反映在西方汉学界。

2.国外汉学研究的特色

(1)这一研究在将中国文学与本国文学互相比照而证同辨异之时,便自然而然具备了比较文学的性质。

(2)这一研究是新方法的试验田。

(3)既然国外汉学家的批评方法、分析角度灵活多变,其文艺观、价值观以及趣味好尚又与我们不尽相同,那么他们所做出的论断和结论,也包含一些新颖而深刻的见解。

(4)这一研究经常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5)这一研究具有很强的国际性。

(四)比较文学对国外汉学的借鉴和利用

1.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虽分立门户,但其间也存在着渗透、交叉、叠合等关系。

2.国外汉学,就其本质特征来说,是一种国别文学研究,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因此我们说,比较文学和国外汉学是分立门户、各有专长的两种学科。

3.国外汉学对比较文学提供的借鉴

(1)梳理中外文学交流史。国外汉学本身就蕴涵着大量有关中国文学外播史的原始资料,以及与这一课题有关的文化信息。

(2)向国外译介中国文学。向外国读者译介中国文学,是在全世界弘扬中华文明的必由之路。外向传播,自然离不开翻译。

(3)不断更新文学研究方法。

(4)积极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