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茶事
- 饮一杯香茗 品一段红楼
- 潇妃燕
- 4564字
- 2019-11-28 15:44:13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红楼梦》,说这是一部小说的百科全书,也是古代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曹雪芹在写家长里短的同时,将文章上升到了文学的高度,使其成为了一部著作,并且位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暂且不论,先看看书中揭秘的一些古代生活的谜团,比如那时候人们是没有牙刷和牙膏的,那他们是怎么刷牙的呢?还是根本不刷牙呢?从书中我们能找到答案,古人那时候比我们还讲究,不仅刷牙,而且很懂得养生,用的东西都是纯天然的,我们用牙膏,他们用的是盐,美白消炎天然。还有人认为那时的女孩都没有化妆品,那就错了,她们用的也都是纯天然的化妆品,自己用花制作胭脂水粉,纯天然手工制作。没有指甲油也没关系,她们会用凤仙花染指甲,天然无公害,而且此花还有祛除蚊虫的功效,一举两得。没有牙膏和牙刷也没关系,他们会用茶漱口。从林黛玉进府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贾府中人,或者说是古人饭后都有喝茶的习惯,而且比我们还讲究,要先漱口然后才喝茶。
所以,即使那个年代没有高科技,没有保健品,没有化妆品,也难不倒聪明的古人,他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东西解决当下的问题。夏天太热,他们用冰块降温,房间里有味道,就用天然的植物做香料,熏香驱蚊一举两得。
古人的智慧一直沿用到了今日,在《红楼梦》中,作者更是借着主人公们的日常生活,将古代的茶文化知识一一告诉了我们。前面的论述都充分说明了一点,即茶在古人养生方面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再拓展一下,看看古人提出的四季养生是如何配合着茶进行的。首先古人认为一年四季是对应五行的,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五行又对应着五脏,即木对应着肝,春天容易肝火旺盛,所以春季养生注重的是疏肝理气、清热明目。春天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草木在发芽,我们选择的茶叶应该也是散发着香气的。春天最适合喝的茶就是花茶,这里的花茶指纯花茶,比如玫瑰、金银花、合欢花,还可配着传统茶中的花茶,比如茉莉银毫、玫瑰红茶。
夏季火旺,直接对应着心火旺盛,需要的是清火解毒。所以夏天最适合的茶就是绿茶、白茶、黄茶,这些都是清火的良茶。尤其是在炎炎夏日的正午时分,配上一杯香郁芬芳的绿茶,养生品茗,好不舒畅。
秋天,是润肺理气的时候,这时候就要生津养肺,乌龙茶就是最好的选择。一杯香气四溢的乌龙茶,配上清甜可口的冰糖炖雪梨,简直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适合在秋天食用了。王一贴也曾经给过贾宝玉一个方子,专门治疗女人妒忌的,叫作疗妒汤,材料就是用的冰糖和梨。乌龙茶、雪梨配冰糖,秋天绝对是女人润肺的季节。
到了冬天,那就是蓄阳的季节,补肾培元,所以冬令进补有膏方,有羊汤,各种滋补配方都在冬天。而对于茶而言,红茶与黑茶是最适合在冬天饮用的,温和减脂,能温暖一个冬天。
《红楼梦》中有很多跟茶有关的情节与诗句,讲到对于茶叶的冲泡就在第八回,虽然只有寥寥数笔,但也讲出了贾宝玉对于茶叶冲泡的讲究。如果说枫露点入茶汤中的这种说法成立,那么这样的茶就不是传统的茶,可能就属于花茶或者是工艺茶一类的了。
说起花茶、工艺茶一类,那么就不得不提几款家喻户晓的茶了。首先是享誉国际的茉莉银毫,这款将茉莉花与绿茶完美结合的花茶,之所以会以现在这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演变过程。
茉莉银毫是它的学名,是根据其两款材料的名字结合命名的,但其实它在文学上还有一个更雅致的名字,叫作茉莉香片。喜欢张爱玲的读者有没有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张爱玲曾经有一篇小说就是这个名字,那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整个故事的基调就像是茉莉香片一样花香满屋,内里却浸透着苦涩,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张爱玲似乎很喜欢用物件给自己的小说命名,与之类似的还有《沉香屑》《金锁记》等等。
小说《茉莉香片》是悲情的,令人心痛却又有些欲哭无泪。但是茉莉香片作为茶叶来讲,却是一款令人喜爱的茶。西汉陆贾在《南越行记》中记载:
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指耶悉茗花、茉莉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橘北为枳异矣。
由此可见,茉莉花最初是由胡国(今河南郾城区,舞阳县一带)传入南越(今广东、福建一带)的。这是关于茉莉花最早的文字记载。
当时的茉莉花只是一种植物,和很多的花一样,只是供人欣赏,而且这是一种外来的花,并不是本土的,但是将花入茶却是中国首创的。早在宋朝的时候,茉莉花茶就已经有了雏形,陆羽的《茶经》中这样写道:“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茉莉花茶初步形成时期,与其说是茶,倒不如说是一道甜品或者食物。我们聪明的祖先为了改善茉莉花的涩味,将它与枣子、橘皮结合,再放入其他一些植物和调料,制作成了那个时候的茉莉花饮品。这种饮品跟现在的茉莉银毫相差还是很大的,但当时能将茉莉花从观赏性植物做成入口的食物,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茉莉花与茶叶的真正结合还要推到明朝时期,经过了时代的变迁,此时茉莉花茶的窨制已有了更细致的操作方式。顾元庆的《茶谱》记载:“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扎花为拌。三停茶,一停花,用瓷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纸箬扎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经过这样的方式才算是有了茉莉花茶的基本形态,也更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茉莉银毫。
其实清朝以前,茉莉花茶只是文人雅士别出心裁的尝试,都是自己在家里做着玩的。这算是雅致的茶事,没有形成大的生产规模。也就是说,这样的茉莉花茶在外面是买不到的。茉莉花茶真正开始售卖,成为一道普及的茶叶,是在咸丰年间。直到那时,福州的茶商才开始大规模地制作茉莉花茶,销售到北京之后,大受欢迎。
而说到茉莉花茶的形成,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当时各地最好的茶叶都会运送到京城进献给皇帝。因为皇帝喜欢,所以这些江南地区的名优茶,也渐渐出现在京城的街头。也因为皇帝的喜好,所以绿茶的价格在那时候已经被炒得很高了,尤其是富家子弟,都以能喝雨前、明前茶为荣。可是绿茶不同于其他的茶,它对温度湿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那时候有几辆马车运送着名贵的绿茶进京,因为路上耽误了时间,导致这些茶发霉变质了,但是他们还是舍不得将这些茶扔掉。这时候他们发现茉莉花香气四溢,就灵机一动在绿茶上撒上茉莉花,本来只是想掩盖茶叶的霉味,希望能把这些茶叶卖掉。没想到加入茉莉花之后的绿茶,不仅除去了茶叶的霉味,还将绿茶苦涩的味道一并掩盖掉了。加了茉莉花的绿茶,芳香飘远,茶味清淡,苦涩的味道也减少了许多。
此前,老北京人是不喜欢喝茶的。因为北京甜井少,水又苦又涩,加上古时交通不便,江南的绿茶运到北京,大部分都要走上个把月,遇到阴雨天就很容易变质。用碱味大的苦水冲泡并不新鲜的茶叶,这样的茶汤必定很难推广。在市场中,茶商无意间看到经茉莉花熏制的绿茶,有了主意,就大力推广开来。茉莉花中的芳香物质,将茶叶中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不仅降低了水的苦涩感,还让茶味更加醇厚。而且,在风沙大、空气干燥的春天,能够闻到花香,这对刚刚经过漫长冬天的北京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
因为这些茶商,一时间茉莉花茶风靡京城。渐渐的,不少北京人早晨洗漱之后,都要沏一壶茉莉花茶,喝得背脊发汗、周身通泰,才迈着悠闲的步子出去吃早餐。
由此,茉莉花茶成了皇城第一茶。有钱的人喝白毫、龙珠,没钱的就喝高末儿。大街小巷处处有茉莉花茶的身影,无处不飘散着茉莉花茶的清香。
茉莉配绿茶,青梅配龙井,这说的是茶叶的结合,下面要说到的是茶叶的烹煮方式。龙井是绿茶中比较著名的一种茶叶,关于龙井的由来,曾经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乾隆皇帝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女人众多。这是位多情的皇帝,从富察皇后到乌拉那拉氏,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香妃;第二件事就是他喜欢作诗,他没事就写一首,出门就吟几句,现在的人喜欢在游玩名胜古迹之后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乾隆则是题诗表示自己到此一游;第三件事情就是喜欢下江南,可能是那里的美女如云,所以他经常去江南游玩。
据说有那么一次他又下江南了,在西湖看到了一棵茶树,上面的茶叶很嫩、很香,他就忍不住采了一点放在自己的袖中。本来想带回去问问这是什么茶叶,搞点新鲜的茶换着喝喝。但没想到一回去就接到了皇太后病重的消息,乾隆马不停蹄地回到了皇宫,因为皇太后病重,也来不及换衣服就直接来到了皇太后的寝宫,看望自己病重的母后。
天气闷热,奇怪的是乾隆这么多天不换衣服,身上一点都不臭,反而有一股清香。太后闻到这股清香味,人也神清气爽了,就问乾隆衣服里放着什么,乾隆这才想起来自己袖中的茶叶。他拿出来给自己的母亲,皇太后的病竟然因为茶叶而奇迹般好了,乾隆后来才知道这茶叫作龙井,因此西湖龙井一举成名,价钱也水涨船高。
其实《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没有提到过关于龙井的事情,但是结合龙井的上市时间,不由得会想起第二十七回中的一些场景。第二十七回中有两大场景:一个是宝钗扑蝶,一个是黛玉葬花。那一回讲的是林黛玉因为晴雯不给她开门正生气,又看见薛宝钗从怡红院出来,宝玉出门送客,就更加生气了。结果第二天芒种的时候起晚了,就没有跟姐妹们一起祭饯花神,而是独自葬花,但被贾宝玉看见了。这是一条线,另一条线是小红跟坠儿说着丢帕子的事情,被薛宝钗听见了。
这其中就提到了很重要的一个节日,芒种。为什么在这里我说的是节日,不是节气,因为芒种在现代没什么,就是一个普通的节气,跟大雪、小雪、大暑、小暑等,没什么差别。但是芒种在古代,尤其对于女孩子而言,是很隆重的一个节日。在这一天,女孩子们都会穿得漂漂亮亮的,然后送花神,许愿,有点类似我们现在七夕乞巧的仪式。古人认为芒种这一天众神退位,我们需要给花神饯行,以求她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人们平安健康,所以这是很热闹的一个节日,也是女孩子们很喜欢的一个节日。这一天女孩子们可以有很多的活动,不必劳作,可以尽情嬉笑玩乐。
而在芒种这一天,喝茶也是一件很雅致的事情。因为清明刚过,正好是春茶上市的季节,而龙井就成了人们首选的饮料。为了去除龙井的涩味,青梅煮茶应运而生。人们将青梅取来轻轻砸裂,用生铁小壶先煮得水沸香漾,候汤稍微冷静,匀入明前龙井,看叶片渐舒,浸透汤汁,再滤出汤水,调上枇杷蜜。酸甜里的茶味若现若离,如花离枝头的隐隐担忧,“春欲归,红消香断有谁怜”?
仿古人风雅,以茶入花,以花窨茶。除了将干花与绿茶相融合制作成新的茶叶,或者用青梅入茶冲泡出新的茶味之外,还有用鲜花窨茶的。这样的小情调来自于一个可爱的小女人,叫作芸娘,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录了夫人芸娘制茶的情景:“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多么蕙质兰心的一个女人,将普通的茶叶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花茶,而且制作方法特别简单。结合荷花绽放的季节,可以选用新鲜的绿茶,也可以选择普通的安吉白茶,在饮用前一天的晚上,用纱布或者宣纸,取出适量的茶叶,将包裹茶叶的纱布或者宣纸扎紧之后,放入花心。要是清闲的话,可以采取三放三取的方式,即放置花心一小时之后取出,再放进去一小时,再取出……如此反复三次就可以使用了。比较偷懒的法子就是直接放到花心上,隔一晚上,第二天取出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荷韵茶选的花是荷花,因为荷花花香味浓,而且荷花的花朵比较大,千万不要选睡莲,虽然两者都属莲科植物,但是制茶还是要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