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时常能听到职场新人们的叹息声:“苦于没有工作经验,找工作比登天还难。”回想当年,我们也同样怀揣着远大理想无奈地混迹在茫茫求职大军中。数年后,当我们变为职场“老人”,才知道事业的发展和时间的长短并不一定成正比,职场没有看似那么简单,亦没有想的那么完美。

我的一位好友林先生,已有十余年工作经验,在一家外资企业从技术员一直做到华南区的销售经理,现有车有房高工资,为很多人所羡慕,可是他自己却感到无比厌倦。

按公司的规定,工资与任务每年同比增长,工作是一年比一年难开展。遭遇金融危机后,他的业绩很不乐观,几次在销售会议上被老总指名批评,平时“称兄道弟”的同事也等着看笑话。林先生是技术转型销售,认为处理人情世故比销售难得多。有时候他真恨不得退回去自己单打独斗,可是人人都往高处走,谁放得下这个面子。心一横,混吧,能撑多久是多久。

我不是在捏造悲剧,像林先生这般痛苦的职场“老人”真的不少。大学生毕业时平均年龄在22~23岁,工作六七年就“奔三”了,到了而立之年。

到了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背着房,拉着车,头顶高级白领称号风光无限,私下却是苦不堪言。

一方面,求职者高呼:“好工作难找,难于上青天!”而另一方面,招聘方大喊:“求贤若渴,人才屈指可数!”我们怎么了?社会怎么了?究竟该何去何从?

随着职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患有职业倦怠的职场人士已经不在少数。

如今“职业倦怠”已成为社会的通病,职业倦怠虽然不是明显病症,但对人仍然有很大的负面作用,轻则对工作失去兴趣,重则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还会诱发一些慢性疾病。

失去方向感、没有亲和感、压力感过大、缺乏安全感、产生倦怠感只是职场“七年之痒”的五种典型症状。这种职业非病态症状就好像婚姻的“七年之痒”,随着职业生涯的延长,因为失去了最初的激情和新鲜感而开始感到厌倦。

我在职场打拼了多年,几经磨炼,才成为一个专业的HR职业经理人。我可以毫不避讳地说,“七年之痒”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我和别人一样也经历过。因为职业的优势,我除了学过更多的职业规划理论知识,对于职场的内幕,我或许看得比一般职场人更清晰,这也为我顺利度过职场“七年之痒”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美国成功学学者拿破仑·希尔曾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别!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还是失败。

职场老人们距离成功缺乏的已经不仅仅是高调的大理论,更重要的是一种务实的心态,这种心态源于内心对现实的清晰认识和对此做出的改变。理论不是圣人创造出来的奇迹,只是有心人从细枝末节中总结出来的规则。当你学会在现实中运用、体会,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心得,你就会很快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