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河

小河是沟内的主景,虽然河水很小,但清澈透亮,流动时发出潺潺的细小声音,十分柔和悦耳。早年间河里没有鱼,只有青蛙、螺蛳、水蛭、蚂蟥一类东西,河两边各有二三丈宽的沙滩,沙滩上堆卧着大小不一的石头,大的如卧倒的牛马,小的不过径尺左右,而沙子则一律是细碎柔和的白色绵沙,赤脚踩在上面,赤身躺在上面,那种绵软微痒的感觉真是舒服呀,舒服得人忍不住就要打滚。

小河是从西边流过来的,谁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儿,只知道顺河而东,河两边的沟道里石榴树越来越多,其中又间杂着杏树、红果树和柳树,这些树木高低错落、疏密不等,从河两边一直铺展向沟的半腰。春天时候杏树、红果树遍开白花,而石榴则吐出淡红色的叶子,风景优美无比。但孩子们并不怎么留意这风景,他们将这儿统称东沟,甚是鄙视不满,因为东沟的荒草很少,孩子们下沟一般都有割草的任务,他们可没有半点看风景的心思。不过,夏初夏末杏子与石榴成熟的季节,东沟内杏子黄过了,石榴就红鲜似拳,引诱得孩子们馋涎欲滴,只是东沟属于另一个公社,那儿的人对果木看得好紧,孩子们难有得手的机会,每每东向而叹,真是遗憾呀!

河水从东沟弯弯曲曲流过来,流过白杨坡侧,绕过花杏园,再向东从老虎沟前面一弯,从杏林北面的罐罐窑下面淌过,流入西沟。

西沟内果树很少,满沟净长些歪斜的老柳、衰朽的疙瘩杨,以及满身疤痕的老榆树。不过,西沟的沟腰有许多废弃不用的窑洞,夏天若有迅猛的暴雨,割草放羊的孩子很方便地就可以去那儿避雨。

东沟西沟好歹也是个名字,但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小河却没有名字,另外,东沟西沟之间两里多长的沟道也没有名字,沟北的村子名叫读书村,沟北的人就讲这段沟道叫读书沟,但沟南的村子叫雾庄,沟南的人便叫这段沟为雾沟,各叫各的,但相互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小河是沟的灵魂,第一次下沟的孩童,不管年龄大小,首先干的事情便是亲近小河,抓蝌蚪也罢,寻螺蛳也罢,赤脚在河里戏水也罢,只要身体和河水接触了,那清凉的感觉,那波纹涟漪的自然美妙,那水草水虫的倒影以及水中石块的圆润光滑,就都难以忘怀了,连同河边烂漫的野草野花,河上明净朗然的晴天白云,永远地留存心间。

孩童们来到小河,最爱干的事情是“修水库”,搞些石头烂泥将河水堵起来,就叫“水库”,待水位升高后,就修一条水渠,将河水引到沙地上,说是浇灌良田,每个孩童都给自己圈一块所谓良田,插些枯树枝一类东西当作庄稼,然后争着引水灌溉它们,弄得满身满手都是泥巴。

后来上游真的修了几个水库,库内放了鱼苗,于是河里也就有了小鱼的游动,这给河水增加了许多动感。在河水稍宽的地方,水草密密麻麻地疯长,都是些水蒿、水芹菜一类的,水草里往往藏着水蛇,当然,更多的是蚂蟥等水虫。蚂蟥是黑色的,瘦得只有几条长而细的腿,它在水面赤脚而行,忽东忽西,快捷无比。抓蚂蟥的孩子一般也是赤脚下水,低头弯腰急急地追逐,两手轮番出击,但蚂蟥跑得太快了,逍遥于水面如驭风而行的精灵,孩子们即使不怕水蛭,不怕水蛇,若只凭两只空手,就是累得满头挂汗也捉不住一只蚂蟥。

几年之后来杏林下面修了一个大水库,淹没了花杏园,淹没了菜园,水面一直升到白杨坡的中腰,碧波倒影,宛如一个小湖。

于是孩童们不久全都成了游泳的高手,放暑假后,一群一群的男孩子簇拥着下沟,大呼小叫、兴高采烈地奔往水库,找个隐僻处脱光衣服,如企鹅一样排队跳向水中,先是嘻嘻哈哈、在水中乱打乱闹一通,然后是游泳技巧的炫耀与比赛,最后一齐爬上岸,周身抹满泥巴,赤条条在岸边的草地上昂头挺胸正步行走,或者列队胡行乱走,同时嘴里高唱着自己认为最雄壮威武的歌,唱得十分地投入,激昂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