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判性思维的案例

案例1

一个幼儿园老师带领小朋友做游戏。一个布袋子装着一些小玩具,两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伸手摸玩具,然后会说,他推断这是一只小猪,因为他摸到一个圆圆的鼻子。他说“我推断”,而不是“我猜测”。

猜测可以是很随意的。但推断就要提供证据,要在证据和自己的论断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这个小朋友的推断便是——有圆圆的鼻子的更可能是小猪。

另一个小朋友则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他听到的情况,然后说出他认为第一个小朋友的推断是不是合理。

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是在培养四五岁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反映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特征:重视证据,能够在证据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以及观察和评论别人的观点。

在美国,自幼儿园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

许多校区要求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该假设为什么错了?如果验证了当初的假设,该假设又为什么是对的?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

案例2

“孔融让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范例。

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礼节,巧言善答。据传某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些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应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很赞许地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都是好梨了,为什么还有明显的大小之分,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学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让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意吃的人不吃,谁愿意吃谁自己去拿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是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截然相反的标准呢? 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就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如果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为什么会这样?

美国学生的讨论涉及批判性思维较深层次的内容,具有对隐含前提和逻辑一致性的意识,例如:

第四问——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意吃的人不吃,谁愿意吃自己去拿不行吗?这一问涉及对隐含前提的澄清,即孔融那样分梨的前提应该是家庭成员都爱吃梨,而且梨子是稀缺资源,但这一前提并不一定成立。

孔融拥有优先选择权,他并没有征求兄弟的意见就分了梨,他并没有想过哥哥们是否真的愿意吃大的、弟弟是否真能吃完大的。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独断专行,他只是关注自己怎么想、自己应该怎么样,并不关注别人的想法,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他的父亲不但没有看到这一点,反而把他的做法当作美德到处宣扬。孔融养成恃才傲物、不谙世事的性格,或许与这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第五问——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截然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这就发掘出两个“三段论”的大前提并发现这两个大前提是相互冲突的,涉及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