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在哪里

课程意识映射的是教师的哲学观和价值取向;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特点、语文知识、社会需要三要素;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要条件。

指向人的生命生长的课堂,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表达的是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和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由此,关注生命的课堂,关注的是师生生命的互动与成长,是师生间生命的相互启迪与润泽。关注生命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社会,更要关注个体的人、关注每一个人完整的生命,凸显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进而不断追寻、实现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回归。

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尊重人权

关注生命的课堂,关注的是师生生命的互动与成长。生命的成长,其归宿并不都是舍己救人的英雄、革命的斗士、尖端的人才。关注生命的课堂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培养人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学会阅读、学会交流、学会生存、学会成长!它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尊重人权的思想基础上的。然而,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文以载道”的思想,以及残留的文学为政治服务、“政治标准第一”的观点,都是在对文本进行“拔高”,进行“贴膏药”。比如鲁迅经典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究竟要让学生们掌握的是什么?大多数教师会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讲解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十几岁的孩子会一头雾水。如果硬要让他明白,你就要讲什么叫封建教育制度、什么叫封建教育思想,而最终结果就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你不讲我还明白,你一讲我倒反而糊涂了。

梁实秋的《雅舍》,我就认为它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梁实秋是一个“走狗文人”,有鲁迅先生的文章为证。按照教参的文字,我们就很难看到梁实秋先生的另一面。于是,我在上这堂课时,首先给学生提供有关梁实秋的资料以及历史上对梁实秋的评价,尤其是鲁迅对他的评价,同时还让学生知道了梁实秋在两岸交流、文学上的一些贡献,指导学生在课本当中找到梁实秋的风趣、幽默、乐观、豁达,并透过一些写蚊子的文字看出了他的“爱国心”,看出了他“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语)。于是,我就引导大家来考虑、讨论如何对一个人进行评价,引导他们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之中,而不是轻易用是“好”还是“坏”来下结论。

教材本身、文本本身,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它是有个体的生命内涵的。我们的教学并不全是“贴膏药”似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是道德观、价值观教育。这就要我们做教师的去研究,把学生生命成长放在第一位,用知识去润泽,用智慧来启迪。这样的教学才是本真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才是尊重生命的教育。

课堂理念: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相互沟通、补充启发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彼此分享生命的历程、生命的感悟,交流自己的情感、心态、价值观、价值取向。由此,我们和学生共同形成一种“生命场”。在其中,主体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独立个性的生命个体,他们有各自的能量和动量,更有相互的碰撞。碰撞就会产生新的能量(也就是我们说的“动态生成”),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老师们一定要有课堂的教学“生命场”意识,与生命体矛盾和碰撞的意识。

比如说,冰心的诗《墙角的花》,教参上都说它是“孤芳自赏”。你知道学生怎么想的?“老师,错的!它不是孤芳自赏,它是有自信。它不管世俗怎样看它,它照样在绽放。”你说一个初二的学生说这个话,不是因为生命的感悟,他说得出来吗?为什么说这个墙角的花就是“孤芳自赏”呢?这是写教参的人自己写的,硬塞给我们的!为什么就不能说它自信呢?你说有道理吗?我说很有道理,很有创意!一个学生没有自己的经历,他是说不出来的。

再比如说《孔乙己》的教学,如果我们的设计还是一味地死抠教材,紧扣教参,忘了联系时代背景去思考、去组织教学,学生就只能牢记教参的说法,孔乙己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喝懒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们就读不出孔乙己内心的苦楚,读不出自己的同情与怜悯,我们也就看不到学生人性的善良。我的《孔乙己》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店里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个画面很凄惨!他被人毒打,还被人嘲笑。我觉得他很可怜。

师:同学们觉得孔乙己可怜吗?

生:可怜!

师:仅仅因为被人毒打吗?

生:每当孔乙己到酒店,那些喝酒的人都要嘲笑他。说明在那些人眼里孔乙己只是一个笑料。他们根本不理解孔乙己内心的苦楚。

师:有道理!你怎么知道孔乙己内心有苦楚的?

生:当旁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里的“颓唐不安”和“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就告诉我们他内心有苦楚。

师:哦!怎样的苦楚呢?

生: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直未能“进学”,这是他最大的苦楚和羞辱。当别人当面揭了他这疮疤,当然痛苦啊!

师:说得好!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孔乙己的名字叫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一个人连名字都没有,值得同情。

…………

这个对孔乙己形象分析的片段,师生通过思维的碰撞折射出一些时代的变化。原来的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更多的还是从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冥顽不化的一个人物的角度而谈。现在更多地看到他是一个很值得同情的人。孔乙己为什么值得同情?他是连名字都失掉的人!我们教参里肯定不会说到。连名字都失掉,身份、名字都失掉……我就说鲁迅小说里面最悲惨的是这些人——没有名字的:小D、阿Q、祥林嫂……没有名字,没有家人,没有故乡,没有土地,这是最最悲惨的。

关注生命的课堂的归宿:启智、培智

启智、培智应该是关注生命的课堂的基础和归宿。能否高效地学懂、学通、学活、用活知识,取决于智慧。关注生命生长的课堂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充分开拓人的智力潜能,使人成为具备开拓创新“资本”的人,这种资本就是智慧;开发培植学生的智慧,教育者不仅要“有心”,还要“有智”。仅有知识,只教知识,不仅难以培植学生的智慧,还会限制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效率,制约其终身的发展,更会不经意地因其“教”而浇熄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其走向愚钝。墙角的花儿开了,你说它是“孤芳自赏”,学生偏偏要说“它是有自信的”,你能说他错了吗?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把孩子的智慧给扼杀了。

“智慧要靠智慧来培植”,为师之道,在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培养学生的智慧,成为智慧的播种者,使学生渐渐变得聪明起来,而我们语文教师千万不能只做一个“留声机”,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我们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也要把孩子看成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首先我们自己得要从我们的生活阅历和对生命的理解的角度来研读文本,具备从文本的字里行间理解文本本意的功夫。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用教材,至少得把作者了解清楚,然后把时代对人的要求了解清楚,作者究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写作的,大致要了解清楚。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究竟是在一种怎样的情景中写的?教参上写的是“迷茫”,那么我们再看一看朱自清的文章中有几篇不用“美女”来作比喻的?它隐含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些都是我们要去考究的。

再比如说《荷塘清韵》中写到的“波斯猫”这个细节,如果你拿掉它与这篇文章是否无关?但是如果你认真读一读的话,读一读其中的文字,你就不难发现作者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赞美,更是写他对人生的感悟,是用“荷”来喻“人”、用“荷”来抒情的。在《荷塘清韵》中作者是想种荷吗?如果是,为什么不去主动找?如果不是,为什么说“丢下种子前要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如果作者把莲子投入池中,就听天由命了,他为什么每天还要到池边去看看?这就是文章当中反复强调这个“荷”叫“季荷”的缘故。

写到“蝉噪林愈静”这个细节,为什么说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作者有没有参透?而写到一个喜欢荷花的邻居,天天来数荷花的朵数的时候,为什么要补上“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确实能数出朵数”呢?为什么要写“莲做着春天的梦”?……我想这些问题你不去研究教材,不站在你的生命的角度去思考,是提不出来的。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指向人的生长的语文课堂,就是充分发挥教师智能中的人文情感和文本内容的人文因素,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关注生命、放飞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园地,让课堂奏响生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