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西文化与两种自我结构

自我问题在心理学领域表现为“我是谁”“我与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人们怎样解释他们的行为”等问题。理解与回答这些问题依赖于一个人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因此,近三十年来心理学研究自我一直贯穿着这样的思想:“自我是文化的过程与产物。”(Markus & Kitayama,1991;2010;Heine,2001;Kitayama & Uskul,2011)。

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与自我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心理学家定义文化为:文化是价值观念及其实践(实现价值观念的行为)在大规模的、生态学的和社会水平上的综合。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综合特征,强调个人的独立、自主。在个人主义文化下,人们大多具有独立型的自我(independent self);集体主义也是一种文化综合特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大多具有互倚型的自我。文化怎样影响自我呢?现有的研究表明,下列因素对自我有重要影响。

寒冷和干燥的环境,以及住所的高度流动和低密度的人口(这些至少传统上联系着游牧和放牧的生活方式),导致强调人的独立性;而温暖而潮湿的环境,以及住所的少流动和高密度的人口(这些至少传统上联系着农耕的生活方式),导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

商业化与工业化培养了人的独立性,因为他们需要独立的决策与判断,以及同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以外的人打交道。工业化的进程使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在农村农民彼此是熟悉的,但各地的农民来到工厂,他们彼此是陌生人;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金融的发展是不以任何个人关系为基础的,投资者和资金使用者之间完全隔离。总之,与陌生人打交道要求人的独立性。相反,商业化与工业化不发达的地区与国家,人们多与亲属、邻里打交道,因此养成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特性。

较高的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的人们,例如,中产阶级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美国人经常变换工作,因而变换住所(美国被称为建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这导致美国人的独立性;亚洲国家农民住所一辈子也不变化,甚至祖祖辈辈就在一个村里,这导致了人们相互依赖。

志愿的边疆开拓者,像18世纪和19世纪美国的西部开拓者,在人烟稀少的环境下,要独立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因而发展出独立的心态,并且,自我激励、自我保护以及自我绩效推动的艰苦工作都视为当然,以便去应付残酷的生态环境,因为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人,而人们之间也很难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关系。与美国的情形类似,日本的北方岛屿(Hokkaido)具有一百多年的开拓历史,那里的人们比日本大陆的人们更具独立性。

总之,在生态与社会的诸多因素影响下,西方社会历史上一直强调人的独立性或与众不同,因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发展出人的独立型自我,而东方社会则更强调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因而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发展出人的互倚型自我(Kitayama & Uskul,2011)。

心理学家马库什与北山志(Markus & Kitayama,1991,2003,2011)根据文化对自我的影响,区分了两种自我结构。他们以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作为区分自我结构的依据。西方文化下人们具有独立的自我结构(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分离(separation),自我与非自我的边界是个体与任何其他人(包括亲人),即西方人的自我是他/她自己,不包括其他任何人。因此,西方人看问题依赖自己的观点。相反,东南亚文化下人们具有互倚的自我结构(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结(connectedness)。互倚的自我嵌入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仿佛一个人属于社会关系而没有独立的自己,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是父母、亲人、好朋友等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别,即东南亚人(East Asians)的自我包括亲人、好友。因此,东南亚人看问题更依赖别人的观点。

图2.3 两种自我结构(Markus & Kitayama,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