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作哲学导论(代序)

江怡

广云教授组织完成了《哲学导论》一书,嘱我作序。我以往也曾参与过类似的导论或概论的写作,并对如何写作导论还曾发表过一些言论,从理论到实践都做了一些探索。如今,阅读了广云教授等编写的这部《哲学导论》,还是有些问题愿意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思考。

我们知道,哲学这门学问或学科最初来自西方,古希腊的“爱智慧”为哲学赋予了缘起意蕴。虽然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哲学”却始终如同新鲜事物,不断被人们传诵和教导。这也就是为什么导论性质的哲学入门书,永远都会有新的作者和读者。的确,正因为哲学常说常新,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自己对哲学的理解方式,不断补充对哲学的新的理解,根据时代变化,根据科学发展,也根据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对哪怕是入门性质的哲学导论给出一些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应当是所有谈论哲学这门学科的人都会涉及的内容。试想一下,如果一门学科的导论入门在不同作者那里表现为不同的内容,或者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么,我们还会认为这些导论是在讨论同一门学科吗?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类哲学导论似乎正面临着这样的困难。这似乎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我们是否可以找到所有的哲学导论都必须包含的内容,使得这些导论讨论的是同一个学科?

为了回应这个问题,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找到这些共同的内容。例如,早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们对哲学的理解基本上是将之看做人们对一切事物的自然理解方式,也就是说,当我们要讨论事物的自然本性时,我们就需要采用哲学的方式,这种方式包括了理性、自然、情感、一般人性等概念。但到了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们对哲学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哲学不再是对自然事物本性的追问,而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把握,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讨论哲学时,我们是在讨论人类意识活动的自我实现问题。这样,哲学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现实联系,而只是与我们的精神生活的最高目标有观念上的联系。在今天,当我们讨论哲学的时候,我们更关心的,是哲学对我们经验生活的直接关切,是哲学能够为我们的现实活动提供的指导和帮助。从这些历史描述中,我们似乎很难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家们对哲学这门学问共同内容的论述,或者说,哲学家们似乎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哲学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或者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但却没有对哲学作为一门共同学问或学科提出某些共同的观念和主张。我相信,这完全是因为,哲学这门学问或学科原本就是这样的:她正是以展现不同哲学家思想的这种特殊方式,表明了这门学科的特点。在哲学史上就有这样的说法:“哲学就是哲学史”,因为哲学就是以历史的方式展现这门学科的内容和特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以哲学史代替哲学,或者说,用哲学的发展历史去定义哲学学科性质的做法,显然无法使得一般读者对哲学性质获得真实的了解,更无法使得我们对哲学这门学科得到一般的理解。其结果,我们看到的哲学导论必定是不同版本的哲学史。这就是为什么这本《哲学导论》同样是以哲学史的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那么,我们需要追问的是,难道哲学导论只能这样来书写吗?离开了哲学史,我们就无法介绍哲学这门学科或学问了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只能承认,哲学这门学科还停留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形成对哲学这门学科的一般理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哲学这门学科已经成为独立的学科,无论有多少学科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去,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依然保持着无法被取代或被取消的独特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强调哲学学科特殊性的重要原因。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科逐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消失,但唯有哲学这门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被取消过,更没有被任何其他学科所取代。这些事实恰好表明,哲学的确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她应当有自己的独特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其他任何学科中不加以讨论和处理的。因此,哲学导论就应当包含这样一些内容。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途径。这是任何一门学科能够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那么,我们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哲学的研究对象、领域、方法和途径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正是哲学本身,或者说,哲学研究原本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的。这似乎又让我们回到了问题的起点:哲学是以其对自身性质的规定来从事研究的,换句话说,哲学是以讨论自身性质问题而展开研究的。或许,正是由于哲学研究的这种特点,使得哲学导论难以用讨论自身性质的内容而加以展现,因为哲学家们对这些内容的讨论恰好构成了哲学历史的主要内容。这又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哲学导论总是被写成哲学史这个问题了。

当然,这本哲学导论是为哲学专业的本科生们所写的,这就需要专门说明一下了。首先,关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这的确是一本哲学导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我们知道,在古希腊,“哲学”被解释为一种爱智慧的学问。如今,我们理解“哲学”这个概念的含义,也通常是按照这个解释。然而,由于“爱智慧”这个说法已经被人们滥用了,所以,我们最好把它替换为另一种说法,即“追问智慧的活动”。在本书中,作者们则把这个概念解释为“学问”与“修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学问”和“修行”并非名词,而是动词,是作为活动或行为的一种说法。难得的是,本书作者用简短的言语,就把中国、西方和印度的哲学思想做了比较,最后得到一个结论:“哲学不是任何一种知识入门、知识大全或者至上知识,而是对于知识的批判和反思。这种批判和反思依靠人的智能和人的灵性。哲学通过开发人的智能,启发人的灵性,不断激发人的求知本能,培养人的爱智品格。”应当说,这个说法是能够被接受的,并且可以用于解释不同的哲学传统。

其次,关于为什么要学习哲学的问题,这也是每个哲学初学者都会提出的问题。虽然本书作者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好的回答,即从历史起源上说明哲学“无用之大用”的道理,但对于一个初入哲学的本科生来说,依然无法让他们完全摆脱以是否有用的逻辑去评判哲学学习对他们的未来生活能够带来实际好处的思路。其实,仔细想来,所谓“无用之大用”的说法还是没有摆脱用哲学的功用去理解哲学价值的做法。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或许会有更好的理解。学习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而是在于我们选择学习哲学的最初动机。如果说哲学是一种对智慧的追求,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哲学。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考察不同人的哲学观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至于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哲学观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或者是,我们如何可以通过对不同哲学观的考察,得到我们可以共同理解的哲学观念。而所有这些考察正是构成了我们学习哲学的最初动机。或许有人会说,我们需要学习哲学的动机并非如此复杂,我们只是需要为我们的灵魂寻找一个安身之处,为我们的精神建立一个可以依靠的家园。应当说,这些想法其实都是无可指责的,因为它们恰好反映了普通人对于哲学的朴素理解和最初追求。然而,作为一门学科或学说的哲学却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理解的特征和内容。这些特征和内容就包含了哲学概念的意义澄清和哲学观念的逻辑论证,包含了抽象思维和推理活动在哲学研究中的根本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学习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是一种将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判断能力提升到对事实性质的抽象理解的能力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哲学学习是这样一种训练过程,因而哲学专业学习就变得非常必要了。

最后,关于怎样学习哲学的问题,这原本是仁者见仁的问题,但本导论的作者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作者借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说明哲学学习必须要从了解哲学的历史出发,因为这些哲学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就是每个时代的精神反映。特别是,作者对马克思关于“哲学正在世界化”和“世界正在哲学化”的观点做了自己的解读,由此表明哲学乃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化的活灵魂。但这显然并非有关学习哲学的方法,而是对哲学的理解方式。如果从学习哲学的方法角度看待哲学的性质,我们就会得到不同的理解方式,而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哲学,也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对哲学的误解和神秘感。我想,本导论的作者们正是希望能够通过对哲学性质的不同理解,让我们走进哲学学习本身,由此得到哲学学习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方法。

总之,通观全书,相信读者们会有一种强烈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畅快淋漓的思想通透感。从古到今,从西到中,从印度到犹太,从希腊到罗马……,所有这些历史画卷如数家珍般的展现于我们面前,让我们如临其境般的感受到了哲学的思想力量。不仅如此。这部哲学导论的最大特点在于,作者以朴实的语言清晰地说明了哲学发展的昨天和今天,揭示了哲学思想之深邃的奥秘,特别是对当代哲学讨论的重要领域、问题和方法都做了很好的梳理。这些都使得这部哲学导论具有不同于其他同类著作的鲜明特征:目前还没有哪部哲学导论性质的著作会把当代哲学中的主要问题和方法作为其中的主体部分。的确,形而上学、知识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领域,都是以它们所研究的问题而形成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些哲学问题也构成了当代哲学的主要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分析哲学、现象学和解释学都作为哲学方法单列成章,这的确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哲学思潮在当代哲学中具有的重要方法论地位。这种处理方式也与国内已经出版的同类著作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本《哲学导论》的确是一部创意大胆、立意独特、蕴意深远的哲学导论,相信读者在阅读该书的时候也能够亲身感受到这些特点。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