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
孩子的眼球和身高一样,是随着年龄不断发育的。刚出生的小孩眼球较小(体积只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一),眼轴也较短,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很多小孩都具有远视的情况。随着眼球由小变大地发育增长,孩子的视力从“远视状态”逐渐发育为“正视状态”;如果孩子的视力发育过度,就会进一步从“正视状态”发展到“近视状态”(石一宁,2012,第97页)。在孩子眼睛发育的过程中,眼睛可能发育过度,导致眼轴过长,形成轴性近视,因而孩子有远视并不代表以后没有患上近视的危险,家长需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孩子上学后也要注意学校体检时视力检查的情况。如果孩子的视力在较短时间内由远视“恢复”成普通视力,应当警惕其发展成近视的可能性。
对于眼睛这样重要而又敏感的器官,发育过程中理应好好保护它。如果孩子的眼睛还没发育成熟,就开始大量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用眼,孩子的眼轴过度增长,便从“正视状态”发展成“近视状态”。如果把视力比作“银行存款”的话,不妨说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挥霍”(损耗视力)的习惯,长此以往便会把“存款”耗尽,变得“负债累累”(近视度数越来越严重),最终近视伴随终身。
遗憾的是,在高考竞争压倒一切的今天,很多父母让孩子从小就开始看书、识字。2015年,网上广泛流传的《有感于拼爹学习和孩子学习热情》的帖子,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升学压力、早教压力:发帖者的大儿子每周有五次奥数课、三次语文课、五次英语课,还有足球课、钢琴课、围棋课以及国际象棋课。孩子除了应付课外补习,还得完成课内作业、课外作业,很少得到休息;小女儿才5岁大,就开始参加各种小学课程和兴趣班,每天下课回家后还得练琴、写作业。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家长没有意识到过早开始知识教育的潜在危害,让孩子从小看书、上课、练特长,身心都得不到休息。
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好坏,对其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都有重大影响。如果因为过早接受文化教育(如看书识字、看谱练琴)而患上近视,孩子即便赢在了起点,也有可能在人生的马拉松里因为视力负担而逐渐落后,甚至被淘汰出局:上学后,孩子会因为看不清黑板而影响听课效果,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高考时,孩子会因为近视而在选专业的时候受到各种限制;工作中,孩子会因为近视而降低工作效率、影响职业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在孩子发育过程中早早地损害了眼睛,“抢跑”得到的优势很快被抵消,在人生的马拉松里时时刻刻都承受着视力缺陷[1]带来的不便甚至是痛苦,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得不偿失。
生活在21世纪,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娱乐项目、生活用品都会给儿童视力带来伤害,家长需要加倍注意。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几乎成了年轻父母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们是许多人主要的娱乐工具。不仅如此,在应用商店中也有各种早教的软件,可以协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不过,电子产品距离眼睛过近,也会损害孩子视力。幼儿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一般会玩游戏或者看动画片,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屏幕和眼睛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定时休息眼睛的自觉性。而孩子长时间以不合适的姿势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疲劳,诱发近视、弱视或斜视。
除此之外,如果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电子产品上,眨眼的次数会降低,这样泪水不能很好地滋润眼球,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干眼症。
其实电子产品不仅会对孩子的视力形成威胁,同样可能损害作为父母的成年人的视力。因此,父母应该慎重使用电子产品,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自己负责、也对孩子负责。
强光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干涩,引起孩子近视;蓝光和紫外线都可能通过孩子的晶状体,损害幼儿的视力。生活中,一些我们不常注意的地方都可能存在着强光、蓝光和紫外线,这就需要我们主动了解、积极防范。
首先,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要注意提防蓝光造成的危害。可见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的,其中蓝光的能量最强,对眼睛的刺激最大,而电子产品发出的光线中有大量的蓝光。婴幼儿的晶状体因为发育不完全,过滤光线的能力相比成人弱,因此婴幼儿使用电子产品会伤害眼睛,长时间使用甚至可能导致弱视。
其次,很多家庭的浴室内都装有浴霸,可在孩子洗澡时保证环境的温度,防止着凉生病。但是,浴霸发出的光较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蓝光,对孩子的眼睛有害。出于保护视力的考虑,孩子在洗澡时还是不用浴霸为宜(王洪峰、王恩荣,2014)。
最后,孩子在户外时,要注意阳光强度:如果阳光强烈,应该考虑给孩子佩戴质量合格的墨镜,否则阳光中能量强的蓝光以及看不见的紫外线会像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一样,对幼儿的视力产生负面影响。
和孩子一起看电影是让人开心的事情,不过,如果是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话,家长还是需要三思。
正如前文所说,幼儿的视力没有发育完全,在看快速运行的画面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所以家长享受到的视觉效果,孩子未必能享受到;另外电影院中的音效分贝对孩子来说往往偏大,孩子的听觉敏感,不太适合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下。
3D电影虽然好看,但对孩子眼睛有着更大的危害:我们在看3D电影时,眼睛需要不断地自动调节,而幼儿的眼睛调节能力不完全,观看3D电影不但会产生疲劳,还有可能导致头痛之类的症状(王洪峰、王恩荣,2014)。
由此看来,对家长来说更好的办法是陪伴幼儿在家观看电影和动画片。这样家长可以定时让孩子休息眼睛,防止孩子视力疲劳。
因为学龄前儿童表达能力不完善,对自己的视力也不能正确地评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小动作,来发现孩子视力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些小动作包括:看东西时皱眉、眨眼、眯眼、歪头。这些小动作表示孩子可能有远视、散光、近视或者两眼视力不等之类的状况。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做进一步的视力检查。
应当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进行定期检查,大约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这样,家长可以掌握孩子视力发育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矫正。弱视、斜视这些眼睛的疾病在孩子长大以后就难以矫正了,因此要早发现、早矫正。
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体检状况来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也可以自行带孩子定期去医院检查眼睛。
如果儿童视力有问题,不能在眼镜店验光配镜,更不能随便购买成品眼镜,一定要去医院,让医生决定矫正办法。
因为儿童的视力调节能力和大人不同,在验光的时候可能表现出前文所说的“假性近视”的症状。为了准确测量儿童的视力,需要进行散瞳的操作——这是眼镜店的工作人员没有资质也没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在我国现阶段视光学人才欠缺的背景下,眼科医生所具备的与眼睛、视力相关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往往是其他人员所不具备的。
必须提醒的是,一些眼镜店通过出售廉价、劣质的眼镜产品来盈利,甚至打出“免费验光”的招牌,让很多父母误以为在这些地方随便给孩子买一副便宜的眼镜就足以解决问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验光、五分钟验光并不能保证验光的准确性,其配制的眼镜也未必适合孩子的眼睛状况。长时间佩戴不合适的眼镜,可能引起孩子视力问题快速恶化,最终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