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风荷动:静参中国茶道之韵
- 马嘉善
- 1507字
- 2020-07-09 20:02:17
女儿红
人到中年,心境渐渐趋于平淡甚至死寂,特别是我辈至情至性之人。
欧阳文忠在《秋声赋》里叹道:“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黝然黑者为星星。”人到中年,恰如这秋天的树木一样,正值飘摇的季节,“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于是便常常想着寻找一些阳光,一点温暖,寻找一句两句温柔,使冰冷的心得到些许慰藉……
于是便常常找来一些闲书,聊解抑郁情怀。所谓闲书当然是指一些闲人闲时所记以供我辈闲人闲时聊解抑郁情怀的书,如冒襄的《影梅庵忆语》,如沈复的《浮生六记》,如周作人、梁实秋们的散文等。
周作人的名字是小时候读鲁迅时结识的,只知道他是鲁迅的弟弟,也会写文章,却不知他的文章竟写得那样好!
豆腐据说是淮南遗制,历史甚长,他的制品又是种类很多,豆腐,油豆腐,豆腐干,豆腐皮,千张,豆腐渣,此外还有豆腐浆和豆面包,做起菜来各具风味,并不单调。
这是周作人的《臭豆腐》,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平淡中现出厚重。其他如《咬菜根》《罗汉豆》《吃茶》《谈酒》《谈梅子》《苦竹》;梁实秋的《腊肉》《火腿》《喝茶》《饮酒》等,大都清新可喜,风格自然,很可一读。
鲁迅的书现在是不大读了,大概是小时候读得太多的缘故吧。(只仿佛记得单是他的《彷徨》就读过许多遍,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没有别的书可读。)鲁迅的文章自然也有很大的可读性,如他在一篇杂文(到底是哪一篇,已记不清了)中就很幽默地写道:“我的窗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有时候很奇怪,正当鲁迅们以笔作枪,横眉怒目金刚式地在纸上嬉笑怒骂时,周作人、梁实秋们却坐在老式靠背圈椅里,叼着烟斗,不慌不忙地饮茶、聊天、谈吃谈喝,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文章,哪来的这份闲情雅致?
人到中年,方才懂得了个中道理。
萧闲处,磨尽少年豪。昨夜醉入山花路,满湖春水段家桥。濯发坐吹箫。
中年是生命的秋天,能结果的已经结果,该凋落的即将凋落,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正是这个道理。
江南有一种酒,称女儿红,据说是在人家生下女儿后,便酿数坛黄酒,藏在地窖里,等到女儿出嫁时才拿出来宴飨宾客,酒味醇和,很是好喝。大概好的文章也是如此,只有窖藏几十年后,滋味方才醇厚,方才是天地间好文章,方才能供我辈至情至性之人拿来下酒……
人到中年,生命也恰如这女儿红,时间越久,酒味越是醇和、厚重,也越是趋于平淡甚至死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浊酒一杯,谁伴我尽此余欢?
(苦茶和尚评曰:全不关茶事,冷兄莫非要卖文不成?
京华闲人评曰:闲人藏有十九年女儿茶数帖,他日奉君,以完此文。)
茶时:1996年6月26日,上午,阴,独坐瀹茶
茶室:冷香斋茶品:龙井茶
水品:自煎水,水温85℃茶器:常用玻璃杯
瀹法:上投
一水:干茶入水,香菲微半室,透栗香,茶稍沉后,香气稍减,添花香。入喉甘滑,后气香,后味甘淡,有津。闭目屏息,觉一股平和之气充溢喉吻间
二水:香幽微,后气醇和,后味甘淡,有津
三水:仍有香,入口甘淡,有津
茶形:条索型,挺秀平直,色泽苍黄透绿
香气:清香汤色:淡黄
叶底:多为嫩叶,有芽,叶底嫩黄,间有老叶
简评:香幽味醇,如仁人君子
明 丁云鹏《漉酒图》
不出文记
茶时:1996年9月18日,上午。窗外雨声潇潇,瓦盆中虫声沙沙,不觉吟起姜白石的《齐天乐·蟋蟀》词来,于是烹茶以志幽兴
茶室:冷香斋
茶品:山南午子绿茶
水品:自煎水,水温90℃
茶器:常用素壶、小盏
瀹法:下投
一水:香清幽,透栗香,入口滑嫩,后味稍甘,微有津
二水:香清幽,入口滑嫩,微有津
三水:微有香,味淡,稍有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