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美国华裔名校生的成长访谈及美式教育之鉴
- 清瑕
- 1683字
- 2020-06-25 07:20:58
自序 我和教育
五十年前,我只在母体里待了不到七个月,就降临在上海的仁济医院。没有啼哭,闭着眼睛,一个柔弱的生命,只有四斤七两。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很多人劝妈妈放弃这个孩子。但是,听到听诊器里传来的微弱心跳,妈妈坚决要求想尽一切办法救下自己的孩子。在保温箱里沉默了七天的我,终于睁开眼睛,送给了世界第一声啼哭。之后,我们母女开始了相依为命的日子,我的一生也开始和教育融在了一起。
面对教育,或许我们更多地关注“教”,而或多或少地忽略“育”。其实,“育”才是基础。甲骨文“育”左边是个“女”,右下方是个倒着的“子”,整个字形都在意会母亲生育孩子。当母亲全力救下我的时候,她在告诉我,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它的起点是爱。
因此,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生命课题。经历生命就要经历教育,接受教育就是滋养成长。在采访了大量的美国华裔家庭后,我最为感动的是那份父母子女间的亲情,那份持久不懈的爱和爱的表达。
比如,四个孩子的妈妈徐晖经常在林子里和孩子们捉迷藏;哈佛妈妈燕子把每天给父母的越洋电话当成必修课;当Holly发现儿子的莫名恐惧可能是疾病的时候,她和所有母亲一样,把孩子的健康快乐作为教育的唯一追求;哈佛男孩孟雨晴的爸爸“萌爸”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关系是亲子关系。无论如何,都不要做伤害亲子关系的事情。”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亲情和爱始终是它的主题。学会爱和正确地表达爱,应该是家庭教育面对的基本问题。面对汗牛充栋的教育理论,我更愿意相信,教育是生命和生命的互动引导,是一个生命照亮另一个生命的历程。家庭教育,更是一份爱和智慧的生命实践。
因为这样,父母的用心自然而然;因为这样,父母的智慧不可或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与众不同的家教滋养。当好他们的教育专家,给予他们最适合的生命陪伴和引导,是我们每个家长的责任,也是这些优秀父母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或许他们的具体教育方法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但是那份智慧和用心,却是我们每个父母学习的榜样。
从教师到校长,从中国到美国,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有资历以一个教育人自居。但是,从近年来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同一大批优秀父母的交流互动中,我发现,教育不仅是专家的事业,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基本修行。特别是对于家庭教育,我也只算是一个普通但还用心的母亲。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职业经历也给了我更多认识国外教育,以较为宽广的视野思考教育的机会。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趋同化。现代教育的分层功能和竞争的加剧,让教育的工具特征越来越突出,“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了世界性教育现象。所以,地球是平的,教育也是平的;中国教育的问题,美国教育也一样有。因为,教育是人类的教育。
但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制度体系的差异,让不同国家在教育实践上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借鉴和交流同样重要,开放和包容不可或缺。在游学美国教育的这些年,我更愿意以平视的眼光去思考美国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有时候,甚至会发现,在中国很多被批评的做法,譬如尖子班,却在美国以天才教育的形式普遍存在着。教育不是标准化生产,也不是均衡的乌托邦。我们要承认人的差异,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并认识到教育永远是因材施教的鲜活实践。
回归人,就回归了教育的本源,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我介绍一些美国教育的做法时,更希望大家能够去感悟和思考那里面渗透的人文情怀和对规律的尊重。我写那些关于教育的文章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引发大家新的思考,因为教育本来就是所有人都参与的生命实践。
借此机会,感谢所有在我生命成长和教育实践中给予真诚帮助的人,感谢爱我和我爱的人。特别是对于本书的出版,感谢中国经济出版社教育分社社长崔姜薇女士的邀请和策划,以及葛晶主任和冀意编辑的倾情付出。感谢所有被采访者的真诚和支持,也感谢家人的帮助,感谢我的儿子特别为这本书题写了书名。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聚合的过程,任何成果都源自合作互动和同生共长。如果没有那份生命的传承和共生、互动和共舞,教育将不再是教育,生命也将失去前行的力量。
教育即生命!一点感悟,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