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任保平
- 5340字
- 2020-06-25 07:20:49
三、《资本论》中的质量经济理论对中国特色的质量经济学构建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因此,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质量和效益,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在质量追赶中需要从微观、中观到宏观全面提高质量。因此,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质量经济理论在理论上对构建中国特色的质量经济学,在实践上对新常态下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需要研究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质量经济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建立起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质量经济学理论”[3],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1. 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由于质量问题没有成为主要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是以数量分析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质量时代,质量问题成为现时代的大问题。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需要在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质量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沿着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和逻辑方式,对经典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进行扩展,构建以质量分析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以质量为核心,扩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价值、使用价值、价格、劳动二重性理论中引入质量分析,为构建质量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在微观分析中,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引入生产要素质量分析、产品质量分析、企业质量分析等,以微观质量的提高为核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扩展马克思关于内涵扩大的再生产、集约生产方式、结构分析等内容,为新常态下的结构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分析国际贸易质量、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为开放发展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落实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建立中国特色的微观质量经济学理论,指导微观经济质量的提高
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质量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微观质量经济学理论,在提高微观经济质量的过程中,要从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出发,既要重视质量的物质性,更要重视质量的社会性,把质量的物质性和社会性有机结合起来,使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促进微观经济质量的提高。同时,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质量理论,产品质量是通过劳动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的,企业必须通过提高劳动质量来提高产品质量。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有多方面的原因,也有多方面的解释。从马克思《资本论》的质量理论来看,主要是企业生产中,仅仅只注意了产品使用价值的物质属性的质量,而忽视了产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的质量,生产结构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过剩了,也就是缺少社会属性的质量相对于社会需要而过剩了。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首先要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基础促进微观质量的提高。
(1)以劳动质量来提高产品质量。马克思《资本论》的质量经济理论认为劳动质量决定产品质量,因此,产品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要素的质量,包括生产条件的质量、技术进步、人力资本质量和产业发展的质量,通过生产条件的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作用的发挥、产业发展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劳动质量,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在提高微观经济质量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和引导企业促进技术研发,加强生产技术改造,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新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的先进科技向企业生产过程的转化。加强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开发的基础上,不断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发展新产业,依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消费的升级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2)依据需求端消费水平的升级,使供给端的生产与消费相适应。依据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经济学规律,总需求结构决定总供给结构,总需求结构要与总供给结构保持大体平衡,产品总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影响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随着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消费品的功能、档次和质量也需要不断地按照需求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的消费升级阶段,消费升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随着消费从低端消费水平走向中高端消费水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不再是经久耐用,也不再是追求消费的数量,而是要更加追求消费的质量,诸如消费的安全性、时尚性、便利性、环保性、健康性和舒适性。因此,依据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需要生产者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需要生产高质量和高品质的产品。
(3)依据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质量理论,企业生产的循环过程也决定着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决定于生产过程质量,生产过程质量决定于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最终决定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企业要树立质量理念,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严格的企业质量管理流程。把质量看成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线,落实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贯彻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同时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的质量,通过企业技术进步、管理的规范化、工艺流程改善,通过提升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优化企业的创新环境,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快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同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以产品质量提高为核心,以管理质量提高为手段,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
3. 建立中国特色的中观质量经济学理论,促进中观经济质量的提高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经济结构失衡和产业结构的“低端锁定”,这种经济结构失衡和产业结构的“低端锁定”造成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平衡,这些结构性失衡形成了资源的误配置和资源的不能被有效利用,这样就形成了经济发展中传统产品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同时存在的矛盾,导致了中观经济质量问题,制约了产品质量社会属性的实现,影响了微观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依据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质量经济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的中观质量经济学理论,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目标,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促进中观经济质量的提高。
(1)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依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劳动力禀赋中的比较优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但是由于技术进步的约束,虽然实现了产业结构多元化,但是没有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现代化,在全球价值产业链条中处于低端位置,产业附加值低、环境压力大,“低端锁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中观质量经济学理论,中观经济质量的提高要在打破产业结构的“低端锁定”上下功夫,以质量提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在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基础上,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向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提高中观产业发展的质量。
(2)以生产力质量的提高带动结构升级。新常态下我们仍然面临着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但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生产力的质量,通过生产力质量的提升形成新的发展动力。目前全球生产力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新生产力孕育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在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新生产力要素中的信息技术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力量。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推动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不仅有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有质量问题,要更加重视生产力的质量。我们必须把握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创新努力提高生产力的质量,从依赖低质量的生产力要素转向利用高质量的生产力要素,通过生产力质量的提高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以生产力质量的提高推进我国中观经济学质量的提高。
(3)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整合。在中观经济运行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依赖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中观经济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结构升级,而结构升级要坚持以创新为支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技术、安全、环保、能耗等标准进行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整合。在传统产业升级中,建立产业创新链,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效率。鼓励推动企业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在产业结构层面,引导传统产业向全球价值链升级,鼓励企业改造供应链关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组织层面,进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进行业兼并重组,通过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股权置换、产权流转等方式,进行产业价值链并购重组,通过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观质量的提升。
4. 建立中国特色的宏观质量经济理论,引导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宏观质量理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因此,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宏观质量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宏观质量经济学理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促进我国宏观经济质量的提高。
(1)以技术创新形成宏观经济质量提高所依赖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依据马克思《资本论》的宏观质量理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可以表现为数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现为质量的提高。在提高宏观质量的过程中,要以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的完善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和运行的效率,进而提高宏观经济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真实作用,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科技创新中要实现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协调,加快由增长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促进技术创新从模仿创新转向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形成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
(2)加强体质创新,为提高宏观经济质量建立激励导向机制。提高宏观经济质量的关键在于突破体制约束,体制具有激励导向功能,在我国宏观经济质量提高过程中,要以体制创新来形成宏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质量激励和导向。首先,完善质量型的经济评价体制,突破GDP数量评价的局限性,从数量评价转向质量效益评价,消除提高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体制机制约束。其次,消除宏观经济质量提高中的科技创新的各种体制性约束,让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主导因素,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宏观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新动力。最后,建立质量效益型的宏观调控新体制,实现宏观调控从数量调控转向质量调控,建立起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相结合、需求调控与供给调控相结合、短期调控与长期宏观调控相结合,具有质量效益特征的宏观调控新体制。
(3)进行发展战略转型,为提高宏观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战略支持。从宏观经济质量提高的角度来看,发展战略转型就是依据经济发展资源禀赋条件的变化,通过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变革来整合资源,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实施了追赶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延续了这一战略,多年的追赶战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由追赶战略向质量效益战略转型,宏观经济质量提高的战略要从数量追赶战略向质量追赶战略转变,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发展出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型产业链,通过质量效益战略提高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质量经济学理论,促进开放经济质量的提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经济要实现开放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世界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中的质量问题发展为质量竞争并不断上升到首要地位。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国际贸易质量理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质量经济学理论,实现开放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从以数量的比较优势向以提高质量的竞争优势转变。
(1)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开发潜力的出口企业和行业,促进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出口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2)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质量。注重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技术进行升级改良,提高相关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走集约型的出口增长方式,从而使现有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能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产品的换代升级,保持持久的竞争力。逐步改善本国要素资源配置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转移,最终为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利条件。
(3)通过创新制度安排,提升对外贸易质量。通过能源控制和管理,限制甚至有可能要禁止涉及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的出口和贸易,同时减少高能耗产品和行业的重复建设和运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对贸易部门生产技术方面的科研投入。建立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降低贸易部门生产过程中污染的排放,规避“污染天堂”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