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制度
- 蔡守秋
- 14266字
- 2020-08-27 15:41:32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根本途径,是贯彻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和具体方式;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对不可持续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是一场创新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的新型革命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然选择和必经之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福泽后世的伟大事业;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型道路,是为中国这艘巨舰树立的新的航标,是开启中国复兴之门、未来之门的金钥匙,是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好画卷。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将大大加快中国破解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的探索进程,引领中国开辟“五位一体”和“五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对中国的复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国人民只有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在认真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经过反复思索和实践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观,是继承工业文明、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最新探索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生态文明吸收了当代生态环保运动、可持续发展运动的先进理念、思想、成果和优点,是生态运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伦理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先进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
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人民经过近一百年的艰苦奋斗,才逐步进入一个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旗帜的“五型社会”的新阶段。中国政府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及生态文明,开始建设生态城市的探索。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说,“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10]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同年3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3年6月25日)提出了“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指导思想。在2005年3月12日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提出了“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11]接着,《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明确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2]的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已经将环境保护从行为实践提高到文化、理论和伦理的高度。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简称中共“十八大”报告)[13]首次设单篇、用7个自然段、1361个字论述生态文明。在该报告中,“生态”这个词共出现39次,“生态文明”出现15次,“生态文明建设”出现7次(其中生态这个词共出现39次,生态文明建设出现7次,含有“生态”二字的术语和专门用词多达29个,如生态、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退化、生态良好、生态价值、生态效益、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空间、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生态文明新时代等。该报告还使用了大量与“生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术语和用词,如“自然”这个词共出现10次(包括自然、自然灾害、自然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等术语);“环境”这个词共出现33次,其中属于环境保护法中的天然的环境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的词有24个,如“环境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环境友好型社会”“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损害”“环境保护制度”“环境监管”“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保意识”等),属于社会环境的词有9个[14]。另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内容更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和突出地位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复兴的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中,没有提到“生态”一词,仅仅分别一次提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首次在总纲中用一个自然段、182个字论述生态文明,首次专门强调“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该党章强调,“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章是党的根本纲领和党内“大法”,党章的上述规定既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要求和指导原则,又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有利于全党同志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全面、详细阐明生态文明的绿色纲领,“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一个具有绿党特征的党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虽然不是“绿党”,却吸收了“绿党”在大力促进生态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和教训。中共十八大和党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和突出地位的高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复兴的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是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应对环境资源生态问题挑战的伟大创举和战略抉择,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和地球村负责的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福泽后世的伟大事业;是引领中国开辟“五位一体”(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型社会”(指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绿色经济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已经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年到2020年),并将其作为“十三五规划”十个重点领域之一。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途
在全部文明体系中,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途,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15]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16]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在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7]中共“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首先强调的是发展,这里的发展应该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即GDP增长。在科学发展观看来,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硬指标,环境保护也是硬道理硬指标。那种不问时间、地点和情况变化,机械地、教条地将经济发展特别是GDP增长作为“优先”和“中心”的观念和政策是错误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已经提出了“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的决策。江苏省党委和政府已经确定环保优先的方针,江苏省于2007年11月颁布的《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已增加“坚持环保优先”的方针。广东省党委和政府也对珠江三角州地区提出了“环保优先”的方针。《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2004年)第2条规定,在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时,实行“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本书在后面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时,省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字)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第五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进一步明确规定,“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反思和转变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通过多元参与、良性互动、诉诸公共利益的生态治理,通过建立在公民广泛参与基础之上的协商民主政治,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现代化是一场新型生态革命,将造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现代化国家;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经济是成熟的生态经济,将培育造就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企业;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社会是成熟的生态社会,将培育造就具有生态伦理观和环境道德的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政府是成熟的环境友好政府,将培育造就担当环境责任的人民公仆。只有通过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才能有力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有效打破传统的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经济体系,扭转重个人享受、轻社会公平的社会生活和消费观念,从而建立起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系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才能形成环境法治文化和环境法治秩序,才能有效地处理“五型社会”建设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才能保障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的目标、任务、计划的顺利实现。只有通过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和伦理价值观念的转变,营造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必不可少的生态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规范和考量各级政府的行政决策及社会的行为方式,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社会文明体系。只有通过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才能形成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的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才能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系统、保障动物福利、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等法律和制度。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即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非科学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符合科学也就是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是说科学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里的人是具体的人,是生活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人即生态人。这就“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8]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全面发展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特别是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生态保护的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特别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全面、加快和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以生态人理性发展生态文明;强调“以自然为根”,要求将环境生态作为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落实“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为魂”,要求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规律进行科学发展;重视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使之相互协调。总之,只有全面、加快和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的科学发展。
(三)生态环境、生态安全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环境生态的重要性,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规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源泉,是工农业生产等各种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的原料、能源和动力,是最宝贵的物质财富。环境生态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环境生态的重要性可以用“以自然为根”来概括。关于“以自然为根”,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理解。我国春秋时代的思想家管仲认为,“地者,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根菀也”(《管子·下篇·水地》),“地者,政之本也”(《管子·乘马》);“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水是万物的根据,一切生命的中心,一切是非得失的基础),“人,水也”(人也是水生成的),“水,具材也”(水是具备一切的东西),“具者何也,水是也。万物莫不以生”(什么东西是具备一切的东西?水就是具备一切的东西。万物没有不靠水生存的),“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什么?水是万物的本原,是一切生命的植根之处)(以上引自《管子·下篇·水地》);“夫民之所主,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管子·禁藏篇》)。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创始人)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万物来自水,又复归于水”;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约前588~约前525,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气的凝聚和稀释造成万物。”[19]马克思认为,“土地(指地上地下资源)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20]他还引用威廉·配第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指一切自然资源)是财富之母”。[21]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2]“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3]自然是“人的存在的基础”[24]。法国作家加里在《天根》一书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是所有生命的根”。[25]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26]《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02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类是自然之子。”[27]200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29]时任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的周生贤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健康之源。”[30]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以自然为根”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也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根本性。
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习近平也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31]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32]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33]我们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就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维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建设活动。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就是生产力,保护环境资源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资源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保护与改善人民的根本民生条件,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珍惜和节约资源就是珍惜和节约社会财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护和改善我们的家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完整性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破坏的威胁的安全状态,或者说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及其环境的生存和完整都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的安全状态。生态安全既反映环境安全也反映人类安全,它表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态意义上的生存和发展的安全程度和风险大小。生态安全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而维护生态安全正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经济危机是短暂的,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民族生存就会受到根本威胁。
1996年7月16日,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了确保环境的安全,必须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34]早在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就提出了“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也强调指出,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3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认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求“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形成“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促进全球生态安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光明日报》2015年9月22日2版)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和方式,人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成员。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处于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生态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构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活动,只有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安全或生态安全法制建设,防治生态安全问题及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才能使我国人民获得一个安全舒适、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一个富于生产多样性、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一个环境适宜、资源充足的生产建设环境。
3.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人与自然关系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基本矛盾、基本关系和基本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每一个人从其出生到死亡都与大自然保持着生态联系,不但人体外部存在着一个生态系统(人的外部自然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生态系统(人体内部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人体内外共同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与其自然环境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人本身就是地球生态圈(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只是人类生态系统或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6]自然界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也生活在人类社会中”[37],“归根到底,自然和历史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38]。马克思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9]。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的作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40];“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41];“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42]。马克思在《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总和的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4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人类整个进步”及“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更”,即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44]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决定了现代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反作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可以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魂”来概括。每一个具体的人、个体的人,既与其他人发生联系,也与自然(包括环境资源)发生联系;人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适当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基础。每个人只能通过自身与其他人的关系和自身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求生存、求发展、求利益、求幸福。人的一切行为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效益(包括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提供最大的效益。2002年11月8日,中共“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其中包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阐明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4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强调,“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要求,“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光明日报》2015年9月22日2版)将“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2005年,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46]2012年,时任环境保护部部长的周生贤也认为:“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谐共处、互惠共存,有利于推动建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美丽中国。”[47]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只有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当代的生态危机,迫切需要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安全问题和生态危机,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能源紧缺等环境资源生态安全问题,及其引起的环境资源生态危机。中国资源总量是大国,人均占有量是小国,资源利用效率是弱国。中国资源种类全总量大,但资源组合不够理想、后备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紧缺、供需形势严峻。根据2009年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到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2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0%。中国自然资源总量的综合排序虽然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的1/3,其中土地不足1/3,森林与林地为1/6,草场为1/2,森林蓄积量为1/8,矿产资源为1/2,淡水资源为1/4(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中国要以占世界总量1/8的淡水、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48]目前我国的环境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严重,人与天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2)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严重,人与水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3)土地污染、破坏、浪费严重,人与地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4)森林、草原生态破坏严重,人与森林、草原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5)滥捕野生动物、虐待动物情况严重,人与动物(鸟、兽、宠物等)关系不和谐;(6)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人与海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危机。
根据《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环境保护部2009年6月5日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2010年12月21日印发)等资料: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49];生态环境压力大,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单位GDP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单位GDP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0]。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全国天然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目前,中国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费量世界第二(在2012年中国消费世界一半的钢材、水泥和煤炭),污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氟氯烃的排放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酸雨面积已占中国大陆面积的1/3。我国列入世界濒危动植物目录中的动植物占该目录总数的1/4,有15%至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已经成为污染物排放量最多、水土流失最严重、荒漠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全国排查的4万多家化学品企业中,12%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不足1公里。电子废物、工业废物、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全国共有近1.2万座尾矿库,其中危、险、病库1470多座。2005年至2012年,环境保护部调度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共计941件,其中涉化学品500件,占53%。2013年6月,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70%左右的电子垃圾最终都汇集到我国。[51]据世界银行1997年完成的报告,仅测算中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带来的对人体健康、农林渔业及其他损失每年达540亿美元(约4320亿元人民币)。在1994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13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根据2006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这还仅仅是水、气、渣等10项环境污染损失,没有包括生态破坏方面的损失。[52]我们的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在第133名。[53]在2011年,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的估计,环境损失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可能达到5%至6%,大致相当于2.6万亿元人民币(合41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八分之一。[5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也认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安全问题和生态危机恶化人的生活质量、损害人的生存条件,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国家安全,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当代的生态安全问题和生态危机,迫切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因为环境生态保护和节约资源能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领域,只有通过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要有效解决和化解生态安全和生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