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陵王天德三年以后金代的路制
第一节 总管府路
海陵时,是金路级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划一时期。天德二年(1150),金改北京路为临潢府路。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燕京为中都,燕京路为中都路。中京为北京,汴京为南京,中京路、汴京路也随之改名。正隆二年(1157),又废除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上京路亦随之改称会宁府路。
皇统二年(1142),疆界划定后所形成的十九路政区,可分为统军司、都部署司、都总管府三种类型。上京、河东南北、河北东西、河南、山东东西、陕西诸路为都总管路,东京、西京为都部署路,北京、中京、燕京、咸平府、大名府路属统军司路。天德二年,东京、西京都部署路,北京、中京、燕京、咸平府统军司路,均改为都总管路,而大名府统军司路则予撤销。正隆二年,复置大名府都总管路。故正隆二年仍为十九路,但复置后的大名府路仅辖大名府及开、恩、濮三州。正隆二年的十九路是中都路、北京路、东京路、西京路、南京路、会宁府路、临潢府路、咸平府路、河东南北路、河北东西路、大名府路、山东东西路、京兆府路、庆原路、熙秦路、鄜延路。
世宗朝,对海陵的汉化政策,有所修正。大定十三年(1173),为防止女真人渐忘旧风,世宗复以“国家兴王之地”会宁府为上京,会宁府路也随之改名上京路。二十七年,改熙秦路为临洮路,又升凤翔府为总管府,置凤翔路。临洮路辖临洮一府,兰、巩、会、洮、河、积石六州。凤翔路下辖凤翔府、平凉府、秦州、陇州、德顺州、镇戎州。凤翔府原属京兆府路,平凉府原属庆原路,秦州、陇州、镇戎军、德顺军原隶熙秦路。德顺军,皇统二年升为州。镇戎军,大定二十二年升州。二府、四州二十七年来属。这样,大定末,金总管府路共有中都路、北京路、东京路、西京路、南京路、上京路、临潢府路、咸平府路、河东南北路、河北东西路、大名府路、山东东西路、京兆府路、庆原路、临洮路、鄜延路、凤翔路等二十路。
章宗朝,金朝的路制有所变动。建于承安三年(1198)的《济阳县创建先圣庙碑》明确记载,时“天下十有九路”。这表明大定二十七年(1187)后金朝路制发生过变动。废并的路,据《金史·地理志上》载,应是临潢府路。该条言,临潢府都总管司路,“大定后罢路,并入大定府路”。临潢府路经皇统三年(1143)省并后,长期以来仅有临潢府、庆州两州府,加之入金后政治地位的下降,因此废并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撤销临潢府路的时间,据下列两条史料,应就在承安三年。《金史·章宗纪二》载,承安二年九月壬寅,“遣官分诣上京、东京、北京、咸平、临潢、西京等路招募汉军,不足则签补之”。十二月癸未,“遣户部郎中李敬义规措临潢等路农务”。可见罢临潢府路应是三年之事。但是关于《金史·地理志上》的这条记载,前人怀疑有误,认为“临潢路,世宗、章宗时未罢,纪传中屡见,章宗以后不见,疑‘定’是‘安’字之误”,这个判断也是有史料依据的。检《金史·章宗纪四》,泰和八年(1208)十一月丁未条,就有“敕谕临潢、泰州路兵马都总管承裔等修边备”之事。甚至卫绍王在位期间(1209-1213)还有孟奎出任“北京临潢等路按察转运使”之事。因此,章宗时罢临潢府路行十九路之举可能存在时间不长即又恢复。在《金史·食货志·租赋》里,泰和五年就有关于临潢府路的记载。
但谭其骧先生认为“《地理志》之十九路,正当在泰和五年”。他说:“今按《食货志》通检推排:‘泰和五年,以西京、北京边地常罹兵荒’,是时临潢府路当已罢,故北京路得有临边之地。又同《志》租赋:‘泰和五年,章宗谕宰臣曰: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临潢、陕西地寒,稼穑迟熟’,是时临潢府路应未罢,故与北京并举。据此则临潢路之罢并北京路,由大定二十路变而为《地理志》之十九路,正当在泰和五年,前一条系已罢后记载,后一条系未罢前记载。”他认为这两条史料,正好说明临潢府路之废发生在泰和五年中。但这样的推断,依据是不充分的,也是不符合史实的,因而不能令人信服。
谭其骧先生的另一个依据是,《金史·地理志》所体现的是泰和末年之制。其实《金史·地理志》的编纂,是以正隆时期的州县为基础,逐渐补充、层累叠加的。该序言,金“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其间散府九,节镇三十六,防御郡二十二,刺史郡七十三,军十有六,县六百三十二。后复尽升军为州,或升城堡寨镇为县,是以金之京府州凡百七十九,县加于旧五十一,城寨堡关百二十二,镇四百八十八。虽贞祐、兴定危亡之所废置,既归大元,或有因之者,故凡可考必尽著之,其所不载则阙之”。金“尽升军为州”,为大定二十二年事,则此前所言为正隆时事,是无庸置疑的。上引所言十九路时期各数据,与本人据《金史·地理志》统计的正隆二年数据最接近,也证明了这一点。金代编纂的地理总志,我们知道的有《金初郡志》和《正隆郡志》两部,上引第一句很有可能就是引自后者。我们依据该志所提供的信息统计,该志记载泰和八年以后州县的变动,分别以正文和注文两种方式,州府的变动为正文,县的变动为注文,与是年以前州县变动记载的方式并无不同,体例前后一致。金泰和八年以后发生变动的州府凡44处,乣3处,时间最晚在正大八年(1231),金于是年“以石甃其(卫州)城”,距金亡只有两年的时间。金泰和八年以后发生变动的县有60,最晚在元光二年(1223)。因此,《金志》所载后期政区的变动也不可谓少,并非个别,基本上覆盖了金后期,应是金代后期政区变动的比较完整的记载。元代史臣在《金史·地理志序》之末所言不诬,也可为印证。对于谭先生的观点,我们不敢苟同。
元太祖攻破金之抚州后,石抹明安曾建请太祖继续进兵南下,谏言中有“金有天下一十七路”之语。时在壬申、乙亥(1212-1215)间。关于此时金行十七路的记载,又见于《金太一观十七路醮首姓名碑》,该碑罗列了十七路的全部路名,即“南京路、中都路、西京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河东南路、河东北路、东京兼咸平府路、北京兼临潢府路、秦凤(凤翔)路、熙河(临洮)路、庆原路、京兆(府)路、鄜延路、上京路”。碑建于贞祐二年(1214),与石抹明安所言为同一时期。碑中少大名府路,又并咸平府路于东京路,临潢府路于北京路。翻检《金史》,贞祐以后,不见临潢府总管府路的记载。大安三年(1211)十一月,“德兴府、弘州、昌平、怀来、缙山、丰润、密云、抚宁、集宁,东过平、滦,南至清、沧,由临潢过辽河,西南到忻、代,皆归大元”。此时距章宗去世仅三年,金已丢失西京路、临潢府路以及包括平、滦在内中都路的众多城池。宣宗即位后,于贞祐二年迁都南京。同年四月,临潢府、全庆二州侨置于平州,兴州侨置于密云县。因此,此时临潢府路对金而言,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无力收复的北疆,保存其建制已毫无意义。因此,临潢府都总管府路可能再度废并于宣宗迁都之后。另外,辽东地区自元太祖六年(1211)即金大安三年以后,即成为耶律留哥、蒲鲜万奴、耶厮不、蒙古等势力的角逐之地,咸平府相继落入耶律留哥、蒲鲜万奴之手,成为伪都。金朝的势力仅局限于辽东半岛南端的苏、复、海诸州。因此,金实际上已丧失对辽东的控制。加之,咸平府路辖区也小,仅领咸平、韩州两州府。在金迁都开封后,咸平府路并入东京路应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大名府路,也是一个辖区不大的政区,它仅辖大名一府和开、濮、恩三州。贞祐三年,中都失陷,河北地区金实已不能控制。史言,贞祐二年,“时山东、河北诸郡失守,惟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徐、邳、海数城仅存而已,河东州县亦多残毁”。此时,金将大批猛安谋克户迁徙至河南。置河北东路行总管府于原武、阳武、封丘、陈留、延津、通许、杞诸县,以治所徙军户。置大名府行总管府于柘城县,以治所徙军户。同时,置行尚书省于河北东、西两路,以节制各地抵抗蒙古军的土豪武装力量。贞祐二年,必兰阿鲁带同知真定府事、权河北大名宣抚副使。这或许表明大名府路已并入河北西路。总之,种种迹象表明,贞祐二年时,金在中都、辽东、河北等地相继失守后,已将辖区过小的临潢府路、咸平府路、大名府路废并,此时金总管府路为十七路之制。即南京路、中都路、北京路、东京路、西京路、上京路、河东南北路、河北东西路、山东东西路、京兆府路、庆原路、临洮路、鄜延路、凤翔路。
第二节 转运司路
太祖、太宗两朝,西京、中京、北京、河东、河北、陕西等路,已先后设置转运司。河南、山东虽未见有关文献记载,但金初在黄河以南执行“官制不易、风俗不更”的政策,因此也当仍然推行宋制,于两地设置转运司。皇统初(1141),除少数路,金各路计司基本上已改为转运司。《金史》卷七五《沈璋传》载,璋“为东京路都转运使,改镇西军节度使。天德元年(1149),以病致仕,卒”。则东京转运司皇统时已置于东京辽阳府。另外,皇统四年,金“以宋使王伦为平州转运使”。天德元年末,“以燕京路都转运使刘麟为参知政事”。表明平州、燕京两路皇统时也已设置转运司。惟上京路转运司最晚,直至天德三年方置,四年改称济州路。海陵时,财政区也进行了调整。天德二年,北京降为临潢府,北京都转运司为临潢府路转运司。天德三年,临潢府路转运司罢,该路应并入中京路。中京大定府,贞元元年(1153),因海陵迁都燕京,而改为北京。中京路也随之改为北京路。因此,自天德三年后,该转运司实辖临潢府、北京大定府两都总管司路的财政。贞元元年,平州路转运司并入中都路,即原燕京路。从现存文献看,海陵时,陕西转运司并未分路。据《金史》记载,毛硕,“天德二年,充陕西路转运使”。左泌,“贞元初,为浚州防御使,迁陕西转运使”。可证。《金史·地理下·京兆府路》条所言,天德二年,置陕西东路转运司。陕西财政区由此分为东、西两路,不确。据成于大定十年(1170)的《揽辔录》记载,“河(山)东西路:东平府为首,大名府,滕阳、泰安二军,济、恩、徐、濮、开、滑、邳、宿、兖、博、德十一州,总六十三县属焉”。则大名府都总管路与山东西路都总管路的府州军,同属山东西路转运司管辖。因此,海陵时,转运司路应有中都、东京、西京、北京、南京、济州、河北东西、河东南北、山东东西、陕西等十三路。
世宗时,转运司路的变动有三,一是,东京路转运司迁至咸平府,改称辽东路转运司。据史载,“大定丁酉(十七年),予(王寂)贰漕辽东,以朝命按治冤狱”。王翛,“大定二十四年,迁辽东路转运使”。而大定十年范成大在《揽辔录》中叙及东京路时,尚称“东京路以辽阳府为首”。因此,该路移司当是大定中之事。二是,世宗后期,济州转运司路并入东京路。三是,陕西分为两路。据史载,丁暐仁,“迁陕西西路转运使,大定二十一年,卒官”。刘昂“大定十九年进士,……年三十二为尚书省掾,调平凉路转运副使。时术士有言昂官止五品,昂不信。俄以母忧去职,连蹇十年,卜居洛阳,有终焉之志。有荐其才于章宗者,泰和初(1201),自国子司业擢为左司郎中。……道卒,竟如术者之言”。丁暐仁为陕西西路转运使在大定二十一年前,刘昂为陕西西路转运副使应在大定末至明昌初(1190),因此陕西漕分路应为世宗时事。世宗大定四年、十五年、二十二年三次通检推排,第一次派十三名使臣,第二次派二十六名使臣,第三次派十四名使臣,分路推排。前后两次当是一路派遣一名使臣,中间一次当是一路派遣两名使臣。大定时的三次推排,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大定十五年前后仍然行用的是海陵时期的十三路之制,大定二十二年前后则是陕西分路之时。陕西东路转运司治于京兆府,陕西西路转运司治于平凉府。两路的管辖范围,从历史上看,北宋时,陕西六安抚司路,分属永兴军路和秦凤路两转运司路。永兴军路管辖永兴军、鄜延、环庆三安抚司路,秦凤路管辖秦凤、泾原、熙河三安抚司路。但金代的陕西要比北宋时小,因此皇统二年(1142)改六路为四路。大定二十七年,分建凤翔路,所辖凤翔府、秦州、陇州,北宋时属秦凤路安抚司,平凉府、镇戎军、德顺军,北宋时属泾原路安抚司,也就是说,均属陕西西部的秦凤等路转运司。尽管镇戎军等的辖境与北宋时有所不同,但路级区划未有变动。从金四总管府路来看,京兆府路、鄜延路位于陕西东部,庆原路、熙秦路位于陕西西部。由于《金史》明确记载,平凉府是陕西西路转运司的治所,因此,可以断定,平凉府所在的庆原路及其以西的熙秦路,属陕西西路转运司管辖。而京兆府路、鄜延路则属陕西东路转运司管辖。凤翔路建立后,它应隶属哪个转运司呢?从凤翔路所辖六州府来看,仅凤翔一府属位于陕西东部的京兆府路,其余五州府均属位于陕西西部的两路。其中,秦、陇、德顺、镇戎四州属熙秦路,平凉一府属庆原路。由于平凉府是陕西西路转运司的治所,终金世未变,因此,可以断定,陕西全境划分为五路后,陕西东路转运司管辖京兆府路、鄜延路的财政,陕西西路转运司管辖庆原路、凤翔路、临洮路的财政。这样,大定十五年至二十二年间,金转运司路共有中都、西京、北京、南京、辽东、隆州、河北东西、河东南北、山东东西、陕西东西等十四路。
但是,大定二十六年八月世宗第四次通检推排时,“遣吏部侍郎李晏等二十六人分路推排诸路物力”,从此以后,转运司路应又改为十三路。这从章宗时承安三年(1198)和泰和八年(1208)两次通检推排就可以看出。史言,“承安三年九月,奏十三路籍定推排物力钱二百五十八万六千七百二贯四百九十文”。“泰和八年九月,以吏部尚书贾守谦、知济南府事蒲察张家奴、莒州刺史完颜百嘉、南京路转运使宋元吉等十三员,分路同本路按察司官一员,推排诸路”。世宗时,转运司尝一度为十四路,检《金史·百官三·都转运司》条注,十四路中惟少隆州一路,联系上引有关“通检推排”的史料,可知隆州路当于大定二十二年与二十六年间并入辽东路。因此,章宗时,转运司路应是中都、西京、北京、南京、辽东、河北东西、河东南北、山东东西、陕西东西等十三路。
大定二十九年(1189),章宗即位未改元。六月,初置提刑司,分按九路,其中,山东东、西路为同一提刑司路,而河北东、西路与大名府路为同一提刑司路。提刑司的主要职能是对辖区的官员实行监察,章宗这样划分提刑司路,必然对转运司路有所变动。海陵时,大名府总管府路与山东西路总管府路同属山东西路转运司路。九路提刑司设置后,大名府总管府路必然要改隶河北转运司路,因为它要接受河北东西、大名府提刑司路的监察。河北转运司路分东、西两路,它具体隶属于哪一路呢?大名府路所辖四州府,与金的河北东路地里相接。从历史上看,其中的大名一府与开、恩二州,北宋时,就隶属于河北东路,因此,我认为在提刑司设置后,大名府总管府路应与河北东路总管府路同隶属于河北东路转运司。
泰和八年(1208)十一月,金“以转运司权轻,州县不畏,不能规措钱谷,遂诏中都都转运,依旧专管钱谷事,自余诸路按察使并兼转运使”。贞祐三年(1215),罢按察司。史言,移剌福僧,“贞祐三年,迁山东西路按察转运使。是岁按察司罢,仍充转运使”。郭俣,本为“陕西东路按察转运使。贞祐三年,罢按察司,仍充本路转运使”。由此可知,诸路转运司一直沿续至金末。
第三节 提刑司路、按察司路
大定二十九年(1189),章宗即位未改元,在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方面,采取了一个重大举措,即设置了九路提刑司及划分其监察区。提刑司的职能是,审察刑狱,监察官员、豪强,查禁私盐、酒曲等,并兼劝课农桑、屯田、镇防军等事务。承安四年(1199),改提刑司为按察司。按察司的权限比提刑司有所扩大,泰和元年(1201),原不隶提刑司的猛安谋克始隶按察司。八年末,“以转运司权轻,州县不畏,不能规措钱谷,遂诏中都都转运,依旧专管钱谷事,自余诸路按察使并兼转运使”。宣宗迁都开封后,四方兵动,国土日蹙,人心未定,议者请权罢按察。贞祐三年(1215),遂罢按察司。
九路提刑司初设时的情况,据《大金国志》所载,中都西京路,西京置司;南京路,南京置司;北京临潢路,临潢置司;东京咸平府路,东京置司;上京曷懒等路,上京置司;河东南北路,汾州置司;河北东西大名等路,河间置司;陕西东西路,平凉置司;山东东西路,济南置司。其实,还不尽然。南京路提刑司初置于许州,明昌四年(1193),始迁至南京。
承安三年(1198),并上京、东京两路提刑司为一。正使治于上京,副使治于东京。这样,提刑司路遂为八路。明年,改提刑司为按察司,路分当依旧。泰和八年(1208),诸路按察使并兼转运使。据《金史》记载,大安、贞祐时(1209-1216),张行信曾任山东东路按察转运使,移剌福僧曾任山东西路按察转运使,萧贡曾任河东北路按察转运使,乌古论仲温曾任河东南路按察副使,张炜曾任河北西路按察转运使,高锡曾任河北东路按察转运使,王晦曾签陕西西路按察司事,郭俣曾任陕西东路按察转运使。以上四路似乎在这期间曾分为两路。果如此,则此时按察司当为十二路。“泰和八年九月,以吏部尚书贾守谦、知济南府事蒲察张家奴、莒州刺史完颜百嘉、南京路转运使宋元吉等十三员,分路同本路按察司官一员,推排诸路”。此事表明按察司十二路之制可能早在此时已形成。章宗时,转运司为中都、西京、北京、南京、辽东、河北东西、河东南北、山东东西、陕西东西等十三路,隆州转运司路承安三年前已并入辽东路。由于按察司路中都、西京为一路,而转运司路中都、西京为两路,因此,按察司路比转运司路少一路。移剌福僧,“贞祐三年,迁山东西路按察转运使。是岁按察司罢,仍充转运使”,这表明十二路之制,一直维持到贞祐三年按察司废除之时。但是,山东、河东、河北、陕西四路分路之事,史文未载,或许为了便于监临,如同北宋元丰元年(1078)的“河北东西、永兴秦凤、京东东西、京西南北、淮南东西路转运司通管两路,以河北、陕府、京东、京西、淮南路为名”。实行合中有分的管理模式,仍为八路之制。这方面的例证,在《金史》中也可以找得到。如卢庸,至宁元年(1213),改陕西按察副使。贞祐二年(1214),迁按察转运使。完颜纲,“卫绍王即位(1208),除陕西路按察使”。
诸按察司路辖区:中都西京路辖中都、西京两总管府路,南京路辖南京总管府路,北京临潢路辖北京、临潢府两总管府路,东京咸平府路辖东京、咸平府两总管府路,上京曷懒等路辖上京总管府路,河东南北路,辖河东南北两总管府路,河北大名等路辖河北东西、大名府三路,陕西东西路辖京兆府、庆原、临洮、鄜延、凤翔五路,山东东西路辖山东东西两总管府路。后期,临潢府总管府路并入北京总管府路,因而北京按察司路只辖一路。承安三年,上京、东京两路提刑司并为一路,因而上京东京按察司路辖上京、东京、咸平府三总管府路。
第四节 统军司路
天德二年(1150)九月,金“罢大名统军司,而置统军司于山西、河南、陕西三路,以元帅府都监、监军为使,分统天下之兵”。同年底,又罢行台尚书省,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战时体制至此完全转变为平时体制。时以元帅府右监军完颜彀英为“山西路统军使领西南、西北两路招讨兵马”。左监军徒单合喜为陕西统军使。山西统军司治于云中,陕西统军司治于河中府。河南统军司,汴京行台时期,置于归德等地。天德二年,行台撤销后,移至开封府。首任可能是张晖。至迟至正隆(1156-1160)末,山东路已置统军司。此时山东统军司的治所不明,但从世宗、章宗两朝的设置来看,应置于益都府。贞元元年(1153),彀英讨伐西北部族失败,受到撤职处分。山西统军司可能从此撤销,文献中此后再也不见有关山西路统军司的记载。因此,海陵末年可能只设置河南、陕西、山东三统军司。
天德时统军司的职能,诚如《金史·百官志》所言,为“督领军马,镇摄封陲”。三统军司将金与宋接壤地区划分为山东、河南、陕西三大军区,它实与西南、西北、乌古迪烈(东北)三招讨司分别承担金南、北边疆的防务。金初的统军司为一路军事管制机构,拥有治理一路军民的军政全权。天德及其以后的统军司则不同,它仅统领军马,是纯粹的军事机构。
世宗大定初,河南统军司自开封府移至河南府,副司在许州。大定三年至五年,因宋金战争之故,一度改三路统军司为都统司。大定中,统军司复移至南京开封府,而河南路统军都监则置于许州。山东统军司,大定三年(1163),升为都统府,置都统、副统,辖山东东西、大名府等三路。都统府,五年撤销。但与河南、陕西不同的是,山东并未复统军司,而是以其军隶各路总管府,直至八年始复置统军司。山东路统军司置于益都府。陕西统军司,自大定五年复置后,一直置于京兆府。副司置于同州或临洮府。
泰和六年(1206),宋金战争再度爆发,金章宗复升诸路统军司为兵马都统府。八年战争结束,河南统军司分路,副司置于归德府、许州。宣宗时,都南京,统军司移至许州,副司置于河南府。
山东路统军司置于益都府,直至贞祐(1213-1216)、兴定时(1217-1221)。章宗明昌时(1190-1195),有副司,也设于益都府。泰和六年金宋战前,副司置于莱州、密州,以定海军节度使完颜撒剌、安化军节度使乌古论礼为之。战后,无论是统军司,抑或兵马都统府,副司均置于密州。
陕西统军司,泰和六年后直至贞祐,正司置于京兆府,副司置于巩州、临洮府。兴定初,副司又置于华州。
兴定五年(1221)十二月,三统军司并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