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农村干部处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是实践农村工作的领头人,如何健全农村法治,依法治村,实现法治中国,对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至关重要。当今世界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动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农村干部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情况也更加复杂,不只要具备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还要有深厚的法律素养,因此,这对基层农村干部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挑战面前,基层农村干部只有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的水平,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法治社会建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治理理论。建设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对法治社会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这充分说明了法治对农村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叠加的特殊历史阶段,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农民诉求日益多样,农村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治安管理、廉政建设、农民纠纷及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法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对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基础性、长远性作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必须依靠法治来统筹农村社会力量、平衡农村社会利益、调节农村社会关系、规范农村社会行为,以此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现代化。

从目前来看,一方面,基层农村干部的法治化水平有了加强和提高,法律正日益成为基层农村干部判断是非、实施管理、行使权力的重要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但另一方面,仍有极少数基层农村干部存在执法随意、以言代法、以权扰法、粗暴执法等行为,既侵蚀着司法公信力的根基,也损害党政部门形象,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所以,要实现法治化的目标和任务,首先就必须实现基层农村干部从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不断提高法律意识的底蕴,全面提升基层农村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严格执法。唯有如此,我国的农村法治化建设才能得到实施,我国农村的社会发展才能得以保障。

有鉴于此,作者策划、编撰了此书,为广大农村干部提供参考,以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法治水平,增强法治观念,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书定位于基层农村干部,内容简洁实用,阐述详细,形式新颖,可操作性强,丰富而全面,是基层农村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最佳读物,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在选编原则上一是围绕基层农村干部的工作性质,突出其工作的重点;二是着眼于提高基层农村干部的法治意识,学用结合,同时遵循着通俗性、实用性、知识性、现代性和代表性等特点,内容精当,语言简练,条目清楚,使他们能够轻松掌握和运用这些法律知识。

总之,本书内容涉及既全面又系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使用价值,对农村干部处理农村事务具有较好的借鉴性和参考性。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书刊、报纸、网站,为编写起到了借鉴和帮助作用,给本书增加了分量,作为编者,我们在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