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260迷之书法

李世民也试着写了几个字,软笔和硬笔书写力度不同,结果纸给捅破了

长孙皇后咯咯咯笑你起来,这让李二很尴尬

“这,这纸也太不结实了”

“陛下,那臣妾怎么就能写呢?不过这个写法似乎有点特别”拿起倾城的字,皇后看了看还是给李世民找了借口

“书法?”李世民看向倾城“有讲究吗?”

“回陛下,娘娘,这是硬笔书法。鹅毛笔的笔尖制作有各种方式,依据书写的用途而不同,例如粗体字的话,就斜切较大的角度去制成。而写信等小字时,就削得较尖”

“原来如此,这用鹅毛笔是硬笔书法,那炭笔是什么书法?”

“一样的,陛下”

“这姑娘为了本宫的病,忙前忙后,还特意给本宫做了这羽毛笔”长孙皇后看看倾城,又笑着问李世民“陛下,真不知该如何谢她才好”

不等李世民说话,倾城赶紧说“倾城这都是应该的,只是”

“只是什么?”李世民

倾城随即回答“天鹅羽和孔雀羽制成的鹅毛笔稀有昂贵;若要书写精细的字体,乌鸦的羽毛最佳,还有大鹰的羽毛”

孔雀早在西汉时已由岭南地区传入中原

《汉书》:南越国赵佗,谨北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孔雀二双

凤鸟纹与孔雀形象相似,故而人们认为孔雀即是神话传说中凤凰的原型。实际上,凤纹就是参照孔雀来画的

女子都爱美,李世民听出倾城想要禁物孔雀羽的愿望“好,大唐有才者,有功于朝廷,无论出身,皆有封赏。朕就赐你些财锦之外,特赐你些漂亮的飞羽,让你制笔之用”

倾城闻言赶紧谢恩

“朕听闻你写了首诗给朕的魏征”

“是”

一想起魏征找他问君要臣死的事,他李世民就有点头疼,这丫头太皮了“写了什么?”

“那是一个故事,关于一位忠臣冤死的故事”

“什么时候的事?”李世民想想不会是自己这的吧?

“那就不知道了”

“那人叫什么”

“陛下想知道吗?”

又来了!李世民没好气瞥国倾城一看“想,说吧”

“那不如倾城排演出来看好不好?”

“朕能说不好吗?”

“谢陛下,只是这戏言语打扮上会有逾制,能特赦呢?”

在秦汉时期,盛行百戏,有以角抵为基础的、有故事情节和配乐的武打娱乐活动称角抵戏。唐、五代时戏剧已经接近成熟,能够在唐人传奇和笔记中查到有歌舞戏和参军戏两种形式。唐代有宫廷歌舞艺人,在皇宫禁苑内的梨园排练宫廷戏,所以后来唐玄宗李隆基是戏曲界的祖师,戏班为梨园,戏曲艺人为梨园弟子

严格来说,唐代并没有形成戏曲。戏曲应该是元代之后才形成的综合艺术形式。

但是唐代有“大曲”和“歌舞戏”。也就是说唐代是戏曲开始形成的雏形阶段。

唐代大曲是在汉代伎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歌舞器乐并用,具有特定的大套结构形式。“法曲”成为大曲中的新品种。歌词主要是诗体,人乐叠唱,可参考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对唐大曲的结构有形象的描述。

唐宋大曲达到了歌舞伎乐的全盛阶段,宋元戏曲与之有渊源关系。

唐玄宗则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他本身精通音律和戏曲,并且成为了唐朝最疯狂的发烧友。在《旧唐书.玄宗本纪》中有记载:

玄宗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

这是说,玄宗居然在宫中,养了三百来人的戏剧演员,并且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叫做梨园的机构。就因为如此,后代人称戏剧叫做梨园,而将唐玄宗尊称为梨园天子。

这个梨园天子不是浪得虚名的,据说三百多人一同演奏的时候,谁的声调有问题,谁没有唱对一个字,他都能及时发现并指出来。(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李世民岔开话题“那收集阳气都安排好了?”

倾城看看外边那些水缸物件,回想了下,点点头“嗯!好了呀”

“这么会儿了,你下去吧歇着吧”李世民开始赶人了

倾城求助在目光望向长孙皇后

皇后还是很喜欢这丫头的“二郎,不如排出来看看也好,对了倾城,你讲出来就好,为什么一定要排演呢?”

“看了,不就可以收钱了吗?”

这话让皇后很懵,什么意思?“收钱?姑娘很缺钱吗?”

李世民给接上了“她养着五百人的侍卫呢,你说缺不缺?”

皇后看了眼李世民,奇怪他怎么会允许的?问倾城“这么多人?倾城你家人呢?”

倾城摇摇头“那时未在家,回去已然成了白地,如今倾城只有他们了”

“这?何人所为?陛下”长孙皇后意思是问李世民,杀人全家没人管了吗?

李世民没搭皇后这岔,“倾城,回去歇歇吧”

“民女告退”倾城噘着嘴“小气鬼”

然后走了

皇后看倾城走了,问李世民为何这样?“倾城收集那阳气,还特意叮嘱过,阳气可以缓解日理万机的陛下之疲劳,用量,时间都考虑过了,倾城是好姑娘,陛下不该薄待于她呀”

“姑娘是好!就是野性大!为了演戏收钱,把魏征糊弄来问朕君不正怎么办?让魏征求情让她排演戏,害朕差点说错,有功也不让她排演”

李世民不理会皇后,嘴里碎碎念拿着倾城写的字看了又看,又让人拿来姬云的字比对

一边比对,一边比划

他终于发现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