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与工业制造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发展中心组编
- 2141字
- 2020-06-25 21:59:04
前言 Foreword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本书作者来自于传统制造业,从传统制造的视角来理解和解读3D打印的潜力与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你必须了解制造,才能通过紧密追踪3D打印的发展获得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你需要多年植根于制造业,才能理解3D打印究竟对于制造业将要带来怎样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我们相信,这种“恍然大悟”的心得不仅仅存在于我们心中,更存在于类似于GE、欧瑞康、GKN这些企业。面对3D打印,这些企业不仅仅在战略上进行了全盘布局,还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感,因为他们本身的大部分业务都扎根于传统制造方式,而他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将要对他们原有业务本身的转型带来相当大的财务压力。面对3D打印,如果你感受到的是一种莫名的焦虑感和迫切感,那么这种感觉是正常的;面对3D打印,如果你感到这种技术令人失望,不仅贵还很慢,工艺也很难控制,那么你缺乏对3D打印本质的认识。
除了一种“恍然大悟”的分享驱动,出版本书还源于一种使命感。笔者曾经从业于德国的传统机加工行业,深知德国的工匠精神是如何深入到基因中的一种难以替代的竞争力,也曾经深入了解日本人如何用手工的方式来加工机床的床身部件,这些优势都会在3D打印的发展中体现出来。我国若要在3D打印领域取得突破,一定不能忽视基础,一定要正视现实,补齐短板,可谓任重而道远。
除了民族的使命感,还有一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责任感,正如Christopher Barnatt在他的《3D打印,正在到来的工业革命》一书中所提到的“3D打印最终和最重要的潜在益处是对环境的改变。现在,大量的燃油和其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被用来运送产品,许多东西都经过数百或数千英里来到我们的手中。考虑到自然资源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大量的运输变得不可行,在文化角度上也会变得无法接受。因此,本地制造的需求就会成为3D打印的长期趋势。”
此外,不得不说,我们所处的世界,过于喧嚣和浮躁。市场上既不懂制造,又没真实地了解过3D打印技术,也没有跑过应用端的“3D打印专家”比比皆是。一些所谓的咨询和分析机构,仅凭着股价走势,就对国家政策导向以及3D打印行业的发展进行各种不负责任的评论。这些谬论与误导以一种伪科学的方式出现,甚至会影响到传统制造业探索3D打印价值的心态,这是有害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并同意作为组编,针对3D打印普遍存在的误区,基于成功出版经验,着力于还原3D打印真实潜力与发展前景,并与市场上现有的3D打印类书籍有极大的差异化,《3D打印与工业制造》这本书的着力点在于对3D打印的价值与潜力的深刻剖析。此外,与时俱进,根据3D打印的发展情况,《3D打印与工业制造》计划每两年更新再版一次。
本书特色
从章节安排来说,笔者曾走访过一些技术上处于制造业前沿的国内制造企业,但无一例外,这些企业的制造专家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手上的产品通过3D打印来制造的话需要多长时间,精度达到什么水平,能否达到锻造的性能,成本是多少……,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3D打印的最大优势是用于制造极其复杂的产品,也就是说通过3D打印来完成制造,你的产品与现在产品相比将产生本质上的飞跃。
3D打印要释放潜力,突破传统制造思维的限制是最重要的。本书从解释为增材制造而设计的思维开始,抽丝剥茧,通过制造业关心的出发点来解读突破思维限制的方法与轨迹。随后,通过第二大部分的市场篇将3D打印的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发展进行逐一剖析,呈现出能够捕捉和感知3D打印发展趋势的全景图。最后,通过每个具有产业化机会的细分市场及应用的介绍,结合3D打印技术“家族”下不同类别的打印技术,将产业发展方向进行逐一清晰的展开与透视。
读者对象
1)希望为数字化制造进行布局的企业。
2)希望了解3D打印并准备就业的大学生与职校学生。
3)对3D打印感兴趣的从业人员和爱好者。
如何阅读此书
第一部分实践篇包括突破思维局限、增材制造的国际标准、成功3D打印零件的要素等内容。实践篇不仅剖析了3D打印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需要跨界的,而且思维意识也需要突破传统的制约。
第二部分市场篇包括3D打印发展的宏观层面、微观层面、战略布局、数字化趋势、各国支持、科研机构、教育等内容。市场篇揭示了3D打印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也布满了暗礁,不管是政府支持层面,还是企业经营层面,抑或是大学生学习,建立对3D打印发展的全局观可以避免很多浪费与弯路。
第三部分应用篇包括航空航天、汽车、模具、铸造、液压、工业其他、医疗、电子、首饰等内容。应用篇的细分章节中重点剖析了3D打印将要带给每个细分应用领域的变化,以及3D打印在这些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勘误与支持
3D科学谷力求内容的严谨性,但限于时间和人力因素,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如存在失误、失实,敬请不吝赐教、指正。请通过3D科学谷官方网站www.51shape.com,或官方微信www_51shape_com发表评论,或者直接发送邮件至邮箱editor@51shape.com联系我们,让我们在技术之路上共勉共进。
致谢
感谢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的支持。
感谢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对此书出版与发行的支持。
感谢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3D科学谷德国同事Mrs.Korinna Penndorf在先进的3D打印技术方面所做的沟通工作。
最后,特别感谢支持3D科学谷(3D Science Valley)的朋友,你们的热爱与支持,让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富有力量,并且坚信3D打印一定会在中国的土壤中成长壮大。
3D科学谷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