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界记往
  • 戴逸
  • 1997字
  • 2020-08-29 20:18:19

历史科学战线上的几位新兵原载《人物》,1983年第3期。

近年来,在党中央正确方针政策指导下,历史学界呈现了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大批青年史学工作者正在迅速成长,令人可喜可慰。

我认识一些有理想、有干劲、有才能的年轻人,这里只介绍四位同志:吴廷嘉、孔祥吉、郭成康、卿斯美。几年来,他们各自发表了十几篇或几篇论文,可说是新露头角,初试才华。他们从事专业、专攻历史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算来只有四五年。但他们焚膏继晷,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大的进步。通过他们,可以看出这一代有为的年轻人向着科学高峰奋勇攀登的矫健步伐。

吴廷嘉是一位勤奋、聪明、热情、开朗的女青年。她攻读硕士学位时,一家五口分处在北京、上海、重庆三地。家务繁重、经济拮据,再加上健康欠佳,可是她以顽强的精神,迎击困难,锐意进取。我初次认识她是在录取研究生进行口试时,她知识广泛,析理透彻,雄辩滔滔,几个考试委员无不感到惊讶和喜悦。她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系的学生,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入手,后来转入历史专业,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她治学的路子宽广,具有理论概括的能力,思路开阔,卓有识见。她已发表十几篇文章,涉及各种课题,既有历史理论的,也有太平天国和戊戌变法专史的,也有关于形象思维的,她还搞了一段近代经济史。锻炼理论思维的能力,广泛地吸取知识,开阔视野,打好基础,由博而约,深入专业领域,这是她治学的特点。

孔祥吉同样也勤学、敏捷、聪慧、思路清晰,有较好的理论准备。他专攻戊戌变法的历史,长期蹲在档案馆、博物馆里,从第一手的档案资料入手,爬梳抉剔,把康有为在戊戌时期的奏折原件和流行的刊本详细对勘,找出两者的差异,指明康有为后来对自己的奏折做了重大的修改。过去的研究者只根据经过修改了的奏折,未曾见到原件,因此,对戊戌时期康有为和维新派的评述不完全符合实际。现在,孔祥吉正在整理这些原件,争取尽快公布,他和其他人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将会推动戊戌变法史的研究,使我们对康有为和维新派的思想、行动有进一步的新认识。他发表的文章,大多围绕这个问题。辛勤地查阅和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突破一点,穷追根究,锲而不舍,这是他做出较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郭成康的特点是沉稳、凝重、刻苦、踏实。他专攻清朝入关以前的历史。这段历史有很多未曾利用过的满文资料,他根据自己所攻专业的需要,决心在课程很繁忙的情况下,加学满文,以极大的努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基本上掌握了满文并逐步提高。现已和别的同志合译了十多万字的满文档案资料,即将出版。他写了近十篇文章,能利用满文资料,充分地发挥这一优势,去研究清朝开国时期的八旗组织和政治法律制度。由于掌握了不少新资料,他的研究工作就能够深入到别人所未接触到的新领域。

以上三位青年都是经过大学、研究生,循序而进,获得了硕士学位的。卿斯美则是自学成才的。她在“文化大革命”之初,是个初中学生,和许多青年一样,下乡插队,在动荡的岁月中坚持自学,努力不辍,在历史和英语两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她的学术论文,在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全国学术讨论会上,得到好评。她是参加这次水平较高的学术会议的少数年轻人之一。她的另一篇论文又在长沙召开的青年史学工作者会议上获奖。

他们各有不同的经历、特性、爱好,比较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各自的长处,说明成才之路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实践中摸索和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

但人才的成长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他们相同的一点就是勤奋刻苦,不畏艰难,不图侥幸,不贪捷径,顽强地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地前进。他们在十年动乱中都被夺去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当历史为他们重新提供了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许多基础课程要补习,专业知识几乎要从头搞起,还要付出大量时间去学习外国语、少数民族语。他们毫无例外地具有求知的强烈紧迫感,为了寻找专业书刊、稀见资料,他们经常跑图书馆、档案馆,钻进尘封灰积的纸堆里,阅读着、抄录着。两个冷馒头,一杯热开水,就算一顿午餐。节假日也很少休息。他们正以加倍的勤奋来夺回“荒废”了的时间。勤奋的动力来自理想和事业心。正是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对科学的热爱,对“四化”建设的责任感,使他们以苦为乐,感到苦中有乐,苦即是乐。

他们成长较快的另一个原因,大概是都经历了上山下乡或基层工作的锻炼,具有相当丰富的社会阅历。历史就是过去的社会生活,要研究它、理解它,就必须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如果只从书本、文字上来研究,显然是不能体会得那样深切的。理解今天的社会对于理解昨天和前天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上山下乡使他们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只要善于利用、理解那一段可贵的社会阅历,对于历史的研究是十分有用的。

他们在治学上有了良好的开始,但毕竟还是新兵,要想真正有所成就,还有赖于今后长期的努力。“长江后浪推前浪,满园春色尽新卉。”预祝他们在开创祖国历史科学的新局面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原载《人物》,198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