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2016:家教与家庭家风建设研究报告
- 葛晨虹 陈延斌
- 2544字
- 2020-08-29 20:41:42
三、家教与家风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在家教与家风建设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成才教育重于成人教育是家教与家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仍是教育孩子的主要目标。虽然选择为了孩子“将来能够生活幸福”的人数比例占了接近1/3(32﹒34%),但选择“将来成为优秀人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考上好大学”“为父母增光”的人数加起来则达到63﹒69%。过度关注孩子“成才”而非“成人”的家庭教育目标,使不少家长落入重生理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另外,对于“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的回答,也佐证了这一点。调查显示这些问题主要有:“家长与孩子沟通少”(15﹒05%),“过度保护”(14﹒42%),“重视知识轻视能力培养”(13﹒55%),“重智轻德”(12﹒07%),“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9﹒60%),“家长忽视自身学习与发展”(8﹒23%),“家庭教育以辅导课程为主”(7﹒15%),“重视言教忽视身教”(6﹒62%),“过度严厉”(5﹒95%),“忽视家风建设”(5﹒09%),“重视营养忽视保健”(2﹒70%)。(见图2-4)导致重生理轻心理、重智轻德、重成才轻成人的原因中固然应试教育难辞其咎,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竞争压力加大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家教与家风建设中父母一方或双方缺失现象较为严重
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不断增长、父母外出谋生或离异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父母一方或双方的缺位,使正常的家庭生活出现很多问题,家教与家风建设就更成问题。我们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流动人口(子女不与父母同住)占到被调查总数的13﹒72%。“长期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成年人”中,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仅占22﹒39%,而和“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生活的分别占20﹒46%和25﹒77%,而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共同生活的也占到四分之一多,此外还有5﹒73%的孩子与“保姆”“兄弟姐妹”共同生活。(见图2-5)在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共同生活的孩子中,农村比例比城市高一倍多。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看,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更有利于健康成长,可以受到更健全的教育。而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的孩子,很难受到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在对农村和城市祖父辈承担孩子教育任务进行横向比较时发现其比例分别为16﹒40%和10﹒30%。
不仅如此,调查数据还显示,仅有38﹒36%“父母共同承担”平时教育任务,由“母亲”和“父亲”承担孩子教育任务的分别占32﹒43%和16﹒56%,选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以及“其他”的有12﹒65%。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由父母共同实施,才能更好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形成、智慧和能力培养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引起家长注意。据我们分析,导致父教缺失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男性家长尤其是农村的男性家长,离家外出工作无法顾及教育孩子。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父教缺位都不利于孩子的教育成长。另外,有些全职太太或主动承担孩子教养的母亲,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父亲在家教以及家风建设中的作用。
(三)传统家风家训文献在现代家庭中的传承不够
虽然被调查者普遍认同家风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优秀家风需要家庭、家族几代人的积淀才能形成。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变快,家庭结构和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父母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还有些家长在外地经商、打工,把孩子留给祖辈,故而家风、家规的传承也正面临衰落甚至中断的危险。对于“您家有传承下来的家规、家训吗”这一问题,认为“有,且有文字记载”的仅占被调查对象的5﹒49%,“有,但无文字记载”的也只占26﹒76%,而“没有”和“不知道”的则占54﹒43%和13﹒32%。在被问及是否与孩子“讨论过”家风家训的相关问题时,谈论过的家长只占34﹒12%;而“没讨论过”家风家训相关问题的接近一半(49﹒49%);另有13﹒91%的人表示,对于是否与孩子讨论过家风家训的相关问题“说不清楚”;选择“其他”的有2﹒48%。在讨论过的家长中,39﹒60%的城市孩子的家长表示讨论过,而农村只有27﹒70%。从家长文化水平看,与孩子讨论过家风家训的家长学历越高,比例越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反映了家长对家风家训教育的意识还不够强,没有将传承家风家训作为家庭建设的重点。
(四)世风影响家风:优良家风亟待培育和弘扬
对“当前中国的家风状况评价”的统计数据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中国的家风状况“很好”(4﹒22%)和“比较好”(26﹒94%)的不足1/3;而评价当前中国的家风状况“不太好”(45﹒52%)和“很不好”(7﹒59%)的则超过半数,为53﹒11%;选择“其他”的有15﹒73%。调查表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都会影响家风。在向评价当前中国家风状况“不太好”或者“很不好”的被调查者询问原因时发现,认为“社会道德风气不良严重影响优良家风培育”居于首位,占到26﹒85%;第二位是“传统孝道衰落,亲子矛盾凸显”,为20﹒30%;第三位的原因是“家庭观念弱化破坏了家风传承的纽带”,占16﹒04%。此外,还有一些原因被选择,依次是“传统家风难以适应时代要求”(13﹒12%)、“大家庭成员分居各地影响家风传承”(11﹒33%)、“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11﹒60%)。家风家训作为每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和习惯约束,从小处讲,直接影响个人的品行,从大处讲,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在社会道德问题凸显、价值观多元的背景下,培育优良家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
[1]张琳,陈延斌.当前我国家风家教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思考.中州学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