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人的故事

板书依伴阅读

picture
picture
甲骨文中的“从”

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汉字就会发现,关于两个“人”在一起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甲骨文中,“从”就是两个人朝阳站立,到了篆书,就有跟随的意思了。

picture
篆书“从”(清·赵之谦)
picture
隶书“从”(汉·尹宙碑)
picture
楷书“从”(唐·颜真卿)

看到上面碑帖中的“從”字,我们会发现,其实现在我们用的“从”字,很古老的时候就有,后来,“從”字出现,取代了“从”。

《说文解字》中段玉裁注:

从者,今之從字。從行而从废矣。

那我们如何理解“从”这个字呢?先来看看《说文解字》中是如何解释的:

相听也。

《说文解字》对“從”也做出了解释:

随行也。

所以归结在一起,就是随行、听从的意思。要不怎么有“随从”这个词呢?现在我们就懂了:两个人在一起,一个人说,另一个则听从、跟从。

说完“从”我们会发现,在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跟“从”长得太像了,就是右面这个字。

好像就是人的朝向跟“从”不太一样。如何区分这两个字呢?

《康熙字典》里有这样的记载:

picture

二人向阳为从,向阴为比。士之趋向,不可不慎。

陆佃说:两个人一起向阳,这是从。如果一起向阴,这是比。读书人立志向,不能不谨慎。

我们现在知道“比”这个字跟“从”非常相像,《说文解字》中这样记载:

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比”最初的意思不是我们想象的非要争个高低上下,而是表示两个人非常亲密,比肩同行。果然,我们看“比”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就发现确实如此。

picture
篆书“比”(清·赵之谦)
picture
隶书“比”(南北朝·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picture
楷书“比”(晋·王羲之)

两个人从跟随到了并肩前行,那如果这两个人背靠背呢?这就是“北”字,所以“北”这个字古时候同“背”的意思。

picture
甲骨文中的“北”
picture
篆书“北”(清·赵之谦)
picture
隶书“北”(汉·曹全碑)
picture
楷书“北”(唐·颜真卿)

“北面”在古代是卑位,这首先得从“北”的含义入手进行解释。“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在甲骨文中,“北”字就是两人背靠背的样子。因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

北,乖也。二人向背。

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而逃跑的一方,总是背对敌人的,所以“北”这个字,就增加了“失败”这一义项。要不怎么失败也叫“败北”呢!

现在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古代的皇帝坐在大殿之上,要坐北朝南?

我们知道,在我国,建房子是很讲究房屋的朝向的。房屋背靠北正门向南,称为正房,而向东西的称为厢房。正房都是由家里的长辈居住,这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地球自转导致日出日落,而我国处在地球的北半球,所以面朝正南的房子比其他朝向的房子在一天里获得的日照更充足,所以久住在面南房子里的人就比较健康。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简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颐养身心。

而《周易》中说: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意思是说,在八卦之中,“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处在正当中的位置时,照耀南方,使万物鲜明,可以被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所以帝王取法“离”卦,背靠北面向南接见群臣,听取天下政务,象征面对光明,治理天下。故而周易》说: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古代君王登基之后便面南而坐,称为“南面称王”或“南面称帝”。坐北朝南,顺应天道。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用北象征失败、臣服。

描一描

picture
picture

想一想

《孙子兵法》说“佯北勿从”。根据今天所学习的内容,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做一做

如果有人对你提出了劝告,你觉得正确就一定要听从。不要觉得给你提意见就是批评你,无论正确与否都置之不理,这样可能会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