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从“欧布里德的悖论”谈起
-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 杨寿堪
- 1640字
- 2019-09-18 10:07:18
欧布里德(Eubulides,约公元前4世纪)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后,其部分门徒组成三个学派:麦加拉学派、居勒尼学派、犬儒学派。在麦加拉城得名的麦加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欧几里得、欧布里德和斯底尔波。欧布里德生于米利都,与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人。他与欧几里得一样,惯于使用辩论术,提出许多悖论。“说谎者”、“隐藏者”、“谷堆”、“有角人”等悖论最为著名。这些命题本身包含矛盾,如果肯定它真,就推论出它假;如果肯定它假,就推论出它真。对此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中做过详细论述与分析。他指出:这些命题“其所以陷入迷乱,乃是由于要求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但是人们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这样一来,人们便陷入困境了,因为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回答便是粗野。因此真理的单纯性被了解为原则”。[1]
“说谎者”:当一个人说“我在说谎”,无论你是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你回答说他的话是真的,那么便与他的话的内容相矛盾,因为他承认他在说谎。如果你回答说他的话是假的,那么他说的又是真话了。这个悖论的实质是:当一个陈述句的真或假同所陈述的内容的真或假正好相反时,便陷入思维自相矛盾的两难境地。黑格尔认为:这种悖论在各个时代以各种不同方式一再出现,并且经常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举出《堂吉诃德》中出现过的类似事件为例:一个富人为旅客方便建造一座桥,桥旁设立了一个绞架。行人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才能通过这座桥。这个条件是:旅客必须说出他真正到哪里去;如果他说谎,那就必须放在绞架上吊死。一天有一个人来到桥上,他说到这里来是为了在绞架上吊死,守桥人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如果把他吊死,那他说了真话,就应当放过去;如果放他走了,那就是说了假话。守桥人无法解决,于是请总督明断,总督说了一句聪明的话:在如此疑难的情况下,应采取最温和的处理,因此应当放他走。[2]
“隐藏者”:问一个人,你认识你的父亲吗?他答道,认识。然后把这个人的父亲隐藏在幕后面,再问这个人,你认识这个人(指隐藏在幕后面的人)?他说,不认识。可是在幕后的这个人就是你的父亲,所以你不认识你的父亲。这个悖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事物的个别与普遍的对立表现为一种思维矛盾。当儿子看见父亲的时候,这时父亲对儿子来说是“特定的一个人”,儿子认识父亲。但当父亲隐藏起来的时候,他对儿子已不是“特定的一个人”,而是作为观念的人,即变成了普通的人,失去了他的感性存在。所以这个悖论并非语言游戏,而是揭示了人的思维活动中个别和一般的矛盾。
“谷堆与秃头”:一粒谷能否造成一个谷堆?不能。再加一粒谷还是不能。如此类推下去。但是最后再加一粒谷就能变成谷堆。少一根头发不能成为秃头,再少一根头发还不能成为秃头,可如此重复下去。但是最后少一根头发就会成为秃头了。这样出现了悖论:开始否认一粒谷、少一根头发不能造成谷堆或成为秃头,最后却肯定了一粒谷、一根头发造成谷堆、秃头。这种悖论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与质的辩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所以增加一粒谷、少一根头发不会变成谷堆、秃头。但是超出一定限度,即到了“关节点”(“临界点”)量变就会引起质变,所以最后增加一粒谷、少一根头发就造成谷堆、秃头。黑格尔指出:从这种论辩中,我们认识到对于理解量与质的区别以及质与量相互过渡的辩证关系,是何等重要。但是那些具有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人,却始终认为质不是量、量不是质。“在那个貌似开玩笑的例子中,存在着对于所涉及的那些思想范畴的根本的观察。”[3]
“有角人”:如果你没有失去的东西,就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是有角人。这完全是一种诡辩,是玩弄语言游戏。但这个论辩中在客观上却揭示了一个逻辑规则:如果一般前提缺乏科学的正确的规定,由大前提(一般)推出结论(个别),势必得出错误甚至荒唐的结论。
注释
[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12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 参见[德]黑格尔:《西方哲学史演讲录》第2卷,122页。
[3] [德]黑格尔:《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