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喜爱的民俗故事
- 毛晓青
- 2312字
- 2020-06-24 23:36:37
笃笃手指道声谢谢
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小朋友在给客人斟茶时会发现,有的客人一边嘴上道着“谢谢,谢谢”,一边会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笃笃笃”地敲着桌子。有的客人如果嘴上聊着天,就只用手指“笃笃笃”敲桌子表示谢谢。那么,这用手指敲桌子道声谢谢的礼节是怎么兴起的呢?这还要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说起。
乾隆几次下江南,烦透了前呼后拥的拘束。这天到了海宁,乾隆决定微服私访,去玩个痛快。他只随身带了一个叫小顺子的太监,两个人经过一番装扮,乾隆扮成大老板的模样,小顺子呢,就化装成老板的跟班。乾隆还特意叮嘱小顺子,不许叫自己皇上,不许下跪行礼,免得被人发现。
两个人就这么一副扮相,晃晃悠悠地转到了集市上。集市上好玩的东西真多啊,乾隆皇帝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兴致越来越高。小顺子可不敢大意,提着一颗心,不时地左右逡巡,生怕有个什么闪失,冲撞了这位万岁爷。
这不,乾隆皇帝又被捏糖人的摊子吸引住了。只见琥珀色的糖浆在摊主的手上一番缠绕翻飞后,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猪八戒。乾隆皇帝正看得入神呢,突然,街头拐角处传来了一阵阵“好,太棒了”的喝彩声。
乾隆皇帝伸长脖子,往那边望去。小顺子赶紧拨开人群,引着皇上瞧热闹去。街的拐角处是一家雕梁画栋的二层气派茶楼。为了吸引茶客,茶楼门口有一张大桌子,桌上摆着一套茶具。桌子旁边搁着一只半人高的大茶壶,翘得高高的壶嘴像天鹅的脖子一样优美。
一个着雪青色长衫的茶倌,卷起雪白的袖口,“嗨”一声提起大茶壶,往后退了三五步,右手悬空拎起大茶壶,左手帮扶着,歇一口气后,右手腕微微一倾,就见一股细细的水注从壶嘴射出,分毫不差地注入了几步外的小茶杯里。然后,茶倌的手腕微微一收,水流又倏地收了回去。就这样,茶倌将手里的茶壶一倾一收,一倾一收,一倾一收,斟了三次后,茶杯就注满了。
茶倌稳稳地将大茶壶搁到地上,滴水不漏。他掸掸雪白的袖口,向围观的看客作揖。
“好!太棒了!”周围又响起一片喝彩声,乾隆皇帝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小顺子趁机说:“皇上,哦不,老爷,这走了半日也乏了,不如就进去喝口茶吧。”
主仆二人走进茶楼。“客官,楼上请!”伙计赶忙把他们引到楼上靠窗的位置坐下,又迅速铺摆开茶具,往茶杯里加了上好的西湖龙井。乾隆皇帝手指向窗外说:“我要那个茶倌给我斟茶。”
“好嘞!”伙计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刚刚在门口表演的茶倌提着一个大茶壶上楼来,离乾隆的桌子大约五步路时就站住了,只见茶倌拎高水壶,手腕微微往前一倾,一股水流直泻而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茶水分毫不差地注入了乾隆面前的茶杯中。茶倌接着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只见茶叶不停地在水中翻滚舒展。眼看着茶杯就要注满,茶倌手一收,茶水就在杯口稳稳停住了,一滴水都没有漏到桌上。
乾隆皇帝看得目瞪口呆,不禁兴致大发。他起身来到茶倌面前,接过大茶壶,非要茶倌教他斟茶。茶倌把着乾隆皇帝的手,一倾一收,一倾一收,一倾一收,替他拿捏着分寸。茶倌一边手把手教着,一边说:“手腕控制好力道,把握好分寸,就能收放自如,这样上下提拉三下,讲究的是水声三响三轻、水线三粗三细、水流三高三低、壶流三起三落。”
“哦——这就是传说中的‘凤凰三点头’吧!”一旁的小顺子忍不住插嘴道。
“没错。”茶倌说,“‘凤凰三点头’是斟茶的最高礼节,这一放一收三点头,就像是给客人鞠躬行礼。同时,水注三次冲击茶汤,就能把茶性完全激发出来。这样泡出来的茶水也格外好喝。”
乾隆皇帝听了这番话后,自觉学到了要领,独自操作起来。他瞄准茶杯,“嗖”一下,“嗖”一下,很快,他自己的茶杯就注满了,桌上免不了被溢出的茶水弄得湿漉漉的。
乾隆感叹了一句,“学艺不精,看来还要多练习啊”,又兴致勃勃地继续操练起来。自己的茶杯斟满了,就往小顺子的茶杯加水。
皇上给自己斟茶,而且还是“凤凰三点头”,这还了得!小顺子膝盖一软,正要跪下磕头,赶紧打住——不能暴露皇上的身份啊。情急之下,小顺子曲起右手食指和中指,用手指模仿跪下的膝盖,“笃笃笃”地敲着桌面。
乾隆皇帝每斟一注水,小顺子就用“叩手”代替“叩首”。乾隆皇帝“凤凰三点头”,小顺子就“笃笃笃,笃笃笃,笃笃笃”地用手指磕了三回头。
回到行宫后,乾隆就问小顺子,你干吗老用手指“笃笃笃”地敲桌子啊?小顺子赶忙跪下,磕着头说:“启禀万岁,皇上给小顺子恩赐茶水,小顺子该跪下磕头谢恩。无奈是在微服私访,不便下跪,小顺子就借用‘凤凰三点头’提拉水注表示鞠躬的礼节,用手指叩击桌面,代表下跪磕头。”乾隆皇帝听了,满意地连连点头,直夸小顺子聪明。
不久,这个礼节就在宫里传开了。这以后,每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需要磕头谢恩时,随侍的太监都以手指“笃笃笃”敲击桌面表示。渐渐地,这个礼节又从宫里传到了民间,一直流传到现在。
看了这个故事,大人再给你端茶倒水,你就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笃笃笃”敲桌面的方式表达谢意啦。
小链接
一壶茶水解恩怨
在江南水乡,如果邻里之间有了什么小矛盾,就会邀请一位双方都信得过的德高望重的中间人,相约着到茶馆喝茶。一边喝茶,一边解决纠纷,这就是“吃讲茶”。
“吃讲茶”有专门的规矩。茶馆会事先在“吃讲茶”的茶桌上放两把茶壶,这两把茶壶一定要背对背,一个壶嘴朝东,另一个壶嘴就朝西,这表明这张茶桌是给“吃讲茶”准备的,别的茶客就不会来抢这张桌子了。
“吃讲茶”开始,先由双方代表一边喝茶,一边讲述自己的委屈,中间人就开始调解、劝慰,一旁的茶客也可以插嘴发表看法,最后,中间人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裁决。
矛盾双方经过吃讲茶愿意和好的,茶倌就会过来泡上一壶红茶、绿茶混合的“鸳鸯茶”,也叫“和解茶”,双方须一饮而尽,表示和解。茶倌就趁机把两把背对背的茶壶转过来,拗成嘴对嘴的造型,表示“吃讲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