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
- 刘向兵
- 1004字
- 2024-12-21 05:55:58
一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客观需要
强调劳动价值和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规定。恩格斯曾经指出:“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反复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马克思曾经指出:“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曾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认为,离开了劳动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得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早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他的重要兴趣之一”[2],“如果学生只知享用由社会创造并提供给学校的那些物质和精神财富,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教育”[3]。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站起来”,让底子薄、人口多的中国人民“富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围绕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对劳动和劳动者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些论述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又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构建了包含“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尊重劳动、倡导劳动、保护劳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性的显著标志;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的鲜明特征。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是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