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1978~2018)
- 林晓言 刘秀英
- 3725字
- 2020-08-29 06:11:44
四 铁路行业企业40年发展
中国铁路40年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车辆、车站)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带来的助推力,在这个过程中,铁路建筑企业、铁路机车制造企业为中国铁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铁路建筑企业40年发展
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自己国家的努力建设和技术创新,这就要求有优质的企业进行不断的创新建设,我国铁路建筑代表企业主要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1)中国中铁。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50年3月,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铁路和公路投资及运营、矿产资源开发、物资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16]
成立60年来,中国中铁先后修建了77925公里的铁路,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2/3以上;建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52894公里,占全国电气化铁路的95%。公司参与过国内所有主要铁路的建设,其中包括青藏铁路、大秦铁路、成昆铁路和京九铁路等。截至2016年底,成功参与铁路建设100多条,承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铁路总里程超过50000公里,
(2)中国铁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5日,是我国基建行业龙头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铁路设计和建设企业,参与建设了我国所有的大型铁路建设项目,掌握了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的设计和修建技术,独立修建铁路里程累计超过4万公里,占我国1949年以来修建铁路里程的50%以上。在国内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市政工程、房建建设和对应勘察设计领域市场中占有率领先。中国铁建海外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在非洲、亚洲、南美洲和欧洲等9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经拥有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维护、运营和投融资等完善的行业产业链,具备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能力。[17]
中国铁建自2007年成立后,先后参与修建了大秦铁路、青藏铁路(一期、二期)、秦沈高速客运专线、广深准高速铁路、西康铁路秦岭隧道、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大秦运煤专用线、秦岭隧道群和2017年底开通的西成铁路等大型铁路建设项目。
(二)铁路机车制造企业40年发展
中国中车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中国中车承继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业务和资产,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18]受益于国内铁路建设高峰及车辆技术引进,中国中车成立时间不足10年,已经成长为年产值2300亿元的全球轨交航母,在营收方面,中国中车已远远超过庞巴迪、阿尔斯通等竞争对手。2016年,铁路装备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6.53%。中国中车历史沿革见图2-18。
图2-18 中国中车历史沿革
资料来源:笔者收集并绘制。
中国中车生产的铁路车辆主要包括铁路机车、动车组与客车、铁路货车等。
在机车生产方面,随着社会进步和铁路发展,中国中车机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先后走过了蒸汽时代、内燃时代和电力时代三个阶段(见图2-19),形成了直流传动、交流传动两大主要平台,覆盖了窄轨、标轨、宽轨各系列产品,全面搭建并掌握了机车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电机、牵引变流器、牵引变压器、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驱动装置9大核心技术。特别是在近十年中国铁路装备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在国家及原铁道部的组织下,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车机车开创了中国机车技术及产品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系统研究开发、规模生产制造、全供应链体系建设、运维服务健全等全方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以DF(东风)系列为代表的内燃机车平台、以SS(韶山)系列为代表的电力机车平台、以GK(工矿)系列为代表的工矿用机车平台,全面发展至以HXN(和谐内燃)和HXD(和谐电力)为代表的大功率交流传动系列产品平台。截至目前,中车机车已涵盖HXD1、HXD2、HXD3、HXN3、HXN5 5大系列17个品种。“十三五”阶段,中车机车以“高速化、舒适化、重载化、快捷化、智能化、环境友好化”为方向,继续推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系列产品,满足轨道交通领域客、货运多形式、多层次的需求。
在机车产品保有量和市场领域,截至2015年底,中车机车产品保有量约为28000台,其中国铁机车约为19300台,路外机车约为5700台,海外机车约为3000台;市场领域方面,覆盖国铁18个路局及国内全部工矿企业,海外市场主要进入非洲、澳大利亚、中亚、中东、东南亚、南亚等46个国家和地区。
图2-19 不同类型的机车
在动车组客车制造方面,中国中车具备极其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中国中车拥有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工程师组成的累计超过2000人的研发团队,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多条试验线以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承担了大量的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重点项目以及新产品研发项目。通过近年技术改造,中国中车具备年新造检修高速动车组超过600组、年新造铁路客车超过3000辆、年检修铁路客车超过4500辆的能力,形成了系列化、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层次。中国中车以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内燃动车组、25型系列铁路客车为主体,具备了适合不同速度等级、不同档次水平、不同动力牵引方式,能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梯次化的产品结构。铁路客车产品主要有时速120~200公里座车系列、卧车系列、餐车、行李车、发电车、特种车、高原车等。中国中车生产的高铁动车组有时速250公里、时速35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系列产品,出口至澳大利亚、阿根廷、突尼斯、伊朗、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在铁路客车方面,自2003年以来,中国铁路货车新产品开始全面升级换代,中国中车研制开发了载重70吨级通用货车和载重80吨级专用货车的全系列货车产品。车辆轴重提高到23吨至25吨,转向架为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的转K5型(摆式)、转K6型(下交叉支撑)转向架。车体采用了铝合金、不锈钢、高强度耐候钢,推广了富氩气体保护焊、高强度螺栓和防松螺母、专用拉铆钉等新技术;开始试用120-1型制动机,高摩合成闸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和旋压式密封制动缸成为货车标准配置;采用16型、17型联锁车钩,研制采用了新一代大容量缓冲器。
目前的通用货车的代表性产品为C70型敞车、P70型棚车、NX70型共用车、GQ70型轻油罐车、KZ70型石碴漏斗车、KM70型煤炭漏斗车等各型货车。专用货车代表性产品有载重75吨的C76系列运煤敞车,载重80吨车体材质为铝合金、不锈钢、高强度耐候钢的C80系列运煤敞车,C100型三支点钢材专用敞车,X4K、X6K型集装箱专用车和装运双层集装箱的X2型集装箱专用车,SQ5运输汽车专用车和DL1型预制梁运输专用车组等。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货车装载能力,中国中车完成了载重80吨级通用货车各种车型的研制开发和相关试验,其载重能力较目前既有载重量最大的货车提高14%以上。为向新建重载线路提供适用的货车产品,中国中车完成了载重100吨级KM100型煤炭漏斗车等专用货车的研制,该车较C80系列敞车载重提高约20%。预研的快运货车的试验最高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以上,动力学性能良好。
采用先进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完成了出口海外高端市场的智能化货车,其采用了电空制动、轴温监测、脱轨监测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车辆轻量化、操作智能化,显著提高了安全可靠性,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铁路货车之一。2008年出口澳大利亚的40吨轴重矿石漏斗车为世界首创。
目前,中国中车具备研制开发运行速度160公里/小时快捷货车和轴重42~45吨重载专用货车的能力,已研制开发并投入批量运用的货车产品涵盖最高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的全系列货车产品。
(三)中国铁路行业企业“走出去”发展成就
高铁作为中国名片,国之重器,国家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中国高铁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相继启动,亚万高铁正式开工,中美高铁达成初步意向。高铁“走出去”离不开铁路行业企业的“走出去”。
2015年,中国南车、北车进行了合并,成为中国中车,自此,中国中车成为全球轨道交通销量第一的企业,中车以机车、火车为基础,借力“高铁外交”以“一带一路”倡议方针,积极推进“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逐步实现国际市场扩张,已经出口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应收已经从2010年的6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6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5.5%。截至2016年,中国中车获得出口订单8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其产品出口至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83%拥有铁路的国家都奔驰着中车的产品,出口产品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升级,出口市场实现从亚非拉到欧美市场的飞跃,出口形式也从产品出口到产品、资本、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出口,高铁也成为我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亮丽名片,中车陆续实现了产品“走出去”,品牌“全球化”。
2010年至2016年的海外订单,城轨车辆、机车及火车订单占比达83%,动车组比例为14%。伴随着我国动车组自主制造能力趋向成熟,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动车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之提升。2015年以来,中车动车组先后出口马其顿、土耳其、捷克、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
中国铁建2010年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海外业务范围遍及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参与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阿富汗、格鲁吉亚等国的铁路建设,2016年,中国铁建在海外完成和在建的铁路里程超过10000公里,占中国企业在海外全部在建和已完成铁路里程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