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分析

(一)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户行为决策

理性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前提假设。在确定性条件下,理性人的目标就表现为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而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在不确定性或者风险条件下,使得理性的界定十分复杂。一般认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行为决策的原则主要包括数学期望值最大化原则、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在此发展过程中,圣彼得堡悖论已证实基于数学期望值最大化分析经济行为具有局限性,而冯·诺依曼和摩根斯顿提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经济行为分析(李凯,2016)。

对于决策者而言,如果选择集y1优于y2,则uy1)优于uy2),这里的uy1)表示选择集y1的期望效用,而uy2)表示选择集y2的期望效用。基于此,期望效用函数可表示为:

其中y1,…,yn∈Yti表示事件发生概率,0<ti<1且这说明个体在多个事件过程的决策的总效用取决于各个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与结果的效用水平。由此可见,期望效用理论是以期望效用最大化为个人目标,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根据个人内外部约束条件进行决策选择,其基础是决策者对不确定性事件的个人感觉和对其潜在后果的个人评估。

农户行为是指农户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选择决策(王静,2013)。Schultz(1964)认为在“有限理性小农”假设下,即使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户仍然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通过比较其行为的成本与收益来进行行为决策,即农户行为选择具有趋利性。与此同时,农户行为不仅受其自身的资源、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干预(满明俊等,2010),也面临自然、市场不确定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的行为决策需要面临各种外部不确定性,如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只有农户在各种不确定性与内外部约束条件下确定利润目标,并选择目标实现的合适路径与手段。如何研究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户行为决策问题,是学者们关注重点问题,而期望效用理论为研究这类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弗兰克·艾利思,2006)。

在农业生产中,风险被看成由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收入方差”,因此,这里指的风险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导致产出高于或低于平均预期产出的事件所出现的概率(弗兰克·艾利思,2006)。方差是用来衡量一个随机变量波动大小的指标,当随机变量的波动呈现对称分布时,收益波动越大的随机变量,潜在损失越大,因此,用方差来表示风险是恰当的(聂荣,2006)。分析风险对农户农业生产影响的过程是,假设农户是期望效用最大化追求者,当农户在外部风险与各种约束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投资时,只有当农户预期投资带来的效用大于不投资预期效用时,农户才会选择农业生产投资或者选择更多投资。例如,假设只有一种农业生产的可变投入——化肥,这里描述的是农业生产过程所面临的一种风险,如天气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天气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正常的好天气,能够带来农户农业产出的增加,而另一种是不正常的坏天气,如干旱、涝灾等,能够降低农户农业产出水平。当农户预期好天气发生概率低于坏天气发生概率时,农户为了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会减少化肥投入,反之则会增加化肥投入。

按照农户具有的生产与消费的双重属性,农户行为可被划分为生产行为与消费行为,其中农户生产行为主要包括技术选择行为。农户技术选择行为是指农户在自身禀赋与外部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对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优选择(王静,2013)。由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属于农户行为的一种,则它也具有趋利性特征,不仅受到自身资源、社会、经济等因素约束,还受到不完全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等约束。苹果种植户作为“有限理性”的专业化农户,在进行苹果生产技术决策时同样会面临诸如气候风险的不确定性,为了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目标,只能在自身与外部双重约束条件下,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就此做出最优选择。因此,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户行为决策问题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苹果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决策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二)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概念及特征

1.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对策识别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苹果种植户在进行农业生产决策选择时,是基于自身拥有的可行性选择集合。因此,在界定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概念之前,应当对目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可供苹果种植户选择的适应对策可行集进行识别。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改变生产实践与改变生产性金融管理两大类,其中前者包括多样化作物品种、改变农业生产时间、增加化肥农药投入、采用新技术、改变灌溉方式等;后者包括多样化收入来源、购买农业保险等(Smit and Skinner,2002;吕亚荣、陈淑芬,2010)。这些适应性措施大多是针对以种植一年生的粮食作物为生的农户,而对于以种植多年生、高价值农产品的苹果种植户而言,上述的部分适应性措施不再适用,例如多样化作物品种,改变农业生产时间以及购买农业保险等,主要原因是苹果与其他农作物不同,它属于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高的高价值农产品,其生产经营过程具有市场化、专业化及较强的资产专用性特征,这使得苹果在投入产出过程、技术性质、对外部条件的敏感性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与其他农作物存在本质区别。

苹果属于落叶乔木,具有多年生、生命周期长等特点,一般种植第5~6年苹果树开始挂果。一旦农户决定种植苹果树并建立苹果园,就会形成专用性资产投资,沉没成本高。苹果树品种是苹果种植户建园之初进行选择的结果,如果苹果种植户需要改变果树品种,需要面临5~6年农业经营收入损失。苹果种植户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不愿意承担更改苹果品种所带来的收益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苹果生产过程中苹果种植户多样化果树品种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因此,多样化品种结构不是苹果种植户的理性选择,不能进入其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选择集。

调整农业生产时间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生的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以水稻为例,调整作物播种期可以改变水稻生育期内的温光水配置,从而使得水稻生长过程趋利避害。适时提前春播作物的播种日期,可以避开盛夏的高温影响;推迟秋播作物的播种日期,可以避免冬季变暖的不利影响(朱红根、周曙东,2010)。但对于苹果种植而言,该措施不再适用,主要是因为苹果属于多年生农作物,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与较高的沉没成本特征,一旦农户种植果树就很难改变其生产时间。这也说明调整生产时间不能作为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对策选择集的成员之一。

农业保险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是帮助农户分散农业生产风险和生产损失补偿的重要措施(邢鹂、黄昆,2007)。2007年,中央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伊始,陕西省便确定将苹果种植纳入省级财政补贴范围,由人保财险及中华保险公司承保苹果保险,并在延安市洛川县开始苹果保险试点,之后的2009年决定继续扩大苹果保险试点区域。苹果保险主要内容包括保险期限为苹果开花期至果实成熟采收完止,赔付范围包括暴雨、洪水、风灾、雹灾、冻灾及干旱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果树生长期内的直接成本损失,保险金额可按照每亩1000元、2000元和3000元等3个档次选择投保,保险费率为4%,保险费分别为40元、80元和120元,其中农民与财政各承担50%(孙兆军,2009)。虽然陕西开展苹果保险试点工作已有10年之久,但目前苹果种植户参与积极性仍然较低,低投保率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二点:一是,苹果属于高价值农产品,投入成本与收益较高,而事后保险金额较低,不能弥补苹果种植户基本的生产成本损失,投保的积极性受挫;二是,苹果保险理赔不及时、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苹果种植户丧失对政策性苹果保险的信心与信任,导致广大苹果种植户不再参与苹果保险。例如,果农×××说:“2008年初,我们县实行苹果保险,大部分苹果种植户认为这是个好东西,投保积极性很高。同年8月,我们乡镇大面积苹果园遭受冰雹袭击,果实击伤痕迹累累,果农损失惨重。而果农要求保险公司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寻找各种理由不予赔付,同时政府对这件事也不予理睬,使得广大果农对这项政策的信心与信任严重丧失,从那以后,我们再不相信苹果保险。即使政府或保险公司宣传说苹果种植户保费很低,补偿金额很高,果农都不愿意投保。”在实际调查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证据充分说明,现阶段苹果保险不能作为苹果种植户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风险分担的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适合苹果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仅包括采用新技术与灌溉等。因此,有必要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技术进行分析与归纳。由于苹果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苹果对外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技术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见图2-8。一般而言,一个周期内苹果生长共分为4个关键阶段:果树休眠期、苹果开花期(幼果期)、苹果膨大期及苹果成熟期,与冬、春、夏、秋四个季节一一对应。

图2-8 苹果不同生长阶段的敏感气候及适应性行为选择

由于苹果种植自身特点,不同生长阶段陕西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苹果开花期(春季)与苹果膨大期(夏季)。由于近些年春季气温波动较大,苹果开花期提前,提升了苹果开花期遭受低温的概率,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与品质,制约广大果农增收,使得果农广泛采用果园熏烟、喷打防冻剂或灌溉进行应对(李健等,2008)。果园集中熏烟,能够改变果园内小气候,提高果园局部环境温度,进而降低低温对苹果树的危害,提高果园的优花率与坐果率;树体喷打防冻剂能够有效降低果树水分的蒸腾,减轻低温的影响,提高果园坐果率(张丁有,2015);果园灌溉不仅能补充苹果树体水分,也可提高地面空气湿度,使气温缓慢下降,减轻低温冻害的发生,进而保证果园坐果率。

春季、夏季气温的剧烈变化使苹果种植户主要通过果园生草、覆黑地膜或铺秸秆等覆盖措施或增加灌溉的方法适应气候变化。果园覆盖措施,作为苹果膨大期苹果种植户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能够减少果园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保证果树生长与果实发育的水分需求,进而保障农业产出及避免农业收益损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改良土壤肥力,防止土壤中肥力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促进果实膨大,进而降低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产出风险(Mika et al.,2007;孟秦倩,2011;苏一鸣,2015;张坤等,2011);在春、夏季,苹果树处于苹果优果期、膨大期,需要大量水分,灌溉既能够有效应对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情形导致的果树水分短缺风险,促进果实发育和增长,又能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从而提高苹果种植户农业产出及抑制风险。对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苹果种植户能够利用增加灌溉的方式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保证苹果生产的用水需求,而对于农业生产用水极为匮乏的地区,苹果种植户只能通过采用新技术,如防冻技术、覆盖技术,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可见,熏烟、喷打防冻剂、覆膜、人工种草及灌溉等措施构成了现阶段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选择集合。在农业实践过程中,苹果种植户能根据自身禀赋与外在资源约束,选择可行适应对策集合中的一种或多种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以此实现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经营性收益最大化目标。

2.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概念

新古典经济学派一致认为农户行为选择是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户为了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选择结果。气候变化是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外部风险之一(艾利思,2006),而适应性行为选择正是农户为了实现气候变化风险下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在内、外部双重约束条件下进行生产行为调整的决策选择。因此,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选择可视为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决策过程,能够利用期望效用理论分析研究。

因此,本书借鉴气候变化适应性概念与特征、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户行为决策理论,在识别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基础上,将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内涵定义为:为了实现气候变化外在风险下农业收益最大化,从事市场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苹果种植户在其适应能力、外部资源(村庄公共服务)、农作物属性(果树基本特征)、市场供求变化(即产品市场价格)的约束条件下,在可行的适应对策(适应性措施)集合内所表现的自发的行为选择与决策偏好。

结合上述分析与定义可知,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选择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苹果种植户作为“有限理性小农”,自发的选择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且其适应性行为选择与倾向具有趋利性与风险规避性。综上所述,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在苹果生产过程中,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选择是气候变化风险下种植户生产行为调整的结果。即气候因素及其变化作为外部信号,是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决策依据。

(2)在苹果不同生长阶段,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选择类型具有时间上的可分性,且选择动机与倾向不同。苹果开花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选择目的是降低开花期低温对苹果开花、坐果及优果率的影响,而苹果膨大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选择目的主要是降低持续高温、降水量降低对苹果果品质量的影响,两类适应对策原理不同,具有时间上的可分性。同时,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选择与倾向因适应的阶段不同而不同。

(3)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选择受到家庭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诱导。适应能力是在气候变化风险下,苹果种植户调整农业生产实践,选择适应性行为的能力,是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选择的内生约束条件。

(4)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选择是外生约束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外部资源(村庄公共服务)、农产品自身属性(果树基本特征)、市场供求变化(即产品市场价格)等外生约束条件。

(5)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选择具有趋利性,即种植户是在比较不同适应性措施带来的预期收益与适应成本的情况下选择适应性行为以此应对气候变化,只有在适应性措施的预期收益大于适应成本情况下种植户才会选择该措施。